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联网背景下我国城镇居民信息消费升级路径

2015-01-28

中国科技信息 2015年6期
关键词:消费智能产品

尚 巍

吉林石化集团信息网络公司

物联网背景下我国城镇居民信息消费升级路径

尚 巍

吉林石化集团信息网络公司

尚巍,吉林石化集团信息网络公司,工程师,硕士学位,现主要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

信息消费被视为我国扩大内需的新引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本文从信息需求角度分析当前我国城镇居民信息消费的新特征,挖掘居民信息消费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以提高信息消费有效供给为落脚点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信息技术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近年来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更是推动了居民信息消费潜力的释放,居民信息消费的观念和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网络也成为现代城镇家庭不可或缺的生活要素。2013年《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2号)明确提出要培育信息消费需求,将信息消费这一新型消费领域作为扩大内需,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重要动力,被誉为继房产、汽车后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家庭为单位的居民信息消费是我国拉动消费内需的最重要内容,在此背景下,探讨新形势下我国居民信息消费的需求特征,对于推进信息服务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信息消费概念与内容

信息消费是一个宏观的概念,是指直接或间接以信息产品(信息服务)为消费对象的消费活动,涉及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当前,信息消费已经突破狭义的净信息产品消费概念,生产信息化、管理信息化与家庭消费信息化等构成信息消费的全新内容。从居民家庭消费视角,信息消费包括信息产品消费和信息服务消费两大类。

1.信息产品消费。主要是各类智能终端的消费,包括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等多种信息产品以及智能眼镜、智能医疗仪等与居民家庭生活息息相关的智能终端产品。

2.信息服务消费。居民家庭信息消费服务已经涵盖了文化、教育、娱乐、旅游、医疗、购物等各个领域,形成了语音、互联网数据服务、信息和应用服务、软件等多种服务形态,以及基于信息平台的电子商务、云服务等间接拉动消费的新型信息服务模式。

城镇居民家庭信息消费的新特征

以国际互联网技术的商业化创新为背景,以信息社会化革命为动力,居民信息消费快速增长,从上世纪90年代起,信息产业的发展为城镇居民使用现代信息手段提高了物质基础,固定电话增容、移动电话的应用与普及极大丰富了信息消费市场。到20世纪初期计算机的家庭化应用与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国民信息消费支出猛增。近几年,随着移动智能终端、智能电视和宽带网络的日益普及,信息产品与服务极大丰富和便利了居民生活,并逐步改变着居民的生活方式。居民信息消费与智能经济发展的吻合度逐步提高,信息消费由单纯数量扩张向信息消费规模化、网络化、信息多媒体化、通信移动化、服务个性化方向发展。

(一)信息用户规模增长,夯实信息消费基础

信息消费规模化、普及化,成为我国消费需求比较集中的领域。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网络购物用户达到2.42亿人,网络购物使用率提升至42.9%。同时,手机上网成为新趋势。我国手机用户数量已超过11亿,移动互联网用户也已超过4.6亿,其中3G用户也已超过3亿。另外,70%的新增移动互联网用户通过手机来使用网络服务,即时通信、手机搜索、掌上阅读、掌上购物、手机游戏等应用越来越丰富,信息消费成为民众追求的新热潮,庞大的用户规模更是奠定了信息消费的坚实基础,对我国消费结构优化与升级产生重要意义与积极影响。

(二)信息产品市场繁荣,居民信息消费趋旺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习惯“指尖上的生活”,手机、电脑、智能终端等信息类产品消费已成为崭新的消费形式。而且,随着通讯、互联网信息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信息产品升级换代,信息产品功能的大众化、价格的平民化趋势明显。家用电脑从过去的台式PC到笔记本电脑,再到目前的平板超薄型电脑;移动电话从过去的普通按键式到现在的智能化触摸屏式的4G机。据统计,2012年中国的电子消费市场为13680亿元人民币,是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市场。2012年,全国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计算机的数量为87台,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文教娱乐支出比重达12.2%。信息产品功能越来越多,上网速度越来越快,手机已从过去单纯的通信工具,逐步发展成为搭载智能操作系统的商务、娱乐终端,更加符合年轻人追赶时尚快的消费理念,也快速拉升了城乡居民电子信息产品的拥有量。

(三)信息服务业蓬勃发展,信息消费网络化

国际互联网的出现与普及应用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契机,信息服务也由传统的以图书馆、情报中心为基地为读者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形式向以电子网络为媒介手段提供电子化信息服务转变,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开始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信息服务网络化、信息消费网络化趋势明显。网络已经成为信息消费的综合平台,融入居民文化、教育、娱乐、旅游与体验的各方面。其中网络购物已经成为城镇居民流行的家庭消费模式,据统计2012年我国网络购物用户2.42亿,网络购物市场交易金额达到12594亿元,比2011年增长66.5%。

