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异常腿形早发现

2015-01-28文聪

孩子 2014年6期
关键词:足弓内踝脚掌

文聪

2岁以前,因胎位姿势、身材比例、尿布及体重等因素,都会使宝宝的腿形偏向“O形腿”;2~4岁,受成长的影响,又会偏向“X形腿”;一直要到了5岁左右才会变直,8岁左右才定型。

但有部分孩子,由于病理性或外部因素影响,生理性的腿形异常最终可能无法恢复正常。

自家孩子的腿形异常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两者该如何甄别呢?

影响运动能力的扁平足

扁平足就是脚掌扁且平,看不到足弓。

足弓有“天然减震器”之称,能支撑宝宝全身的重量,减少运动对大脑的震荡。一般来说,婴幼儿足部脂肪丰满,大多为扁平足;但3岁左右就应该可以看到明显的足弓——脚掌的内侧及中间部分隆起向上,形成纵、横两个弓。宝宝若没有足弓,走路易疲劳、易摔跤,运动受限,其扁平足还会引起踝关节、膝关节、髋关节等其他足部关节连锁反应,发生炎症、变形等。

3岁前的扁平足多为生理性,但也有部分是病理性。家长如何鉴别呢?关键还是在能否见到足弓上。

还不会走路、站立的宝宝,可以将其脚的大拇指向足背侧跷起,此时如足弓能呈现,一般不会有太大问题;如足弓不能呈现,就要警惕病理性扁平足的可能。

会走路或站立的宝宝,可以让他们踮起脚尖行走或站立,如足弓可以呈现则正常;如足弓没有呈现则要警惕。

每个宝宝都会出现的O形腿

所谓的“O形腿”,是指两侧对称的膝内翻,依据成因可分为下列几类:

生理性“O形腿”,不对称生长所致“O形腿”,代谢疾病所引起的“O形腿”,骨骼发育不良所造成的“O形腿”。大部分宝宝都是第一种。

新生儿的腿形多半是弯弯的“O”形。等到开始学站或走路时,由于小腿较短胖,骨弓的幅度更明显,看起来就像“O形腿”了。随后逐渐好转,到2岁左右时会变直,这就是生理性“O形腿”。

如果有不对称或角度过大,或是不合乎生理年龄的变化,即使是2岁内,也应引起重视,最好带宝宝去医院做一些检测,如利用X光检查膝盖弯曲的角度是否过大。

如果爸爸妈妈自己本身就有“O形腿”的现象,就更应及时观察、求诊。

特定时期的X形腿

“X形腿”是指两下肢完全暴露并伸直时,两膝关节的股骨内髁能靠拢,而两踝关节内踝仍有一定距离,整个腿形似“X”,医学上称之为“膝外翻”。

2~4岁时出现的“X”腿形属正常现象。但“X形腿”也是佝偻病的重要体征,因为骨骼发育不良,软骨不能很好骨化,在重力的作用下容易弯曲变形。所以,也应当观察宝宝是否有佝偻病的其他症状,如惊哭、多汗、睡眠不安、枕秃、胸部骨头异常、长牙晚等等,一旦有疑似症状与X形腿同时出现,应尽快就医。

两踝关节内踝之间相距3cm以下为轻度;3~6cm的间距为中度;大于6cm为重度。轻、中度者可采取非手术治疗,例如白天家长帮助宝宝按摩大腿外侧肌肉,晚上用矫形夹板包扎下肢,或在宝宝睡眠时把下肢互相并拢包扎矫正(包扎时在两膝或两踝间垫上棉花,避免压迫性坏死)。治疗无效时,则需考虑手术。

异常腿形自测法

是否容易疲劳,容易跌倒?

光脚走路是否有“啪啪”的声音?

鞋子是否容易变形,鞋子后跟内侧是否磨损较多、较快?

站立时双膝靠拢,双脚之间是否有明显的空隙?

走路或跑步时是否别扭或摇摇摆摆,有点像鸭子?

跳跃能力是否比较差?

光脚走路时脚后跟或前脚掌是否向外较多?

脚部内踝下前部是否突出很厉害?

双腿是否不对称?

矫正腿形的简单方法

按摩脚掌部位 用拇指在宝宝掌足弓位置作指推,将足底骨头、韧带、脂肪推向正确的位置。此举还能消除足部疲劳。

按摩膝关节 根据膝关节畸形的方向,两手分别抓住大腿和小腿,两个拇指顶在膝关节凸起侧,双手稍用力,按畸形相反的方向按揉膝关节及附近的肌肉和肌腱,使关节两侧韧带松弛,关节位置松动。每天3~5次。

踮脚尖走路 1岁半以后,可教孩子每天都踮起脚尖走走路,強化足弓韧带。

低腰深蹲 下蹲时膝盖和大腿靠拢,对矫正“O形腿”很有效,越是低下腰深蹲效果越好。

补充钙质 缺钙会造成骨骼发育缓慢,容易变形。平时应该适量给宝宝补钙,并搭配鱼肝油促进钙吸收。晴好天气多带孩子户外活动,晒太阳也能促进钙吸收。endprint

猜你喜欢

足弓内踝脚掌
内踝截骨术的临床应用与进展
足弓结构破坏的法医鉴定问题探析
不同足弓高度对踝关节肌力和运动能力的影响
足弓的秘密
带血管蒂腓骨头骨骺截骨整形重建内踝的应用解剖与临床应用
选跑鞋,先测足弓
大脚掌的小鸭子
经后内侧和后外侧联合手术入路治疗内踝后踝冠状位骨折的探讨
内踝的应用解剖及临床意义研究
新型健身、康复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