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负压治疗腹部感染切口不同填充敷料的效果观察

2015-01-28李静如秦蕴新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24期
关键词:纳米银肉芽脂质

李静如 秦蕴新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江苏南京 210006)

负压治疗腹部感染切口不同填充敷料的效果观察

李静如 秦蕴新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江苏南京 210006)

目的本研究对脂质水胶体银敷料与纳米银纱布作为负压治疗填充敷料的效果进行对比,观察哪种填充敷料更适合伤口愈合。方法把符合纳入标准的62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1例。观察组用脂质水胶体银敷料包裹扁形引流管,对照组用纳米银抗菌纱布包裹扁形引流管,按流程实施负压治疗,治疗模式选用国际标准的间断吸引模式,吸引5 min停止2 min,治疗压力为-16.7 kPa(-125 mm Hg),敷料更换的间隔时间为48 h。结果 对照组在负压创面治疗过程中,创面愈合迅速,2例引流不通畅,31例敷料去除时产生疼痛;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脂质水胶体银敷料作为感染创面负压治疗的填充敷料效果更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填充敷料,值得推广应用。

负压治疗; 腹部感染切口; 填充敷料; 护理

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仍然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占外科医院感染的13%~40%[1]。由于高频手术电刀的普遍使用,贫血、肥胖、糖尿病、高龄人群的增加,造成手术切口不能按期愈合,反复发作或形成窦道多次裂开,常需多次手术,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影响疾病的恢复,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思想负担,甚至引发医疗纠纷[2]。因此,创造一个有利于伤口愈合的环境,使伤口尽早恢复,使患者尽早回归社会显得十分必要。

负压创面治疗(Suction would closure therapy,SWCT)是一种促进急慢性创面愈合的治疗方法。它是一种创面修复的前沿技术,该技术使得急性创面和慢性创面的治疗发生了革命性变化[5]。它在很多领域都有适应症,在外科的运用更广泛,其促进创面愈合的效果在临床应用中已得到充分肯定。大量研究表明VAC(创面负压治疗技术)能增加创面血流量,消除创面局部水肿,抑制细菌生长,直接杀灭细菌,起到间接抗菌作用,同时它还能促进细胞增殖,使引流充分,促进肉芽组织健康生长,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减少患者更换敷料的次数,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慢性难愈伤口的感染率,缩短住院时间及减少医疗费等。

VAC系统价格昂贵,国内应用较少。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VAC治疗创伤的作用机理研究已基本达成共识,但VAC技术所用的填充敷料如何选用不尽相同,还存有争议。周长青[5]认为,负压治疗完全适合与绝大多数的抗菌敷料同时应用,但理想的创面填充敷料应该有足够大的网眼以便各种液体被及时清除掉,能够均衡地将负压传递到伤口的每一部分,敷料的覆盖和揭除应该基本无痛,创面的组织不能生长到敷料的网眼中,能快速减轻细菌感染负荷。我们在临床应用中发现,抗菌敷料制剂不同对负压治疗效果影响很大,本研究用脂质水胶体银敷料或纳米银纱布作为负压治疗的填充敷料,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发现用脂质水胶体银敷料更适合伤口愈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1月在我院伤口门诊就诊的病例共62例,其中男22例、女40例,年龄21~87岁,平均年龄(65.35±2.5)岁。其中,直肠癌9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14例,腹腔脓肿13例,阑尾炎12例,胆囊炎14例。首次腹部手术后2~6 d发现切口愈合不良。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62例,其中铜绿假单胞菌感染10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52例。将病人用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者和对照组,每组31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伤口大小、感染的菌群等方面经方差分析和卡方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院内外腹部切口感染裂开的患者。剔除标准:治疗不足1周或中途终止者,有大血管或脏器暴露的伤口,伤口有窦道通胸腔或器官的患者,癌性伤口。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对62例患者的创面用生理盐水清洗,去除污物。治疗仪选用天津生产的VS-ⅡP型负压吸引器,治疗模式选用国际标准的间断吸引模式,吸引5 min停止2 min,治疗压力-16.7 kPa(-125 mm Hg),敷料更换间隔时间为48 h。

1.2.2 观察组 将脂质水胶体银敷料(SSD)修剪成与创面相一致的大小,将创面周围皮肤清洁并擦干,用半透膜覆盖敷料至创面边缘约2~3 cm范围,轻轻挤压创面,保持材料与创面充分接触,不留死腔,确保无漏气。部分患者可以腹带加压包扎以防下床活动时漏气。将引流管接负压瓶,以敷料收缩不留空气、质地变硬并伴有液体通畅流出为度。负压引流48 h,打开创面敷料,更换内敷料,再从新接负压。每次换药均更换引流管,细菌培养阳性患者每次行细菌培养直到转阴。

1.2.3 对照组 将纳米银抗菌纱布(爱可欣)修剪成与创面相一致的大小,将创面周围皮肤清洁并擦干,用半透膜覆盖敷料至创面边缘约2~3 cm范围,轻轻挤压创面,保持材料与创面充分接触,不留死腔,确保无漏气。部分患者可以腹带加压包扎以防下床活动时漏气。将引流管接负压瓶,以敷料收缩不留空气、质地变硬并伴有液体通畅流出为度。负压引流48 h,打开创面敷料,更换內敷料,再从新接负压。每次换药均更换引流管,细菌培养阳性患者每次行细菌培养直到转阴。

