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数学教学现状及改善措施

2015-01-28吴云冰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23期
关键词:改善措施时效性中职数学

吴云冰

摘 要:中职教学的时效性问题一直都是很多老师头疼的问题,基础课就更为严重,数学课更是重灾区。尽管老师一再降低授课难度,依然收效甚微。中职数学教学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我们又该如何去改变这一现状,来提高它的时效性呢,以下我就一个中职数学老师的身份,来谈谈这两年总结出来点些许经验。

关键词:中职数学;教学;时效性;改善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3-033-02

中职学生基础差是个公认的事实。中职生在初中的学习状态基本是自暴自弃,以至于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及学习能力较普通高中生欠缺许多。这也是许多数学教师头疼不已的问题。教师时常需要反复讲解非常基础的概念和内容,及时补缺补漏,以便于学生理解;而大部分学生的心态却是希望90分钟早些过去。这不仅仅是基础差就可以解释的,还有其他的因素我们没有把握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需要了解我们的教学出现了什么问题,对症下药,也许能有所改变。

我觉得,中职数学所出现的低效教学,不能都归于学生基础差,不肯学。这只是其中一点,核心问题在于以下几点:

一、中职数学教材没有抓住学生的心理

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厌倦纯理论课程体系。他们希望能学门技术,却没想到并没摆脱自己讨厌的上课模式。填鸭式的理论体系和上课方式,和初中高中没有区别,自然容易产生抵触情绪。我听到太多学生说:“我就是学不会才来这学的,可是又是学这些,学这些有什么用呢”。这种抽象逻辑思维的培养,对学生的职业生涯乃至人生的成长都有非常重要的帮助。但是学生只想着眼前看得见的收益。对错暂且不论。我们首先得攻克学生这层心理,让学生自愿学。在学生不肯学的前提下,任何老师都是没有办法的。

所以,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

1、学生不爱学的一个原因是觉得学了没有用,所以教材的修订是势在必行的。数学教材不一定要全校全专业统一,这样虽然便于管理,但是不利于攻克学生的心理。可在不同专业设置不同的侧重点,采用与专业相关的数学教材,既能迎合学生的兴趣,同时又可满足专业的需要。比如,针对财会专业,教材可以更注重算法的内容;机械、汽车专业,可主要学习画法几何,培养形象思维能力及逻辑思维;电工电子专业,可以着重学习复数和函数;等。总而言之,数学教学也要“接地气”,不仅能让学生喜欢数学,还能更好地服务专业。学生如果能意识到课程对职业生涯的帮助,对学生学习心态的转变将起到很大的作用。

2、学生不愿意学的另外一个原因是觉得学不会。是否真的不会暂且不论,但是学生已经给自己下了定义,数学自然学不好,顺带也就放弃了学习这门课。我们要做的是帮助学生建立信心,消除自卑心态。首先,课程的设置应尽量遵循由易到难,挑最容易的入手,尽可能的通俗化,生活化。例如,很多学生对于负数的计算一直存在困扰,什么时候是加,什么时候是减。在复习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我借用了生活中常见的收银机,负数相当于从收银机里取出的钱,正数相当于收到的钱,学生立刻就理解了。职校学生将来不会从事数学研究类的工作,课程的简单易懂,自然而然为学生建立起了信心。其次,就是不断的用语言鼓励学生,表扬学生。曾经一次公开课后,有一个学生和我说,这节课他都认真听了,居然能听懂。有时候学生不是不懂,而是以为学不会而放弃学习,因此建立信心是件很重要的事情。

3、让学生爱上数学。也许一些数学教师会觉得很难,那是因为数学的魅力没被挖掘出来。数学不同于其它自然科学分支经常出现新旧交替,数学的理论概念一旦确立,基本不会被推翻,往后只是进行深化和推广。它的高度抽象性使它比其他自然科学的层次更高。当自然规律可以用数学结构表示时,就包含了它最本质的特征,返璞归真,这就是数学的魅力。

我们也可以把数学变得时尚,不再古板。尽可能地迎合学生的思维点,为学生而改变教学的方式,是我们唯一正确的选择。即使教科书变得有用,有意义,甚至有趣,照本宣科的方法,已经不能再适用了。

二、中职数学教学的方法应做改变

九年义务教育谈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已经谈了好多年了,并且也做过有些努力,但是在中考高考的大制度下,填鸭式教育、题海式战术,依然占据主导作用。而中职学生不同于普通高中生,他们不需要经历高考,也不会出现需要依赖数学的课程。他们的数学学习,主要是为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以后职业的成长提供帮助。既然这样,完全不同于普通中学,为什么依然和普通中学一样填鸭式和题海式。况且连普通中学都在努力摆脱这种上课模式,中职数学怎么能不做改变。

我们可以适当调整知识网络的精确性,以切入点的形式教学,切入点可以是一个事件、一个故事、一个题目、一个工件、一个设计,最后切回到数学模型。这样可以让学生更专注于听课,或者也可以通过动手来阐明某个概念。总之,让学生在这一节课或几节课时间内,学会你所要阐明的数学知识。这种学习不为了考试,一个点一个点的学,挑容易教,学生能接受的教,并不过分要求系统全面学习,也不要求学习深度。这种退而求其次的做法,我觉得是另一种智慧。

以往的教学通常是老师教,学生学,以教师为中心。这种方法使的学生学习效率很低,时效性很差。学习效率是指学生学到多少,而不是老师教了多少。从这点出发,我们似乎应该更关心学生学到多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维在很多地方都被提出,我们要花更多的时间来研究如何设计让每个课程都能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讲课。

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维,简单的说就是把“复习-引入-讲授-巩固-作业”转变为“情境-问题-探究-反思-提高”,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它是一个如侦探推理,判断,归纳,总结的过程。讲课的效果自然就转变了。授课过程从原先的讲授,变成了互动,做活动,甚至做游戏。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转变,由单纯的授课角色,变成了活动的设计筹备者,组织者,领导者。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后做好充分准备,要筹备活动的道具物品,演练流程。还要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情境。

参考文献:

[1] 王伟充.浅谈中职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7.

[2] 庞承萍.导入:数学课如何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J]. 教育教学论坛.2009.(08).

[4] 刘 颖.利用多媒体环境下协作式学习模式提高职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研究 [D]. 首都师范大学.2005.

[5] 仲秀英.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研究 [D]. 西南大学.2008.

[6] 朱玉玲.中学新生学好数学的几点建议[J].学周刊.2011.(11)endprint

猜你喜欢

改善措施时效性中职数学
试析如何确保新闻采访的真实性和时效性
浅析如何提高中职数学课的教学质量
谈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新课改背景下的中职数学学习反思能力的培养
浅谈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因素和改善措施
荷载预压加固吹填土时效性研究
浅谈如何提高兽医防控的时效性
当下新闻编辑时效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