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宽甸县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工程的实践与探索

2015-01-27邵子玉

中国水土保持 2015年3期
关键词:项目区水土保持农业

邵子玉

(辽宁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辽宁 沈阳 110003)

宽甸县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工程的实践与探索

邵子玉

(辽宁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辽宁 沈阳 110003)

水土保持;农业综合开发;实践;探索;宽甸县

自2011年被列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项目县以来,宽甸县按照集中连片、规模治理的原则,注重项目整合,狠抓工程建设质量,不断探索治理新思路,经过3年的综合治理,项目区已形成了水土保持综合防护体系,严重的水土流失基本得到控制,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做法有: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强化制度,严格程序;创新机制,确保质量;开展培训,强化队伍。

宽甸县位于辽宁省东部,鸭绿江中下游右岸,介于东经125°05′—125°20′、北纬40°36′—42°47′之间,位处长白山余脉千山山系,地形复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貌特征可概括为“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属鸭绿江流域,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降水量1 200 mm,多年平均气温6.5 ℃,年均日照时数2 470.3 h,无霜期160 d,全年平均风速1.6 m/s。宽甸县2011—2013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区土地总面积为220.02 km2,涉及大西岔镇的杨林、双安、临江、小荒沟、北江、大西岔村6条小流域,总人口1.0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0.87万人,农业劳动力0.61万人。人均耕地0.07 hm2。项目区水土流失总面积78.60 km2,其中轻度侵蚀34.47 km2、中度侵蚀29.3 km2、强烈侵蚀14.8 km2。

1 工程实施情况

自2011年被列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以来,宽甸县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改善民生,树立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是农业基础设施的观念,把水土流失治理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相结合。工程建设中牢牢把握“三个重点”和“三结合”,即:重点要实现规模治理、重点要实现高标准治理、重点要实现群众的意愿,坚持与水利工程配套相结合、与区域总体规划相结合、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始终坚持先建机制后建工程:一是实行技术抓包制。每条小流域安排一名水土保持技术人员,对该小流域从勘查设计到组织施工,到竣工验收,再到产权移交的全过程负责。二是充分发挥水利站和水管员的监管作用。当水土保持技术人员和监理人员不在施工现场时由乡镇水利站和水管员负责各小流域工程施工质量的监督工作,及时解决施工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不能解决的及时上报。三是工程落实深层化。针对分解给农民自建的坡耕地治理工程和水保林工程,在建设管理上进一步细化到各村小组长,由小组长牵头负责本小组的工程地块的落实、苗木的发放、完工自验和结算,这样既省时间又比较准确。四是全面配套“综合治理”的模式。即在工程措施布设上下功夫,针对一个区域或一条沟道实行“沟、管、路、植、物、耕”科学配置,集中、成片治理,统筹规划财政、移民、林业等部门的项目建设,形成具有特色的现代农业综合治理模式,确保农发水保项目工程质量和进度,取得“治理一片、成功一片、见效一片”的效果。

宽甸县大西岔项目区一期工程实施期为2011—2013年,经过3年的综合治理,累计治理小流域6条,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53 km2。其中,坡改梯33.47 hm2,实施等高耕作167.73 hm2,种植地埂植物带198.20 hm2,营造水土保持林2 001.87 hm2、经果林136.30 hm2,封禁治理2 764.94 hm2,保土耕作5.11 hm2,修建截排水沟4.16 km、谷坊298座、植物护岸6.98 km、生产道路4.2 km,树立宣传碑(牌)20座。完成水土保持总投资 1 359万元,其中国家补助资金855万元、省级配套376万元、地级配套43万元、投劳折资85万元。

2 工程实施成效

2.1 基础效益

通过3年的综合治理,项目区已形成了水土保持综合防护体系,严重的水土流失基本得到控制,年增加水源涵养能力158.2万m3,减少土壤流失量24.1万t。土地利用和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的实施,有效地保护了水土资源,提高了土地的承载能力和防洪减灾能力,延缓了汇流时间,减少了沟道径流量与含沙量,使得一些地区地下水位明显升高,一些断流多年的小河道出现了常流水。坡改梯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农业抗灾减灾能力明显增强,基础效益显著。

