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数学课堂德育化

2015-01-28孟茵茵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23期
关键词:育人德育教材

孟茵茵

摘 要:在具体教学中,学生不仅可以从知识中受到教育,而且可以从教师的教学态度、工作作风和思想情感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道德教育。

关键词:数学;德育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3-238-0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们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育人,其次才是育才,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是不可动摇的。思想教育和人文教育应该渗透在每一堂课中,那么怎样在数学课堂中恰到好处的进行思想教育呢?这是值得我们数学教师思考的问题。因为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与思品课的教育大不相同,不能简单采用正面说理的形式,要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挖掘其中的德育因素,讲究教育方法,使学生自然而然的受到思想品德教育。但数学课堂上的思想教育不能牵强附会,不能生搬硬套,要用得适时适地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在具体教学中,学生不仅可以从知识中受到教育,而且可以从教师的教学态度、工作作风和思想情感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道德教育。

一、教师人格魅力的德育功能

良好道德习惯的形成,是一个人的完整品格结构发展中质变的核心。在学生良好道德习惯培养过程中,我们要重视德育的示范性,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人格力量。因此,老师必须身体力行,走入孩子的心灵深处,用我们慈爱的目光,慈祥的笑容影响他们。用我们温柔的话语感染他们。处处做学生的表率,以自己的人格和言论感化学生,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高尚的师德在某种意义上表现为教师对学生一往情深的爱,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是对教育事业的热爱的具体化。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师爱,就会“亲其师”,并且“信其道”。这种爱的内容包罗万象,最能体现这种爱的就是老师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为了上好一堂数学课,我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建立这种责任感。

二、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造良好的教学情景

德育教学的渗透,即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更要符合学生的心理。我们在渗透德育教育的时候更需要联系生活实际,用事实说话,效果往往会事半功倍。

德育情景的创设可以通过问题故事化、数学信息情景化和开展数学活动来进行,注意与本课堂的教学内容有关,而不要东拉西扯,故弄玄虚,用来哗众取宠。把数学知识和德育巧妙结合起来,既注重了知识的获得,同时又使学生受到了德育教育。

三、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明显,我们应认真钻研教材,善于从教材中挖掘、提炼其蕴涵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把显性的教学问题和隐性的德育影响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实现数学的育人功能。

教材的例题与习题里蕴涵着思想教育因素,只要努力钻研,认真备课,就能把这些因素挖掘出来,在课堂教学中,不失时机地进行思想教育。例如,在应用题教学中:“啄木鸟吃害虫”、“植树”、“南京长江大桥”、“节约用水、用电、用气”等数学问题分别渗透着环保意识、爱国意识、节约能源意识,都是鲜活的德育素材,我们如能“画龙点睛”式的积极引导,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教学“应用题”和“多位数的读法”时,结合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列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些数据和我市建设的—些数据和资料,编出例题和习题,这样一方面学生掌握了知识,另一发面也从中体会到我们国家、我们家乡取得的辉煌成就。既加强了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又赋予数学教学中的思想教育以时代的气息,学生容易产生共鸣,有新鲜感。

教材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我们只需要加以利用就好。有时候只是短短的几句话就能起到效果,比我们枯燥的讲上一节课要来的有效果。所以我们若能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深刻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那么,我们就能成功的担负起教师与育人的双重责任。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小学生来说,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是通过反复训练来实现。通过严格训练使学生形成对待任何事情都认真负责的态度,独立思考、勇于克服苦难的精神,敢于正视错误、改正错误的优良品德。对学生学习习惯和优良品德的训练要有严格的要求,正确、积极地引导,从一点—滴抓起,既注意循序渐进,又贯穿始终,如在进行计算能力训练时,先要求学生认真审题,边审边思考,题目有没有抄错,先算什么,后算什么,能否简算等,在计算时要求学生—步一回头,自觉进行检查,做错了及时纠正,分析错误原因,防止下次再错,养成周密严谨的良好习惯。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训练,使学生养成认真完成作业,计算仔细、书写整洁、自觉检查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利用数学活动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渗透不仅仅在课堂上,还应该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数学活动课和数学主题活动。例如,学过简单的数据整理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回家后调查自己家庭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通过计算一个班家庭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结合垃圾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这样学生既可以掌握有关数学知识,又对他们进行了环保教育。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方式方法还很多。但无论什么方式方法,都要从学生的知识基础出发,充分利用数学学科特点,深挖教材中所蕴涵的德育因素,使数学教学与德育有机结合,从而全面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要从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和认知目标出发,依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学生认识发展的规律,做到思想性和科学性和谐统一。也要注意它的策略性,使得思想教育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做到顺其自然,不做作,不把品德教育强赛给学生,注意适时适度,学生乐于接受。也一定不能喧宾夺主,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良好效果。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使思想与精神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田,最终积淀成良好的品质,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猜你喜欢

育人德育教材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