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启中国高铁的“新疆之旅”

2015-01-28戴岚李亚楠于涛

新疆人文地理 2015年1期

戴岚++李亚楠++于涛

“天山上的雪莲亚克西哎,吐鲁番的葡萄亚克西;冬不拉的歌声亚克西哎,新疆的高铁亚克西;太阳和那云朵在一起哎,北京和咱边疆零距离……”浓郁的“新疆范儿”伴着长长的汽笛声,兰新高铁新疆段于2014年11月16日正式运营,新疆从此进入高铁时代。

西起乌鲁木齐东至哈密的新疆首条高铁开通运营了,由于沿途的旅游资源丰富、地理特点鲜明、人文景观厚重,使这条新开通的线路被称为中国高铁的“新疆之旅”。随着高铁巨龙的腾飞,巍峨天山不再遥远,楼兰美女揭开面纱,风情哈密翘首以待。

做新疆第一代“动族”很自豪

D8602次驶入站台,司机阿地·吐尔地紧盯着前方铁轨,拉动手闸,列车停靠在站台。他扭头看了看驾驶室左侧的小窗,停车位置标刚好在小窗正中间。这时候,阿地才有时间跟我们聊了几句:“这个位置标是检验停车技术的,前后误差不得超过20厘米。”

很难想象,为了“达标”,阿地付出了多少。6月初始,高铁进入动态联调联试阶段,首批24名动车司机进入状态全程参与。“每天出门女儿还没起床,进门女儿已进入梦乡。有时候任务紧,干脆就住宿舍。”

“能入选第一批动车司机真不容易。”年龄45岁以下,安全行驶10万公里以上,并持有电力机车司机驾驶证,没有违章违纪记录,再经过笔试、面试、理论练习、实际操作。阿地经历了124进1的“淘汰赛”,又经过专门机构培训和考试。同伴们谁又不是这样走过来的呢?

“动姐”吴滢和她的6名团队姐妹们穿行在各个车厢,招呼每一位乘客。动车车队党总支书记宋春丽说,“动姐”由汉、维吾尔、回、满、朝鲜族等多民族46人组成,平均年龄23岁。她们是从整个路局车队近2000人选拔出来的。

26岁的吴滢,2011年大学毕业,英语专业的她不想干铁路这一行。“父亲是客运段阿克苏车队餐车炊事员,母亲是客运段北京车队列车员,一家人聚少离多,我都看在眼里。”吴滢说,在妈妈的鼓励下,她最终还是当了铁路乘务员。如今,吴滢成为新疆第一代“动姐”,还当了列车长。

新疆高铁串起千里黄金旅游线

对于兰新高铁新疆段的认识,大多数人都停留在“乌市到哈密3个小时”的记忆上,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对新疆高铁的漠视,恰恰相反,2014年近半年以来,兰新高铁新疆段一直占据全国各大媒体、网站重要版面和位置的事实以及人们在街头巷尾不断地议论,说明了社会各界对新疆高铁极大的关心和关注,这背后是人们迫切了解新疆的一种渴望。

先期开通的兰新高铁新疆段设乌鲁木齐南、吐鲁番北、鄯善北、吐哈、哈密5个运营站,每个站点都有值得一去的著名景区景点。真可谓,坐着动车去旅游,新疆高铁串起千里黄金旅游线。这些站点连起了独具特色的东疆游览线路。

新疆高铁第一站是乌鲁木齐南站。乌鲁木齐是新疆乃至全国重要的旅游集散地和目的地,天山山脉分布着高山冰雪景观、山地森林景观、草原景观,为游客观光、探险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各民族的文化艺术、风情习俗,构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人文景观。新疆国际大巴扎、新疆民街、二道桥民族风情一条街等带有浓郁新疆民俗风情的景区景点,享誉国内外。丝绸之路冰雪风情游、丝绸之路服装服饰节等带有丝绸之路文化特色的节庆会展活动,已成为乌鲁木齐特有的城市名片。

新疆高铁驶出乌鲁木齐南站不远,就来到达坂城湿地特大桥上。望着风景优美的达坂城城区,人们自然而然就会想起那首《达坂城的姑娘》。达坂城湿地特大桥位于国家级自然生态保护区——天山南麓达坂城湿地,距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的中心只有3公里左右。该大桥横跨既有兰新铁路、314国道、达坂城湿地和油气管道。其中,连 (云港)霍 (尔果斯)高速公路的136米梁拱为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新疆段最大跨度的梁拱。建成后的达坂城湿地特大桥与达坂城湿地、达坂城古城、天山山脉博格达峰冰川交相辉映、浑然一体,形成一道壮丽的景观。

