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水土保持国策教育助推预防监督生态保护

2015-01-27陆明辉吴兴中

中国水土保持 2015年5期
关键词:资阳资阳市水土保持

张 平,陆明辉,赵 忠,吴兴中

(1.资阳市水务局,四川 资阳 641300; 2.资阳市水土保持处,四川 资阳 641300)

深化水土保持国策教育助推预防监督生态保护

张 平1,陆明辉1,赵 忠2,吴兴中2

(1.资阳市水务局,四川 资阳 641300; 2.资阳市水土保持处,四川 资阳 641300)

水土保持;国策教育;监督管理 ;生态保护 ;资阳市

资阳市坚持环境兴市、生态立市和绿色资阳目标,认真宣传贯彻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创新国策宣传教育形式,配套地方可具操作性文件政策,严格水土保持工作绩效考核,加大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力度,探索了具有川中丘陵区资阳特色的水土流失防治经验和生态修复有效途径,对合理保护利用水土资源、改善人居环境具有指导意义。

1 资阳市水土保持概况

资阳市地处川中丘陵,境内沟谷纵横,岩性松软,抗蚀能力弱,5°—25°坡耕地面积20万hm2,占耕地面积的74%。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资源开发和各类生产建设项目日益增加,人为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成果资料显示,资阳市有水土流失面积4 134.73 km2,占全市国土面积的51.94%,生态退化程度仅次于遂宁市 ,年流失土壤量相当于年损失40 cm厚的耕作土地2 670 hm2。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土地生产能力下降,水土资源遭受破坏,生态系统退化,面源污染严重,江河库(湖)淤塞,旱、洪涝灾害加剧,严重制约了全市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为此,我们创新宣传形式,长期坚持开展水土保持国策教育,不断强化预防监督执法管理,为依法保护水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资阳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突出的成绩和贡献。2014年资阳市水务局被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水利厅评为“全省水土保持工作先进集体”。

2 主要做法与成效

2.1 加强机构制度建设,严格水土保持工作绩效考核

市政府依照四川省水土保持法实施办法,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任主任,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水土保持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并与市编委批准设立的副县级事业单位市水土保持处、监督处和四川省资阳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分站实行四块牌子合署办公。各县(市、区)在近年也完善了相应的水土保持机构,逐步建立完善了各级水土保持工作考核、向同级人大报告水土保持工作等制度。近几年市水保委办公室会同政府目标办按照市委、市政府资委办〔2011〕10号等文件要求,先后对参加全国、“美丽资阳”水土保持知识学习、征文竞赛和生态文明工程建设成效突出的单位进行了考核,兑现了奖励,有效推进了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

2.2 宣传教育形式多样,政策法规入脑入心入行

市委、市政府专门发文宣传贯彻新水土保持法,每年的水土保持“一号文件”都是具体安排宣传工作,市委、市人大、市政府领导定期和不定期对贯彻落实法规情况进行检查。同时,坚持平时宣传与集中宣传相结合,做到了在宣传中执法、在工作中宣传。每年3月1日(2011年3月1日新修订水土保持法施行)和12月1日(2012年12月1日四川省水土保持法实施办法修正本施行)主要领导发表电视讲话,当地报刊、电视台、市政府外宣网、各级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网都要刊播资阳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成果和文章,有些文章甚至上了《中国水土保持》《中国水利》杂志,如《资阳市公共服务社会化促进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在《中国水利》“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全面深化水利改革”专题栏目中刊出,起到了非常好的宣传效果。

2012年组织全市各级党政干部和社区群众6 800多人参加了全国水土保持法知识竞赛活动,谭思雨等9人分获水利部一、二、三等奖;2013年集中开展了“美丽资阳”水土保持法知识竞赛,市委组织部等56个部门(单位)和县(市、区)里上万名干部群众参加了活动;2014年资阳四城区联合开展了生态进社区心连心大型媒体公益行动——水土保持宣传活动,组织群众观看了有地方特色的 “水土生态”文艺表演,各级党政领导带头参加。

2015年将继续深化国策宣传教育,市里和县里将组织力量,深入建设单位、学校、社区、乡村向社会群众广泛宣传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并与各类开发建设项目业主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互动。截至2015年3月,乐至县出动电信宣传车到城乡进行了巡回宣传,安岳县在城区设置了电子宣传屏,简阳市已印制《水土保持工作手册》5 000份发放给群众、生产建设单位和乡村,雁江区设置了流动宣传点向群众宣传水土保持法,向学生发放水土保持科普读本。此外,资阳市委、市政府在机关办公区,交警支队在城区繁华地段均设置了LED滚动宣传标语,电信、移动、联通向手机用户发送了水土保持宣传短信,市水保办在资阳高速公路进出口处设置了大型宣传屏,市教育局、市水务局等四部门出资6万元在全市中小学校启动了首届“水保杯”征文竞赛活动。全市2015年共征订《中国水土保持》杂志196份,每月定期发送到市、县级主要党政领导和相关部门、单位等。

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做到了水土保持法“进党委、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项目”,实现了水土保持观念入脑、入心、入行,社会各界的水土保持国策意识进一步提升,形成了全民防治水土流失的合力。

