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苷肌肽在改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中的效果观察

2015-01-27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29期
关键词:肌肽缺血性神经功能

脑苷肌肽在改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中的效果观察

金明济

目的探讨脑苷肌肽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患者78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栓通及奥扎格雷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脑苷肌肽注射液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的79.49%,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苷肌肽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

脑苷肌肽;脑梗死;神经功能;日常活动能力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致残率及死亡率较高,临床以往常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血管扩张药物及改善微循环药物治疗,从而有效保护患者脑细胞[1]。我院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患者采用脑苷肌肽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相关情况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2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男28例,女11例,年龄45~77岁,平均(59.4±3.7)岁,梗死部位:单侧基底节18例,双侧基底节12例,脑叶4例,小脑2例,脑干3例;观察组39例,男27例,女12例,年龄47~79岁,平均(59.8±3.6)岁,梗死部位:单侧基底节16例,双侧基底节11例,脑叶5例,小脑3例,脑干4例。上述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以上两组患者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降颅内压、纠正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血栓通及奥扎格雷治疗,分别将500 mg血栓通及80 mg奥扎格雷注入2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及250 ml 0.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观察组在对照基础上加用脑苷肌肽治疗,将6 ml脑苷肌肽加入250 ml 0.9%氯化钠溶液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以上两组患者均进行连续两周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

1.4 判定标准[2-3]

依照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NHISS)进行患者神经功能评价,满分为45分。0~15分为轻型;16~30分为中型,31~45分为重型。

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对患者日常生活及活动能力进行评价,满分100分,得分越好表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好:0~20分为极度严重功能障碍,20~45分为重度功能障碍,50~70分中度功能障碍,75~95分轻度功能障碍。

后依照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治疗效果评价,治疗后患者临床正症状明显好转,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80%以上,视为治愈;治疗后症状部分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60%~79%,视为显效;治疗后症状好转,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30%~59%,视为有效;未达到上述标准视为无效。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

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3.54±4.34)分,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23.36±4.2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7.84±1.15)分,对照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4.56±2.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活动能力对比

治疗前,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及活动能力评分为(48.24±7.36)分,对照组患者为(48.17±7.42)分,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及活动能力评分为(74.58±8.62)分,对照组患者为(63.74±8.46)分,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39例患者中,治愈8例(20.51%)、显效19例(48.72%)、有效9例(23.08%)、无效3例(7.69%),治疗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39例患者中,治愈3例(7.69%)、显效13例(33.33%)、有效15例(38.46%)、无效8例(20.51%),治疗有效率为79.49%,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3 讨论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为临床常见危重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致残率及死亡率较高。在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由于脑组织血管闭塞而造成脑血流减少,从而引发脑组织供血不足,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神经元细胞受到严重损伤。当前临床对于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方法以溶栓及神经功能保护为主,从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特别是早期对患者神经功能的保护,是确保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降低致残率的关键。

脑苷肌肽主要成分为游离氨基酸、核酸、多种神经节苷脂及多肽,在治疗老年性痴呆、脑卒中、周围神经损伤及颅脑损伤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脑苷肌肽中的神经节苷脂可有效促进神经元结构及功能的恢复,从而有效减少缺血再灌注对神经功能造成的损伤,降低脑梗死面积,并起到较好的保护脑组织的作用。同时,外源性神经节苷脂可有效参与神经细胞膜的合成,对缺血造成的脑损伤有良好的修复作用。

在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脑苷肌肽治疗,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表现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脑苷肌肽在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中的应用效果好。

[1]吴慧杰.探讨急性脑梗死两种药物联合治疗的效果及预后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5):117-118.

[2]欧明亮.脑苷肌肽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4):806-807.

[3]李玲玲,肖锦荣,喻萍,等.脑苷肌肽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5,18(3):297-298.

Application Effect of GM1 in Improving Acute Ischemic Neurological Function and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JIN Mingji Tonghua Jilin Mining Group General Hospital in Jilin,Baishan 134300,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GM1 application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 therapy.Methods78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 conventional therapy based on the use Xueshuantong and ozagrel injection treatment, observation group with GM1 injection treatment in the control group basis.ResultsAfter treatment, neurological deficit scores and ADL score improvement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rapy effective rate 92.31%, higher than the 79.49%, compared to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ConclusionGM1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neurological function and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GM1,Cerebral infarction,Neurological,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R743.3

B

1674-9316(2015)29-0102-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5.29.075

134300吉林省白山市通化矿业集团公司总医院神经内科

猜你喜欢

肌肽缺血性神经功能
肌肽的生理作用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杜蛭丸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肌肽纳米脂质体改善人成纤维细胞抗氧化性能研究
肌肽在体外氧化反应中的作用
仙鹿活骨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