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息肉的临床效果

2015-01-27金大刚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21期
关键词:效果

金大刚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息肉的临床效果

金大刚

【摘要】目的 观察并分析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在胆囊息肉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80例胆囊息肉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40例。对照组行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结果 两组手术所需时间、术中的出血量、术后第1次肛门排气的时间和下床活动的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胆囊息肉的治疗中,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具有应用价值。

【关键词】胆囊息肉;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效果

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the small incision cholecystec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gallbladder polyps.Methods Chose 80 patients with gallbladder polyps,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they were de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each group 40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usedn open cholecystectomy,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d small incision cholecystectomy. Results Two groups of operation time,blood loss, postoperative bed time,the first time of anus exhaust time,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0.05). Concl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gallbladder polyps,small incision cholecystectomy has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 Gallbladder polyps,Small incision cholecystectomy,Effect

胆囊息肉在临床上也被称作是胆囊隆起性病变,其病理表现主要是胆囊壁向囊腔部位呈局限隆起。近年来,随着临床诊断技术的日益成熟,胆囊息肉的临床检出率也逐渐地提升,在这一疾病的治疗中,开腹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均属于常用术式,为了进一步对比这两种术式的实际疗效,本研究选取80例胆囊息肉患者进行分组研究,获得了理想的研究结果,现作如下汇报。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3年6月~2014年6月,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胆囊息肉患者进行分组研究,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40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15例,患者的年龄为32~78岁,平均年龄为(52.3±3.2)岁,病程为2~5年,平均病程为(3.2±0.4)年;观察组中,男23例,女17例,患者的年龄为35~76岁,平均年龄为(52.5±3.5)岁,病程为2~6年,平均病程为(3.5±0.5)。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如性别、平均年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以可实施组间对比研究。

1.2 方法

1.2.1 对照组行开腹胆囊切除术 本组患者行硬膜外麻醉,待麻醉成功后,需要选取患者的右上腹部位并经腹直肌行手术切口,也可以选取其右肋缘下部位行长为15 cm左右的斜切口,然后将其腹壁切开,进入患者的腹腔,借助于逆切法、顺切法或者顺逆结合法将患者的胆囊切除[1]。

1.2.2 观察组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 麻醉方法与对照组一致,待麻醉起效后,选取患者的右肋弓下部位行长为5 cm左右的切口,对其肌肉进行分离,进入患者的腹腔后,需要将纱布置入患者的胆囊周围,以确保能够和附近的肠管有效隔离,然后需要借助于小S型拉钩以确保胆囊能够充分显露,然后对其胆囊底实施夹提操作[2],将患者的胆囊管结扎并切断,然后对其进行电烙止血,手术结束后需要缝合切口。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手术所需时间、术中的出血量、术后第1次肛门排气时间和下床活动的时间以及并发症(切口红肿、感染)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及预后指标比较

观察组手术所需时间为(44.5±2.5)min,术中出血量为(67.4±5.8)ml,第1次肛门排气时间为(1.7±0.7)d,下床活动的时间为(1.5±0.3)d;对照组手术所需时间为(72.3±2.4)min,术中出血量为(97.5±5.5)ml,第1次肛门排气时间为(3.5±1.2)d,下床活动的时间为(3.6±0.6)d。两组手术及预后指标比较,观察组要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中,切口红肿为2例,切口感染为1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5%;对照组中,切口红肿为6例,切口感染为5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7.5%。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观察组要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和人们的日常饮食结构的不断调整,胆囊息肉患者人数也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且其癌变率也呈现出增高的趋势[3]。

在胆囊息肉的治疗中,外科手术属于常用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地切除患者的病变组织,缓解其临床症状。开腹胆囊切除术属于一种传统术式,虽然能够实现治疗的效果,但是由于手术创伤大,患者术中出血多,并且在术后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所以临床治疗效果有限[4]。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在胆囊息肉的治疗中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这一术式属于微创疗法,手术切口仅为5 cm左右,手术创伤小,患者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且不会出现严重并发症,因此这一术式已经逐渐成为治疗胆囊息肉的首选疗法[5]。本研究中,观察组的手术所需时间、术中的出血量、术后第1次肛门排气的时间和下床活动的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表明,在胆囊息肉的治疗中,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应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1] 杨玉科. 165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12,7(1):113-114.

[2] 赵小刚,刘修桃,葛梓渊,等. 82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临床分析[J]. 安徽医学,2012,33(3):314-315.

[3] 胡建平. 基层医院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164例临床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5):137.

[4] 徐海军.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临床应用及治疗体会[J]. 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12):329-330.

[5] 宋关权.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82例临床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22(2):102-103.

【中图分类号】R65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16(2015)21-0033-02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21.024

作者单位:136613 吉林省东辽县安石镇中心卫生院

Clinical Effect of the Small Incision Cholecystec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Gallbladder Polyps

JIN Dagang Central Hospital of Dongliao County Anshi Town,Dongliao 136613,China

【Abstract】

猜你喜欢

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保湿喷雾大测评!效果最惊艳的才20块!
美元武器化会产生怎样的反噬效果
笑吧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创造逼真的长曝光虚化效果
四种去色效果超越传统黑白照
抓住“瞬间性”效果
军人伪装效果逆天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