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能力建设提高执法水平推进乐至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再上新台阶

2015-01-27张鹏飞

中国水土保持 2015年5期
关键词: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建设项目

张鹏飞

(乐至县水务局,四川 乐至641500)

加强能力建设提高执法水平推进乐至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再上新台阶

张鹏飞

(乐至县水务局,四川 乐至641500)

水土保持;预防监督;能力建设;乐至县

自2012年被列为全国第二批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建设县以来,乐至县遵照建设目标,结合本县实际,精心组织、全面部署,实现了“五完善、五到位、五规范、五健全”的目标,不仅进一步提高了全县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审批率、实施率和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率,而且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体系和技术服务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得到明显增强,监督管理水平显著提升。主要做法有:健全组织机构,落实保障措施;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坚持防治并重,实施综合治理;强化宣传教育,提高法制意识;严格执法程序,强化监督执法;转变服务观念,提高办事效率。

乐至县位于四川中部长江中游,地处沱、涪两江分水岭上,土地总面积1 425 km2,辖25个乡镇632个村(居民委员会)。总人口86.19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70.74万人。耕地面积43 864 hm2。境内水土资源匮乏、坡耕地多,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水土流失日趋严重。据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结果,全县有水土流失面积730.9 km2,占土地总面积的51.29%,属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

自2012年被列为全国第二批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建设县以来,乐至县结合本县实际,本着一一对应、查漏补缺、完善提高、开拓创新的原则,精心组织、全面部署,实现了“五完善、五到位、五规范、五健全”的目标,进一步提高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审批率、实施率和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率,并在2014年7月顺利通过了长江水利委员会的验收。通过监督管理能力建设,乐至县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体系和技术服务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得到明显增强,监督管理水平显著提升。主要做法有如下几个方面:

1 健全组织机构,落实保障措施

一是健全机构。及时调整、充实县水土保持委员会,健全了水土保持委员会办公室和水土保持监督站两个办事机构,理顺了水土流失治理、监督管理与技术服务的关系,为依法规范开展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提供了保障。二是精心组织。及时传达、学习和贯彻落实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建设有关会议精神,安排部署了具体工作任务,并成立了乐至县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县监督管理能力建设的组织领导工作。三是制订方案。结合本县实际,制订了《乐至县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建设实施方案》,全面启动了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建设工作。四是落实经费。积极争取地方财政资金的配套落实,县财政配套经费5万元。水土保持补偿费的使用也向能力建设活动倾斜,确保水土保持监督能力建设工作有序推进。五是强化自身建设。改善办公条件,购置摄像机、GPS等执法设备并配备行政执法车一辆;设立了专门的档案室,建立了生产建设项目“一企一档”和电子文档管理体系,做到了有机构、有牌子、有人员、有设备、有固定办公场所。为全面提升监督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对县、乡两级监督管理人员分别进行业务培训。县级监督人员、设计人员定期参加市级以上专题培训,乡级监督员参加县级培训,所有监督员必须通过考试并取得四川省行政执法证后才能上岗。

2 健全制度,规范管理

2012年以来,乐至县政府先后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管理规定、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规定、水土保持监督检查规定等多个规范性文件,明确将水土保持方案审批作为生产建设项目立项、核准的前置条件,把水土保持设施验收作为生产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前必须完成的专项验收。同时,将水土保持行政许可办事指南在网上进行公示,公开监督举报电话,并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纳入县行政服务中心窗口统一办理。

3 坚持防治并重,实施综合治理

以小流域为单元开展综合治理,加快了水土流失治理步伐,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成效显著。项目区内禁垦坡度以上的坡耕地全部采取水土保持措施,陡坡开荒全面禁止。将水土保持相关项目的实施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通过综合治理带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把改善生态与改善民生相结合,让老百姓享受到生态环境改善带来的成果。3年来,在乐至县劳动镇、放生乡等地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0.46 km2,治理区土壤侵蚀量减少80%以上,林草覆盖率提高到35%,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城镇各类生产建设项目修复生态面积83 hm2,建成了陈毅故里风景区、格林威治庄园商住小区、陈毅生态园等高质量、具有示范推广作用的城市水土保持生态示范园(区),营造了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为绿色乐至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 强化宣传教育,提高法制意识

乐至县把水土保持法规宣传纳入常态,并定期坚持开展水土保持法集中宣传活动。一是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种媒体,通过播放水土保持公益广告、组织专题讲座、悬挂横幅标语、印发宣传手册和发送手机短信、开辟网络知识专栏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水土保持法律法规。二是开展重点宣传教育。重点开展面向社会公众和中小学生的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全民水土保持法制意识和基本国策观念。三是开展定点培训。除了选派监督执法人员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行政执法、水保监测、水利普查等各种培训活动外,还邀请有关专家举办了多期水土保持培训班。通过宣传,大造水土保持舆论,使水土保持法制观念日渐深入人心。

5 严格执法程序,强化监督执法

一是严格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和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程序。凡在乐至县行政区域内从事有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活动的单位和个人,都必须依法编报水土保持方案。全县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申报率、审批率均达100%,水土保持设施实施率达90%、验收率达81%。二是严格规费收缴管理程序。在征收规费过程中,以水土保持方案核定内容和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以送达“征收水土保持规费缴纳通知单”的形式向业主收缴规费。对征收的资金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和报账制,确保收好、管好规费。三是严格监督检查程序。水土保持职能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对生产建设项目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在监督管理过程中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加强对全县生产建设项目的监督检查。

6 转变服务观念,提高办事效率

在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建设过程中,我们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积极认真做好工作。一是靠前服务。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事项环节多、业务性较强,一般项目单位经办人员难以摸清头绪。基于此,我们开展靠前服务,在项目方案报批前期主动与项目单位沟通,协助其准备相关资料。二是加快审批。对于县里的重点建设项目,县水务局指定专人办理方案审批,压缩审批时限,由法定20个工作日缩短为8个工作日。三是公开透明。为进一步方便办事群众,提高工作效率,接受群众监督,将有关工作制度、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细化标准和办事流程上墙公示,并在乐至县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进行公开。

(责任编辑 孙占锋)

S157

C

1000-0941(2015)05-0009-03

张鹏飞(1976—),男,四川乐至县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

2015-04-03

猜你喜欢

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建设项目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
基于环保竣工验收对建设项目环评的分析
风电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探讨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水土保持监测
水土保持
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
推动工程建设项目“非禁即入”普遍落实
加强粮食流通监督管理的思考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