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感情朗读

2015-01-28杨桂英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23期
关键词:培养小学生

杨桂英

摘 要:低年级学生,如果纯理论地对其讲解朗读的方法和技巧,产生不了多大的作用。因此,教师应该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朗读方式来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让无声的文字变为动听的语言,使他们伴随着动听的语言把自己带进文章美妙的意境之中,使他们感受到学习语文是一种美的享受。

关键词:培养;小学生;感情朗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3-218-01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其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达到阅读教学美感、乐感、语感、情感的和谐统一。朗读本身是一种有声语言的艺术,朗读过程中要发挥“有声语言”的艺术作用,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作品的思想内容,从而打动学生的情感。在朗读中引导学生推敲课文(包括词句、段落、篇章)的含义、情调、韵味,想象作者写作时的心情和情绪。虽然读的是作者的语言,但其中包含了学生自己的主观感受,毫无疑问,这大大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和体味。朗读还是培养语感的一种好方式。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通过朗读学生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鲜明、形象,掌握语言的结构美、音韵美、节奏美等,使其对字、词、句获得整体的感知。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和鉴别力。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重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注意激发学生朗读时的情感。

一、要读得好,有感情地读,首先要会读,读得正确,读得流利

课堂40分钟,我们所要完成的任务是很多的,时间是非常紧促的,我们利用课堂让学生熟悉课文,对学生作适当地指导是可以的,但如果完全凭借课堂的时间,让学生把课文从不会读到会读,从会读到有感情地读,这是比较困难的,基本上也是很难实现的。这除了时间的原因外,还有现在的课文大部分已有一定的难度,比较长,和学生个体之间水平的差异。因此,我注重让学生在课前的朗读预习。在课堂上我又通过听录音、范读等,给学生一个初步的整体的印象。再让学生结合读课文自由学习生字,为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打好基础。然后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自由读、小组读、比赛读等,使学生把课文读通,读正确,读流利为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把感悟到的说出来,点破那一层蒙笼的情感之纱

在生活中学生都有丰富的情感体验,但在学习中,他们对课文的情感的体验是不足的,而且水平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在教学中应发挥部分学生的优势,让他们把从朗读中体会到的那一份情感说出来,取长补短,带动其他学生对文本中情感地体验,使那些对文本中的情感体验不够明了,或暂时还没有体会到的学生有一种豁然开朗之感,有利于全体学生把这一情感更鲜明地表现出来,为感情朗读课文指明方向。

三、创设情境,渲染气氛

情感并不是一件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说有就有,说无就无。它需要感染,需要激发,它具有共鸣性,它可以随着环境气氛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感情朗读课文时,创设一定的情境,在班级里渲染适当的气氛是非常必要的。例如:让学生看课文的动画展示,介绍一些课文的时代背景,请学生分角色朗读或演一演,也可以请学生说一说或想象一下类似情况下的心情感受,当然,教师的感情朗读是一种有效而常用的渲染气氛、感染情绪的好方法。

四、教师发挥领头羊的作用

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他们的朗读技巧、朗读能力是比较欠缺的,但他们的模仿能力和表现欲望是特别强的。因此,教师应注重范读的重要性,发挥在朗读时的领头羊作用。

当然,教师只是起到一个带头作用,榜样示范作用,并不要求学生照搬照抄,囫囵吞枣。模仿也应带有自己的特色,发展自己的个性。这时就需要个别读、比赛读等形式,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也让学生互评互学,不断提高。

五、方法多样,提高水平

朗读的方法有很多,各有巧妙。教师可根据课文的需要而设计。可以让学生全文读,部分读;可以让学生领读、个人读、轮读、分组读、齐读、接力读、角色读;有时还可以多法并举;在课外还可进行朗读、朗诵比赛等。低年级的学生新奇感和表现欲都很强,读法的变换,就能极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朗读课文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朗读的兴趣,就会使学生想读、爱读。

1、利用多媒体图象指导朗读。低年级课文中,有与课文密切联系的插图,适时用插图配合朗读(如教学挂图或配套、自制课件等)。这样,既对学生进行看图能力的训练,也能收到良好的朗读效果。

2、指导有感情的分角色朗读。指导学生朗读一篇课文,旨在培养学生将无声的文字符号,由视觉到思维经过理解加工转换成有声语言来再现故事情节,描绘景物,塑造人物形象。分角色朗读不但能集中学生注意力,还能在活跃的气氛中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的内容。

3、音乐配读,激发学生的情感。音乐能使人在浓郁的气氛中得到感情的熏陶和哲理的领悟。针对小学语文不同类型的课文,我常常选择与课文内容的感情基调相宜的音乐进行伴读,使学生的情感引起强烈的共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这是我对培养学生感情朗读地一点想法,一点体会,一些还是我正在努力的方向,也许很不成熟,也许有许多不当之处,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让我不断进步,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刘苗芬.低年级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J].小学教学(语文版),2009:11.

[2] 吴景川.浅谈低年级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J].新课程(小学),2010:10.

[3] 周德娇.怎样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朗读能力[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09:13.

[4] 贺林锋.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朗读能力”[J].希望月报,2006:18.

[5] 常海云.谈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朗读的有效指导[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09:10.

猜你喜欢

培养小学生
多元整合,加强小学生写话练习
如果,我能再做一次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