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中高年级计算错误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5-01-28常哲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23期
关键词:计算错误对策研究

常哲

摘 要: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认真分析了学生计算错误的主要原因大致可以归纳为知识性错误和非知识性错误。并针对各种现象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引导学生探索,真正明确算理;运用迁移规律,加强计算教学;利用错例资源,对症下药;培养口算能力,切实打好基础;养成良好习惯,确保计算正确;发挥“积分”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关键词:计算错误;原因分析;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3-072-01

新教材实施以来,老师们经常会说这样一句话:“学生的计算一点也不扎实。”这表现为学生的计算速度及正确率普遍有所下降。其实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因为数学中有些概念的引入需要通过计算来进行;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步骤、结果也要通过计算来落实;几何知识的教学同样离不开计算。而有的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重算法轻算理;重练习轻理解,大搞题海战术。有些学生不懂算理,计算法则的运用比较僵化。当出现错误时,没有及时分析错误原因而只是将其归罪于粗心。久而久之,就出现了教师埋怨学生计算能力差的现象。其实孩子在计算中出现差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必须找出错误原因,有针对性地预防,纠正计算错误,提高教学效率,用科学的方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一、学生计算错误的成因

1、概念、法则理解不清

概念和法则是学生思维的基本形式,又是学生进行计算的重要依据。只有正确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和计算法则才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有些错误是由于学生对数学概念理解不清而引起的。如:376-(176-98)=376-176-98=102错误原因是学生在去小括号时没有减变加,不理解已知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差,等于用这个数先减去第一个数,再加上第二个数,反之同理。

2、注意力发展不完善

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小学生在注意的广度、稳定性、转移和分配上发展很不完善。他们感知事物比较笼统,不够具体,往往只能注意到一些孤立的现象,不能看出事物之间的联系。他们抄写数字、符号、不看清楚就下笔。

3、运算不认真

由于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尚不成熟。当计算题数据较大,运算步骤过多时,学生就会产生排斥心理,表现为极不耐烦,不认真审题,不按运算顺序进行计算,从而导致错误出现。如草稿纸上的答案未抄到本子上或抄错,两步混合运算只算一步就以为得出结果。特别是连续进位的加法、连续退位的减法,忘加或漏减的错误较多。

二、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率的对策研究

1、引导学生真正明确算理

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要尽量引导他们动手、动脑、通过自己实践、观察,主动地去探索,这种获得知识的过程,理解才更深刻,才能自觉地把新知纳入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去,不仅记得牢,而且能运用自如。

例如在教学325-164-136这题巧算时,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后两个数的和。而是出了这样一题:学校图书室有325本故事书,借给一年级164本,借给二年级136本,图书室还有几本故事书?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这题应用题的时候自己去体会其中的奥秘,从而得出规律。

2、运用迁移规律,加强计算教学

先掌握的运算法则对后学习的运算法则,既有积极的影响,又可能产生干扰。所以在教学中,必须注意运用法则之间的正负迁移。要充分发挥正迁移作用,防止负迁移的消极影响。在学习掌握新的计算法则时,要引导学生比较新旧知识点的异同点,只有这样,新知识才会在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生根发芽”。

3、注重口头表达,提高计算技能

为了促进学生熟练掌握计算的技能,加强练习是十分必要的。练习时,我首先训练学生用文字叙述的形式答题。如:180-40÷5读作180减去40除以5的商,(180-40)÷5读作180减去40的差除以5,通过读题学生就会明确两题表达的意思是完全不同的。也就不会发生运算顺序的错误。

4、培养口算能力

口算是笔算的基础,笔算能力是在口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学生笔算能力的强弱一定意义上是口算能力的反映。所以,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打好口算的基础。

5、养成良好计算习惯

有的学生计算能力低,固然有概念不清,没有真正理解算理和熟练的掌握算法等原因。但没有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在教学中,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除此之外,还要给学生一些方法。如:计算的检查方法,我总结了以下几条:一对抄题,二对竖式,三对计算,四对得数。审题的方法是两看两思。即:先看一看整个算式,是由几部分组成的,想一想,按一般法则应如何计算,再看一看有没有某些特别的条件,想一想能不能用简便方法计算。学生按照这些方法去做,就使计算有了初步的保证。

6、发挥“评比”魅力

一开学,我就和学生约法三章:(1)只要作业认真,字迹清楚整洁,就可以获得10分积分;(2)作业正确率达百分之九十八以上也能得到10分积分;(3)如果累计积满100分,就可在单元测验中加上附加分10分。

经过实践,学生的计算能力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只要老师能认真分析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并积极采取相应的对策加以预防和纠正,就能不断地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使学生从小养成严谨、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也培养了学生自我检查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 张军梅.中小学数学[I].2006(3):8-9

[2] 吴丽云.中小学数学[I].2006(11):28-29

猜你喜欢

计算错误对策研究
量子计算错误识别能力提升十倍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
“循规蹈矩”,自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