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2015-01-28叶敏华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23期
关键词:表达能力口语

叶敏华

摘 要:幼儿时期是口语发展的一个关键期,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又是在具体运用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因此,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应该为幼儿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让每个幼儿的口语在“对话”的平台上,得到迅速发展和提高。

关键词:口语;表达能力;多说多练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3-156-01

幼儿口头表达事物能力的强弱,不仅要看他发音是否准确,是否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而且还要看他能否按语法规则很好地组织句子,连贯地表达思想,能否正确地回答人们提出的问题,能否在不同场合从容不迫地讲话,并且声音洪亮富有表情。因此,要想使幼儿在语言方面有较好的提高,平时就要用各种方法培养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一、在游戏中引起幼儿学习词汇的兴趣

幼儿在学习词汇的过程中,不能让他们机械地记忆,要根据幼儿在不同年龄段的特点,有选择性的选择一些游戏,让他们在游戏中、在玩中学习词汇。如;开始从最简单的词入手,我用手分别指着自己的鼻子、脖子、裤子、袜子等,让幼儿说出它们的名称,问幼儿:“刚才这些词中都有一个什么字?”并让幼儿找一找看一看我们的身上、教室里或家里什么东西的名称也有“子”字。幼儿很快就可以找出桌子、椅子、扣子、帽子等等。再让他们想想哪些水果或动物的名字也带有“子”字。最后,我和幼儿一起比赛,看谁说的带“子”的名词多。幼儿对这些活动非常感兴趣。我抓住有利时机再做其他游戏,如:说相反意思的词接龙等,这样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幼儿能掌握较多的词汇,并能很好地运用到日常的语言交往中去。

二、在听故事中培养幼儿正确表达的习惯

每次给幼儿讲故事时,我不是讲完就算,而是让幼儿从中吸取语言材料。如:在讲完故事《大象救兔子》后,我问幼儿:“三只兔子在树林里玩得怎样?(很高兴)。从树林里窜出一只怎样的老虎?(张着大大的嘴巴、露出尖尖的牙齿、伸出锋利的爪子)。三只兔子是怎样向前跑的?(飞快地向前跑)。这种问题能让幼儿懂得词句的意思。我还注意尽量选择一些内容丰富有趣能激发幼儿情趣的作品,这样幼儿会因为对故事内容感兴趣,从而在获得智力和情感上的满足中,不知不觉地学习故事中生动的语言。

三、指导幼儿看图讲述

我班上的小书架上那一本本幼儿图书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幼儿,于是幼儿的小天地里就常有一本图书。幼儿一遍遍地总是看不够,我就因势利导,指导幼儿讲述。开始时,只让幼儿讲出什么地方、有什么人、在干什么。慢慢地让幼儿运用恰当的词汇对图上的内容准确细致的描述。如:有些什么人?长得怎么样?表情如何?在做什么等等。再进一步让幼儿根据画面内容编出情节,最后口头编出简短的有情节的故事。我再将幼儿所讲述的故事整理一下,编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讲给幼儿听,这样幼儿由感知积累到模仿,再创造性运用语言,不但口语表达能力有较好的提高,而且想象力、创造力都得到很好的发展。

四、在美术活动中学

我经常利用幼儿来园、游戏后的休息时间等,随手拿笔画一下简单的图画,请幼儿根据画面内容说一句话。如:我画一朵花,让幼儿回答时能从“花”、“一朵花”逐渐过渡到“草地上有一朵鲜艳的红花”。或者再添上太阳、小鸟让幼儿编成一段简单、通顺的话。这样的活动用不着老师过多准备,但却能引起幼儿说话的兴趣。当幼儿从户外散步或春游回来,我就让幼儿说说所观察到的情景,边听边把他们画在黑板上:蓝蓝的天、白白的云、青青的草、一行行的树……我画着,让幼儿看着讲着,并比比看谁讲的最好听。鼓励幼儿把学过的词用进去,这样经常将“画”与“话”相结合,使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得到迅速提高。

总之,幼儿期是幼儿学习语言的关键期,教师要把握这个时机,抓住一个“勤”字,采取科学的方法和态度去培养和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孩子多观察、多模仿、多练习。虽然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方式方法很多,但“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采用,随时随地、形式多样地对孩子进行训练,以最大限度地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 《学前教育》幼教版

[2] 《幼儿园教育》活动与研究

[3] 中国幼儿教育网幼儿语言教育经验

猜你喜欢

表达能力口语
口语步步高:乐说节假日
创新写作教学,培养表达能力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加强联想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口语对对碰
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BUM-A-RIDE GUIDE 自助游必备搭车口语
练习口语的一些小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