APP下载

小学语文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2015-01-28潘永宏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23期
关键词:学法习惯阶段

潘永宏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自主学习;语文;小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3-239-01

新课程改革提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式学习”,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切实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构建自主学习的模式,使学生自主学习。具体该怎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呢?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兴趣是成功的老师,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兴趣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心理学家都有不少的论述。我国两千年前的教育学家孔子就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代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也认为:一切有成效的活动必须是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学生学习语文也必须以兴趣作基础,有了这样的心理条件,才能使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就语文学习兴趣与语文学习的关系,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进行了这样的概括:当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产生学习兴趣时,他就会产生力求掌握知识的理智感,使大脑感官处于最活跃的状态,引起语文学习中的高度注意,使感官更加清晰、思维更加深刻、想象更加活跃、记忆更加牢固,能抑制疲劳,产生愉快情绪,能够最佳接受教学信息。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一旦被激发,其潜能便会得到开发,主体性便会得到弘扬。因而,语文教学应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应做到:

1、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语文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借助灵活的教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及时评价,以成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学习。

二、注重指导,使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1、目标指导。小学生自主意识差、学习目标不明确,所以在教学中应指导学生学会依据学习目标进行学习。学习时紧盯学习目标,边读边想、边听边记,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和参加讨论。优化教学环节,发挥训练主渠道作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和谐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意识;创设主动参与的条件和自我表现的机会,使学生通过参与教学以获得成功的体验。

2、学法指导。在语文学习中小学生往往分不清各阶段,也更不知道每个阶段应该怎么学怎么记。所以语文教师应根据学生学习过程的几个阶段进行学法指导:预习阶段—学新阶段—消化阶段—应用阶段—复习阶段。但是学法指导不能采取一次性处理,应当分点、分层、分阶段地指点。学法指导,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具体的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和自身的条件来选择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3、问题指导

(1)存疑。存疑包括字词的音形义;存疑于句子的表达形式;存疑于文章的内容;结合课后思考题存疑。

(2)质疑。在语文学习中要指导学生质疑,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对于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教师的作用则主要表现在激活学生的思维,发挥其内在的动力。作为教师,千万不要毁灭学生智慧的火花,要恰当地把握学生好奇、好动、好胜的心理,充分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做到相机诱导,有的放矢,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会从解题、抓关键词句,或从文章结构、写作等方面质疑。我经常对学生说,老师最喜欢爱提问题的同学和敢于回答问题的同学,甚至喜欢问题提得不好或问题回答得不全面的同学,这样一来就消除了学生的心理障碍,使学生敢问;当学生提的问题离题了,我就教给学生问的方法,并热情鼓励,让学生会问、爱问。

(3)释疑。对于质疑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区别对待,分类解决。对于较简单易懂的问题,可以通过思考自行解决。对于有一定难度的疑问,可以采用同桌或四人小组讨论的形式,互学互教,互助解疑。当学生的疑问很有价值时,也正是引导大家深读课文的难得时机。教师应抓住这一契机,相机释疑,深化认识。

三、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自主学习的情意

在语文课堂上,学生和老师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之间的相互关系来决定的。这种关系就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和谐的合作关系。良好的教学氛围,能使学生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四、创造实践机会,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在教学中教给学生知识固然重要,但更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我认为更为重要。因为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可以使学生在今后初中、高中,乃至大学的学习、生活中带来无限的好处,可谓是终身受益。作为一名教师,应当在教学中,通过具体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体会学习方法,培养认真读书的习惯。认真,就是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要求学生在读书的时候,要看清楚,读准确,不漏不添;要边读书边思考字、词、句、段的意思,为什么这样写;要边读边画,在文中圈、点、勾、画、批、注,用不同的符号将自己认为主要的或不懂的记下来,将自己感兴趣的,最有感受的记下来,并将感受三言两语简记在旁边;还要训练学生在别人汇报时做些记录,快速把握对方说话要领,判断对方发言的正误之处,并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听力,又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主体主动的、积极的思维和情感融合的认知与感悟的活动。习惯是一种自然的力量,它是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形成并发展的,所以我们应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是主体教育思想在教学领域的反映,我们要把语文课堂教学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积极促进学生学习形式的改变,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给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创建自主学习的环境,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使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猜你喜欢

学法习惯阶段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二元一次方程组”学法指导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
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