(四)信息服务消费个性化与多元化并存

随着新一代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云家电、智能穿戴设备、物联网、电子导航、智能安防设备等各类新型网络化终端产品的消费开始兴起,我国居民家庭信息消费呈现出个性化与多元化并存的特点。数字文化、数字教育、数字娱乐、数字旅游等,居民不仅通过网络平台获取公共性、及时性的信息资讯,还需要借助网络平台开展互动性、体验性的信息交换,特别是基于web2.0技术为基础,以博客、微博等为代表的网络平台更将后现代的边缘化、去中心化色彩展现得淋漓尽致。媒体未来学家甚至预言,到2020年,超过50%的新闻将由公众提供。

(五)信息消费潜力和空间巨大

从消费意愿角度,不同于传统产品的消费领域,信息消费边际消费倾向递增,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新增的信息消费支出呈现上升趋势,居民信息消费的意愿会不断增强;从消费环境角度,基于网络的信息消费市场活跃、技术活跃,网络与终端设备更新换代周期不断缩短;从信息消费内容角度,新的信息产品和服务将不断涌现,远程教育、电子商务、远程医疗、数字设计等高端信息服务不断融入民众生活。

城镇居民信息消费环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信息消费过程中信息污染问题不容忽视

网络的便捷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同时也带来了十分严峻的信息污染难题。许多城镇居民家庭成员时常会接收到许多垃圾广告、电话、短信、邮件等,有些甚至是涉及违法的电话及骚扰信息,媒介信息中掺杂了有害性、欺骗性、误导性信息元素,或者媒介信息中所含有的有毒、有害的信息元素超过传播标准或道德底线。全国网民一年收垃圾邮件超3700亿封。而黄色信息玷污了人们的灵魂, 虚假信息则浪费了人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二)信息消费的安全性有待提高

互联网系统的漏洞和网络的开放性在一定程度上也给居民信息消费带来了负面影响,病毒侵袭、网络欺诈、黑客攻击等问题为用户带来困扰和危害。特别是我国网络信息系统多使用国外技术和产品,一些技术和产品的漏洞导致网络和系统容易受到攻击,致使敏感信息泄露、系统瘫痪等安全事件多发,网络安全状况堪忧。多数网民也对网络购物账户的安全问题表现出了担忧。

(三)信息服务市场秩序有待规范

总体而言,当前我国信息服务市场秩序较为混乱,特别是互联网网络销售市场鱼龙混杂,仿制品、假货大量充斥网络市场。在网络销售市场,产品信息不真实、商品质量良莠不齐、货款支付风险、物流配送问题频出、售后争议现象突出等时有发生,而国家对这些方面进规范约束的法律法规仍不够完善,对网路信息消费供给者和中介方的监控和管理仍需加强。挖掘我国居民家庭信息消费潜力,必须高度重视健康、有序的信息消费市场环境的营造。

(四)信息消费领域体验性、个性化服务供给不足

截至2013年12月,App Store美国应用数量将已超过100万款,而且仍然以加快的速度增长,但是目前体验性、互动性、知识增长型的智能应用系统数量不足。信息消费产品与服务在引导信息消费者重精神消费、重学习型消费、重发展型消费等方面的作用不显著。此外,能通过家庭的互联互通和智能控制,实现多业务综合应用,扩大数字视听娱乐、多媒体互动、安防和远程控制、智能家居和节能、智能型社区、社会公共服务等新型信息化、个性化、网络化的信息消费产品不足,总体而言,我国居民的信息消费仍然停留在对网络的初级应用阶段。

拉动城镇居民信息消费的相关建议

居民信息消费是新媒体时代我国最具潜力的消费领域,各大中城市家庭中,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机的拥有率已达到80%以上,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服务为核心的“体验+消费”的数字化家庭应用已经具备发展条件。但针对我国家庭信息消费层次不高、环境不良等问题,政府还需加强监管,促进信息消费产业健康发展,使之成为我国拉动内需的重要动力。

(一)优化信息消费市场发展环境

建议政府加快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信息产业发展政策,肃清信息污染,确保信息消费安全性的同时,加大对信息产业及信息市场的监督管理,规范信息交易行为,建立健全信息消费服务体系,有效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建议相关部门强化对信息市场的各方面协调,提高监督力度,为居民信息消费提供优良的环境。

(二)丰富信息消费产品及服务

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加速我国信息消费的有效供给,一方面继续生产出消费者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保障信息产品的教育性、健康性、体验性,既满足普适性需求又不断提升个性化需求的满足程度。此外,还要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将实体生产企业产品利用刚玩过实现与消费者的直接对接,提高商品流通效率。

(三)加速信息消费服务功能升级

信息消费没有过剩,只有不断升级,基于数字家庭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构建智能家庭网络,借助智能终端、数字家庭、4G网络等新信息产品和服务迎合消费者对新技术、高附加值信息产品消费的心理需求,实现居民家庭信息消费的网络化、人性化、泛在化和智能化;通过先进IT技术服务、远程教育服务、远程医疗服务等手段,体现居民家庭娱乐、家居控制、家庭健康、文化教育、家庭节能、家庭通信等核心功能,不断释放我国居民家庭信息消费潜力。

10.3969/j.issn.1001-8972.2015.06.010

猜你喜欢

消费智能产品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智能前沿
40年消费流变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新消费ABC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