2.2 生态效益

坡改梯、地埂植物带、水土保持林、经果林、封禁治理、截排水沟、谷坊、植物护岸等水土保持治理措施实施后,项目区的生态环境大为改善,植被覆盖率提高了20%,林草成活率达95%以上。生物资源向多样性发展,项目区内已接近绝迹的野兔、山鸡等野生动物开始大量繁殖与栖息,动植物种群数量均得到较大丰富与发展。植被条件有了极大改善,增加了土壤含水量。工程正常发挥效益后,有效地遏制了水土流失,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地表植被明显增加,整个流域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发展,生态效益显著。

2.3 经济效益

项目实施注重融入县域经济发展,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注重因地制宜,做到综合治理;注重坡改梯工程,大力营造经果林。坡改梯后农田产量增加,营造的水土保持林增加了木材蓄积量,板栗园治理使板栗增产。经测算,项目区年增产粮食7.4万kg、枝条259.8万kg、活立木365.6万m3、板栗32.4万kg,总产值增加2 071.6万元,人均增收1 662元,受益人口14 496人,使6 488人脱贫,经济效益显著。

2.4 社会效益

项目的实施强化了农业基础设施,增加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土地利用结构与产业结构得以调整,变广种薄收为少种多收模式,生产经营向多元化发展,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实现了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水土保持工作得到了当地居民的肯定和支持,对当地社会有深刻的影响,为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社会效益显著。

3 主要经验和做法

3.1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项目区成立了由水利、财政、发改、农经、林业、国土等部门参加的领导小组,负责工程项目优选、评估认证、综合协调、信息反馈、督促检查等工作,及时解决工程建设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水土保持局,具体负责编制年度实施计划、协调和组织项目的实施、督促检查工程质量等建设管理工作。同时,乡镇成立专门的项目领导班子,负责项目建设前的宣传发动工作,组织群众筹资投劳,协调村组关系,监督工程施工建设。各机构协调配合,互相支持,形成工作合力,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3.2 强化制度,严格程序

为实现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目标,宽甸县制定了农发水保项目组织实施管理细则,细则针对项目建设责任主体、项目公示、招投标、施工监理、群众投劳、监督检查与验收、技术培训、监测与科技推广、建后管护等做了具体的要求,落实了项目责任主体制、项目公示制、工程招标制、产权确认制、资金报账制、工程监理制和施工合同制,通过一系列的项目管理制度,强化了项目从申报、立项、实施到竣工的全过程监管,使项目管理更加程序化、规范化、系统化和科学化。

3.3 创新机制,确保质量

为确保林草措施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首次收取苗木保证金,实行“十户联保制”。在苗木发放前由农民上报各自的栽植面积和苗木数量,经现场核实确认,收取苗木保证金后发放苗木。同时,实行“十户联保制”,即每十户农民为一个单元,他们之间互相联保、互相监督,十户当中如果有一户违反规定,那么十户的保证金将被全部扣除,并由村委会利用扣除的保证金完成栽植任务。

3.4 开展培训,强化队伍

农业综合开发水保项目具有多层次的施工主体,既有专业施工队伍,又有农民队伍,为了统一施工标准、提高质量意识、建设高标准工程,采取集培训、宣传和工作安排于一体的三重培训形式,在每个年度工程施工前均进行施工培训,参加培训人员包括水利局领导、水土保持局全体工作人员,监理单位、施工单位、项目区乡镇、村委会相关人员,各村小组长和部分农民。通过培训,不仅让各阶层参建人员掌握了具体建设标准和施工方法,同时营造了建设氛围,让项目区群众深刻认识到农业综合开发水保项目的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 孙占锋)

S157.2

C

1000-0941(2015)03-0024-02

邵子玉(1979—),男,辽宁辽阳市人,高级工程师,硕士,从事水利科研与管理工作。

2014-11-20

猜你喜欢

项目区水土保持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合阳县节水灌溉项目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水土保持监测
水土保持
浅谈亚行贷款项目对项目区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