新疆高铁第二站是吐鲁番北站。作为新疆的传统旅游胜地,吐鲁番地区年接待游客量600万人次。吐鲁番地区现有国家5A级景区1处、4A级景区1处、3A级景区6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32处。葡萄沟、火焰山、交河故城是人们来吐鲁番的必游之地。而动车的开通,使得吐鲁番的铁路、公路、飞机立体交通优势首屈一指。据了解,吐鲁番地区正在与哈密市、克拉玛依市等东疆、北疆的旅游企业洽谈协商,以期通过游客互送等方式建立联盟,将乌鲁木齐至哈密的高铁、乌鲁木齐至克拉玛依的城际列车等资源组合起来,形成更大的旅游圈。

出了吐鲁番站,接着就直抵古代西域三十六国之一、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要驿鄯善。鄯善县位于吐鲁番东部90公里,距乌鲁木齐280公里,在历史上就是东西方文化的交汇之地,是葡萄、哈密瓜的真正故乡,曾以孕育和延续了灿烂的古楼兰文明而驰名中外;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发达的农业文明、神奇的自然景观、浓郁的民俗风情、丰富的矿产资源、遍布的文物古迹。这一切,有机地构成了鄯善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鄯善旅游资源种类丰富,独具特色,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世界唯一的城市沙漠——库木塔格沙漠风景区;有世界多种宗教(佛教、伊斯兰教)历史文化交融荟萃之地——吐峪沟大峡谷民俗文化旅游区……随着新疆高铁的发展,鄯善也揭去了神秘面纱,成为国内外游客领略吐鲁番民俗文化风情和欣赏世界唯一的城市沙漠风光的首选之地。

新疆高铁的最后一站是哈密。新疆高铁的开通给哈密市旅游业带来了更加巨大的发展机遇和美好的发展前景。每天4趟往返乌鲁木齐和哈密的高铁,每天2 600余人通过高铁进入哈密,一年就会有96万人次,如果每人在旅游方面消费100元,就会为哈密市旅游收入增加9 600万元。这组数字不仅让旅游部门感到兴奋,更让旅行社们坐不住。经过实地踩线,哈密旅游局确定了“乘高铁、游哈密,哈密二日游线路”,将哈密王府、哈密王墓、博物馆、哈密木卡姆传承中心、二堡塔库坎儿井和魔鬼城作为主要参观景点,同时增加民族特色产业园、大十字奇石商业街、恒顺设施农业基地、五堡博斯坦民俗文化村等购物、娱乐场所,以丰富旅游项目。近期,新疆哈密地区在中国西部冰雪旅游节上还开展了以“乘高铁、游哈密、走丝路、知新疆”为主题的专场冬季旅游推介会,展示了哈密丰富的旅游资源、便捷的交通环境。endprint

穿越“四大风区”,挑战高铁极限

“听说过‘新疆有大风吹翻火车的故事吧,就发生在‘四大风区。”藏族汉子拉有玉颇为感慨地说,兰新铁路新疆境内总长710公里,65%是在风区,高铁成功穿越长达462公里的烟墩风区、百里风区、三十里风区和达坂城风区“四大风区”。

防风,是兰新高铁新疆段最“要害”的技术。“防风有‘三宝:路基挡风墙、桥梁挡风屏和‘防风明洞。”拉有玉娓娓道来,为了掌握沿途大风分布特点,建设之初,反复进行风洞试验、数值模拟试验、动车模型试验和现场试验,同时通过气象资料研究大风规律及风环境特征,外加19个大风观测站数据,最终确定兰新高铁“防风工程”。

“这项工程最大限度地解决了大风对铁路运输的干扰。当风速不大于每秒30米时(约11级),高速列车可以每小时200公里~250公里速度运行,在不大于40米时(约13级),仍可以每小时120公里速度运行。”

“我一辈子修铁路,生气最多的事情就是工程质量问题。一次次发火,一次次处罚相关责任人,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但是对质量问题必须零容忍。”拉有玉说。

在兰新铁路新疆公司提供的资料中,可以看到这样一组数据:对施工监理单位下发红牌3张、黄牌179张、灰牌220张、绿牌77张;完全推倒返工路基7处,部分返工路基85处;对14座隧道进行过多次停工整顿,更换过4个隧道施工架子队;炸掉重做仰拱2处,炸掉重做涵洞8座,炸掉32米箱梁1孔……

带来的不仅是运力,更是发展动力和经济活力

在欢快的鼓乐声中,D8602次列车驶进吐鲁番北站。吐鲁番地区发改委主任汤红杰介绍,兰新高铁开通,使吐鲁番纳入乌鲁木齐1小时经济圈成为现实。吐鲁番北站距离吐鲁番机场不足1公里,作为乌鲁木齐地窝堡机场的备降机场,一旦出现极端天气,旅客备降吐鲁番,转乘高铁返乌鲁木齐。“高铁开通,开启了新疆空铁联运的新模式。”

乌铁局运输处处长熊兆东说起新疆铁路“外运”感慨颇多:每年有500多万吨农副产品运输出疆,运输高峰期车皮非常紧张,尤其春运期间,铁路以客运为主,货物运输让生意人头疼得很。“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全线开通后,兰新铁路上的客运大多转移到高铁线上,将使兰新铁路货运能力得到2倍以上的释放。”熊兆东说,你看,这一路经过的吐鲁番、鄯善、哈密,哪个不是享誉世界的瓜果之乡。

