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上好高中化学习题课

2015-01-28农慧玲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23期
关键词:习题课高中化学教学

农慧玲

摘 要:为了延续和深化高中化学概念、性质、公式、原理教学,上好一节习题课要做到课前准备,精选例题;巧设问题,激发思维;课后反馈,及时纠正;并借助多媒体合理设置声音、动画,增强趣味性。

关键词:高中化学;习题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3-084-01

习题课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化学概念、性质、公式和原理教学的延续和深化,是达到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三基”、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如何上好一堂习题课,充分发挥化学习题课的功效,开拓思维、培养能力,这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浅谈一些自己的做法。

一、课前准备,精选例题。

课程标准和新教材对知识点的要求降低了,现有的许多参考资料都无法直接应用,过多的实行“拿来主义”,势必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错误导向,使程度好的学生偏废基础,追求偏、难、怪;使程度差些的学生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因此习题的选择是很重要的,选择习题要注意到以下方面:

1、习题的选择要有针对性和典型性

选择习题时要针对教学目标、考查知识点以及学生的学习状况,习题的配备要有阶梯性,在难度上分低、中、高三级题型,让所有学生都有做题的成就感。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化学习题类型繁多,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要让每个题目都有代表性、典型性、示范性,并注意体现方法和规律,这样才能以“点”带“面”,才能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醇的催化氧化机理的时候,设计如下习题:

下列醇能否发生催化氧化反应?若能请写出反应方程式:

①CH3CH2CH2OH②CH3OH③(CH3)2CHOH④(CH3)3COH

这样的一道习题既复习了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又能让学生自主归纳出醇能发生催化氧化的条件,进而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2、习题的选择要有研究性和可变性

习题选择要“少而精”,要有一定的研究性,不是为做题而做题,要达到“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解归一,挖掘共同本质”。实际上,我们选择多变性的习题,学生获得某种知识、方法或能力后,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改变原题中的条件与问题,进行变式教学,或者一题多解、多解一题开拓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理解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堂巧问,激活思维。

根据心理学原理,学生的注意力不可能长时间持久,一般的中学生一节课只能集中20~25分钟左右,如何让学生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兴奋”于课堂的每一分钟?我就把习题课中的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设置成一定的情境或小组活动,让学生有兴趣参与、思考、讨论。例如在进行《原电池的原理及应用》专题复习中,首先创设问题情景:“画一个你最熟悉的原电池装置,标出电极名称、电子和离子的迁移方向,写出电极反应式和反应类型。总结出原电池构成的条件。”由于是画自己最熟悉的原电池装置,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都能切入,保证了全体学生的参与;能力稍弱的学生大多数画的是最常见的铜锌原电池,而能力稍强的就再尝试使用不同的电极和电解质溶液。学生们都很投入地进行分析,基本能够自己得出结论。 接着笔者进一步提出问题:根据原电池的原理,能否把下面三个反应设计成原电池装置?画出装置图并写出电极反应式。

(1)Fe+Cu2+=Fe2++Cu;(2)Fe+2Fe3+=3Fe2+;(3)2H2+O2=2H2O。

显然,这是原电池知识的具体应用,由于有了前面的训练,学生在对原电池的结构基本熟悉之后,将主要的注意力集中在哪个做负极、哪个做正极,选用什么电解质溶液等,思维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和目标性,但每一个装置又都不是那么容易画,比如第(1)题中,显然可以用Fe做负极、Cu做正极,但用什么做电解质溶液呢?三个问题始终让学生处于一种看似简单,却又疑惑重重的状态中,这种处于最近发展区的问题充分激发起学生参与的热情。至此学生对原电池结构和工作原理的认识有了一个飞跃。

三、有效利用多媒体,上好每节习题课。

多媒体技术提供了强大的交互功能,利用该功能编制习题,进行习题训练,使师生都能及时得到化学学习和化学教学效果的信息反馈,以便师生能够及时进行学习和教学的矫正。对于形成性检测,以选择或填空的题型编制习题,课上集体练习,及时出示答案,并合理设置声音、动画,增强了趣味性。而利用多媒体课件讲解习题,大屏幕投影非常清晰,可以替代小黑板出题或进行过程分析,并且分析时完全可以是动态的,故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用多媒体编制试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及时反馈学生学习状况,有多方面优点,这也是该技术发展的趋向。

四、课后反馈,及时纠正。

习题课的效果好坏,可以通过课后作业来反映。一节习题课后,布置适量的作业,批改,抽查学生的作业情况,并让学生整理错误的习题,典型的问题,收集在自己的“错题集”上,为以后的二次练习做好准备。教师在设计几个针对性的练习题,矫正学生的错误,亡羊补牢,未为晚也!作业量要适恰当,题目要有启发性,要避免“题海战术”,不要让学生淹没在题海中。例如醇的催化氧化机理,我共布置了5道题目,其中3道必做题,2道选做题。必做题要求全班学生都要完成,以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而选做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量力而行,并和学生说明选做题是有点难度的,但鼓励学生去尝试接触它,挑战它,大力表扬这些同学,让他们获得挑战难题的快感,让他们获得更大的信心。

总而言之,一节习题课是要求教师潜下心来专研教材,精心设计,不能随随便便拿了几条题目就去“满堂灌”。一节习题课,从备课时间来说,是比一节新授课所花的时间还要多,否则只会照本宣读,从第一题讲到最后一题,沦为只为讲难题而上课,这样的习题课,是失败的,无意义的。而一节高效的习题课,能帮助学生掌握解题的方法,从会做一题到会做一片!

猜你喜欢

习题课高中化学教学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实现课堂高效的初中化学习题课教学策略
高效课堂之高中数学习题课初探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差错是习题课的有效资源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
习题课应有利于学生真正实现“举一反三”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