2.3 强化预防监督保护,严把水土保持核心和生命线

(1)配套地方规范性文件,规范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程序。为贯彻落实好新水土保持法和四川省实施水保法办法,资阳市政府及时出台了《关于加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通知》《关于保留、取消、下放和调整行政审批行政许可事项的通知》等配套文件,明确规定将“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意见”作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建设工程施工许可、建设工程土石方临时施工许可的前置条件,进一步理顺了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程序。

(2)向社会、建设单位公告了《资阳市水土保持行政权力事项(处罚类、行政强制类、行政征收类)目录》,编制了资阳市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办事指南、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办事指南,完善了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流程,增强了水土保持执法的透明度。

(3)强化监督检查,依法落实业主责任。实行“领导带队、部门配合、齐抓共管、交叉推进、上下联合”的监管检查机制。2014年以来,市委领导亲自主持专题会议研究现代汽车新工厂外资配套产业园水土保持前期工作,督促业主加快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并率水务、发改等相关部门到四川现代商用车等项目现场督查,要求四川格罗唯视物流有限公司依法缴纳了水土保持补偿费并办理了相关审批手续。省水利厅和市、县水务局先后组成督查组,对四川现代汽车、毗河工程、成安渝高速公路、成都二绕东段(简阳段)等工程项目进行督查,发出整改通知15份,督促业主及时开展了水土保持监理、监测工作,完善了水土保持措施。通过监督检查,建设单位保护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意识得到增强,新的人为水土流失得到了及时有效的防治。

(4)推行新材料、新工艺,城市水保得到新发展。积极探索有利于保水、保土、保生态的新技术,推行透水、生态性铺装新材料、新工艺,对“资三路”、成简快速路连接线、三岔环线等工程的20余个开挖山体首次引进了铸铅挂网、PE塑网回填客土工艺,将高阳马、黑麦草、马尾草、耘合欢、刺槐等抗旱植物种子用高压泵喷撒在裸露坡面取得成功。在内资遂、遂资眉等高速公路路堤路堑边坡栽植合欢、花木兰等植物,既防治了水土流失,又在很短时间内达到了固土绿化美化的良好效果。

2.4 综合防治整体推进,生态修复群众得实惠

在国家和省相关部门领导、专家的帮助指导下,2015年以来全市各类建设项目完成水土保持总投资52 500万元。编制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361个,审批357个,实施286个,检查项目298个(次),使编报率、审批率、实施率和检查验收率都达到90%以上,依法征收水保补偿费485万元,实施返还治理示范工程 6处、投入水保补偿费87万元。建成江南花都、简阳一江两岸生态绿化、安岳地中海印象和乐至天怡苑等10个城市水保示范区;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坡耕地治理项目特色突出、高效推进。

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0 km2,生态修复2 450 hm2。治理区生态恢复率达到95%,土壤侵蚀量减少70%,林草覆盖率提高到37.5%,农村绿树成荫、城市鸟语花香,生态环境明显好转,治理区农业人口人均拥有0.06 hm2旱涝保收基本农田,人均纯收入比非治理区提高了15%。

3 存在问题及建议

“依法治国、依宪治国,依法行政、依宪行政”给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但资阳市坡耕地多、生态脆弱,生产建设活动所致的人为水土流失严重现象客观存在,传统的“先治理后保护”甚至破坏大于治理的现象还时有发生,不依法编报水土保持方案、不严格执行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

资阳市在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中,将按照中央“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和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制社会建设”的新要求,继续深化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积极探索、深化水土保持公共服务社会化治理改革体制机制创新途径。

建议地方人民政府不断增加公共财政投入,在农村以小流域治理、坡耕地整治为依托,重点开展江河源头区、饮用水源保护区、水源涵养区的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保护工作,科学布局工程、生物、农耕、封禁和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配套建设植物过滤带,控制化肥、农药使用量,预防水土流失引起的面源污染,并推广沼气、节能等措施,实施综合治理,加大生态系统自我修复力度,保护好人们赖以生存的城乡饮用水源;在城镇严格落实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和“三同时”制度,积极推广应用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材料,尽量减少对地表植被的扰动,并实施城市土石方、建筑渣料的综合调配利用和扬尘控制管理、雨洪收集处理、园林绿化美化、生态护坡护堤等措施,确保人均占有绿地面积达到12 m2以上,使城镇硬化区新增透水、生态性铺装面积比例达到1/3以上,尽快达到生态宜居园林城市标准。力争到2018年全市50%以上的生产建设项目达到国家级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治理标准,2020年前把资阳建设为长江上游沱江中游生态屏障和全国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城市。

(责任编辑 张培虎)

S157

C

1000-0941(2015)05-0011-03

张平(1971—),男,四川通江县人,研究生学历,局长,资阳市水土保持委员会副主任,从事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管理工作。

2015-04-06

猜你喜欢

资阳资阳市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资阳人·城市文化读本》打造资阳第一城市文化读本 代言资阳城市文化点点滴滴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猪八戒吃西瓜
《资阳美食文化》
水土保持监测
水土保持
驰骋的城市名片
四川省成都市委原常委李昆学涉嫌受贿罪被提起公诉
资阳市雁江区:防治并重 建管结合 创建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