1.3 评价标准

1.3.1 创面修复情况 (1)愈合:伤口已闭合,皮肤颜色恢复正常。(2)显效 :肉芽生长良好 ,伤口面积缩小>80%。(3)好转:有新鲜肉芽生长,观察到少量渗液,面积缩小>50%。(4)无效:治疗前后创面状况无变化 或是恶化。伤口48 h评估一次,规定疗程为21 d。

1.3.2 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

1.3.3 患者疼痛评分(VAS) 按照0~10分由患者自行划出疼痛分值。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ATA 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21 d后创面恢复情况

2.1.1 观察组 31例患者在使用SSD敷料后,创面肉芽组织新鲜,无明显水肿、渗出,新生毛细血管丰富,引流通畅,伤口周围炎症反应消失。创面换药时,敷料容易取出,不粘连伤口床,无新鲜肉芽长入敷料,无疼痛感。总有效率为100%。

2.1.2 对照组 31例患者在使用纳米银抗菌纱布后,创面肉芽组织新鲜,无明显水肿、渗出,新生毛细血管丰富,引流通畅,伤口周围炎症反应消失。创面换药时发现纳米银抗菌纱布变干变硬,取出困难;16例患者创面均出现不同程度新鲜肉芽长入敷料,患者疼痛明显,造成了再损伤,延迟了愈合时间。总有效率为100%。

2.2 创面感染情况 负压治疗7 d后创面细菌培养,观察组无细菌生长31例,细菌清除率为100%;对照组无细菌生长31例,细菌清除率为100%。这说明填充含银敷料的持续封闭负压引流装置都能有效抑菌,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敷料取出时疼痛比较 见表1。

表1 VAS疼痛评分比较 例(%)

2.4 创面愈合时间比较 见表2。

表2 创面愈合时间比较 例(%)

3 讨论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中运用抗菌敷料使难愈性创面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其通过负压吸引使创面与周围组织表面形成压力差,从而促进创面血流灌注,增加毛细血管壁开放,提高创面供氧量,同时减少周围组织水肿,使坏死脱落组织和渗液及时排出,促进各种修复细胞增殖及肉芽组织的生长;且不需要反复清创,显示出了卓越的抗菌性能。研究显示:在使用纳米银敷料吸引3~5 d后往往由于创面渗液减少,敷料部分或全部变硬 ,与创面粘连紧密,肉芽组织长入敷料,在拆除敷料时患者往往有剧烈疼痛,引起再次损伤,影响愈合时间。在渗出、坏死物脱落多的创面中,易发生堵塞敷料网眼而降低治疗效果,增加了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而脂质水胶体银敷料网眼大小合适,在这类创面中,不易发生堵塞,去除敷料时不粘连创面,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疼痛。在负压创面治疗中选择合适的填充敷料,不仅能够有效地杀菌抑菌,避免清除敷料时引起的疼痛,还可较早促进创面组织生长,提供最佳的愈合环境。根据临床对比研究,用脂质水胶体银敷料作为感染创面负压治疗的填充敷料效果更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填充敷料,值得推广应用。

[1]胡爱玲,郑美春,李伟娟.现代伤口与肠造口临床护理实践[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0:87-97.

[2]胡东升.腹部外科手术切口脂肪液化82例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09,28(28):62.

[3]张更,王禾,王福利,等.纳米银医用抗菌敷料对包皮环切术后疼痛缓解的疗效观察[J].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05,3(10):31-32.

[4]郭春兰.纳米银医用抗菌敷料在预防外科手术部位切开感染中的作用[J].护理学报,2007,14(10):79.

[5]Tse JK,Richard M,Carlton MR,et al.周长青译.美国负压创面治疗技术[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10-100.

[6]裘华德.负压封闭引流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4-122.

[7]汤苏阳,李春伶,罗晓英.负压引流对人慢性创面愈合过程中细胞增生活性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5,9(2):146-147.

[8]Venturi M L.Mechanism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the VAC device:Are view[J].Am-J-Clim-dermatol,2005,6(3):185-194.

[9]Skirakawa-W,Zsseroff,-R-R Topical Negative pressure devices use for enhancement of healing chronic wounds[J].Arch-Rermatol,2005,141(11):1449-1453.

[10]钟小晶,李惠珍.负压封闭引流值对体表感染创面愈合的影响.南方护理学报,2005,12(7):15-16.

Negative pressure therapy; Abdominal incision infection; Filling dressings; Nursing

R473.6,R619+.3

B

1002-6975(2015)24-2280-03

南医大“十二·五”项目(编号:NYHL201012)

李静如(1971-),女,浙江,本科,副主任护师,护士长,研究方向:伤口造口失禁护理

秦蕴新,E-mail:qinyunxin0707@sina.com

2015-05-16)

猜你喜欢

纳米银肉芽脂质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后新型吸切器切除吻合口肉芽组织的疗效*
植物提取物法制备纳米银及其在个人洗护用品中的应用
复方一枝蒿提取物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
白杨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其药动学行为
马钱子碱固体脂质纳米粒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
纳米银改性正畸粘接剂的研究
高渗盐水纱联合优拓对肉芽组织水肿创面的效果观察
rhGM-CSF与纳米银对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影响的对比研究
美容点痣扫斑笔
美容点痣扫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