高铁时代的到来,给新疆东大门哈密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哈密旅游部门提前行动,对接乌鲁木齐、兰州等地旅行社,推介哈密旅游业。过去,哈密到兰州20个小时,到乌鲁木齐至少七八个小时。高铁开通,哈密、乌鲁木齐可发挥同城效应,待兰新高铁开通,内地游客可经兰州坐高铁直达哈密。“天山从这里开始,新疆从这里崛起”的哈密,将呈现给游客“一日游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神奇感受。

新疆高铁时代到来,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枢纽的乌鲁木齐,交通枢纽中心、商贸物流中心、金融中心、文化科技中心和医疗服务中心等“五大中心”地位更加突出。

位于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的高铁片区北广场观景台,造型独特的高铁新客站已经封顶,为之配套的乌鲁木齐公铁联运汽车客运站主楼正在紧张建设。据新疆建设投资管理咨询公司项目副经理夏绍明透露,总投资50亿元的公铁联运汽车客运站及南、北广场配套设施将于2015年6月竣工。2015年底,高铁新客站将正式运营。根据时间表,高铁新客站地铁线预计在2019年通车。

新疆高铁的7个“最”

世界上一次建成通车距离最长的高速铁路。兰新高铁全长1 776公里,是一条横贯中国西北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的铁路大动脉,从兰州开出,经西宁、张掖、酒泉、哈密、吐鲁番,最后引入乌鲁木齐,共设39个车站,是世界上一次性建成通车距离最长的高速铁路。

世界上穿越最长风区的高速铁路。兰新高铁新疆段共有710公里,是世界上穿越最长风区的铁路,途径烟墩风区、百里风区、三十里风区和达坂城风区四大风区,其中百里风区和三十里风区的风力最为强劲,部分区段年均大于8级大风天气达到208天,最大时速可达60米/秒,是我国乃至世界上铁路风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世界上防风工程规模最大的高速铁路。兰新高铁有防风工程的路段长达462公里,其中路基挡风墙工程总长345公里,桥梁挡风屏工程总长95公里,防风工程技术的运用在国内高速铁路建设中尚属首次,其规模在世界高速铁路在建工程中位居首位。

世界唯一的防风明洞工程。在兰新高铁新疆段百里风区的核心地带,兰新高铁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拼装结构,在路基上建成了一座总长1.2公里的“地上隧道”,这也是世界上唯一的防风明洞工程。

中国海拔最低和最高的高速铁路。兰新高铁新疆段穿越了吐鲁番盆地和祁连山隧道,前者的大部分地面在海拔500米以下,最低的艾丁湖甚至要低于海平面155米,是我国大陆最低处,而甘肃境内的祁连山隧道海拔最高程为3 607.4米,有“世界高铁第一高隧”之称。

中国距离机场最近的高铁车站。兰新高铁新疆段停靠的吐鲁番北站位于已建吐鲁番机场正南面,距吐鲁番机场直线距离约500米,是国内高铁车站中距离机场最近的车站。

中国高速铁路单孔箱梁最重的桥梁。“进疆第一桥”红柳河特大桥全长1 652.7米,该桥孔跨布置为33孔48米节段拼装简支箱梁,最大墩高46米,单孔箱梁总重超过1 700吨,是国内高速铁路单孔箱梁最重的桥梁。

链接

由中国北车长客股份公司研制的CRH5型动车组,在兰新铁路第二双线(乌鲁木齐至哈密段)正式运行。乌鲁木齐南至哈密的运行时间由5小时缩短至3小时左右。先期开通运营的兰新高铁乌鲁木齐南至哈密段全长530公里,设乌鲁木齐南、吐鲁番北、鄯善北、吐哈、哈密5个客运营业站。开通初期,开行D字头列车4对,一等座票价196元、二等座163.5元。比同区段普速特快卧铺(下)票价分别高48元、15.5元;比同区段公路公交汽车票价分别高64元、31.5元。

兰新高铁新疆段通车意味着“新丝绸之路”亚欧大陆桥建设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兰新高铁的运营将加速新疆和内地的互联互通,同时也进一步拉近了我国与中西亚的时空距离。作为我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新疆的经济社会发展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兰新高铁自兰州西站引出,经青海省西宁,甘肃省张掖、酒泉、嘉峪关,新疆哈密、吐鲁番,引入乌鲁木齐站,初期运营时速200公里。由于兰新铁路沿线地区属温带大陆型气候,所以车体和沿线设施有针对性地进行了防沙、防风、防雪、保温等要素的设计。

兰新高铁线路全长1 776公里,途经甘肃、青海、新疆,为目前世界上一次性建设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铁路部门表示,乌鲁木齐至北京高铁也将于2017年开通,届时乌鲁木齐至北京的时间将由现在的41个小时缩短为16个小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