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陶瓷的火与冰

2015-01-26周思中

创作评谭 2015年1期
关键词:日用品刚性奢侈品

周思中

编者按:市场(或者说商业)与艺术的关系向来是复杂与变化多端的。景德镇是当代陶瓷艺术重镇,市场的一举一动、一波一澜在这里都得到快速而丰富的反映。当前形式下,市场对于陶瓷艺术,是推动力、助力更大,还是误导与伤害力更大一些?本期请来三位生活于景德镇的本土艺术家,他们既是陶瓷艺术创作的实践者,也是陶瓷艺术研究方面颇有心得的评论家。看看实践与理论并行的他们,对于此话题有什么话要说——

在一个商品由消费主体决定的时代,消费主体的构成和社会文化的心理决定了商品消费的內容。几年前陶瓷艺术市场的巨大“泡沫”终于在近年的反腐风暴中破灭,景德镇的陶瓷艺术市场中火爆的“大师瓷”、“ 礼品瓷” 因主流需求渠道源头需求枯竭,而相应的产业需求引发的产业供给终告缓止。一些大师有的近一年未开张,有的落寞到又去搓麻,而相应的产业比如装框、包装等行业也大不如前,有的门可罗雀,有的在惨淡经营,有的在思转型,但仍有外来的艺术家和商人源源而来,一些质量过硬、艺术价值高、价格适中的陶瓷产品,包括学院陶瓷产品市场在缓慢上升,景德镇陶瓷艺术品市场终趋理性。

一、政治经济与陶瓷艺术互兴共荣

陶瓷艺术产业与政治、经济的关系可谓紧密相连。政治不稳定,国家內乱,必有外侮,战争叠起,群雄逐鹿,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何有艺术之兴,歌咏之志,更无艺术之市场,唯诗人愤世疾俗而悲叹而己。而政治稍理,国家百废待兴,人力物力惟艰,亦无力经营艺术,此与政治之关系。从经济来看,国家经济不兴,劳资匮乏,何有艺术之购买力,何来艺术之市场?国家艺术之兴,多有艺术商及贊助人之助,若无这些人出钱购买,艺术家吃什么?如意大利若无美第奇家族在政治经济上的巨大实力及权势人物对艺术的爱好,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的作品便无以问世,欧洲的文艺复兴将无以出现,如此,现代文明会不会出现,都成为问题。相反,到了国家经济发展,人人皆有余钱之时,购买艺术品的人就会增多,艺术市场就会形成,此与经济的关系,也至为关键,在某种意义上,与政治相比,决定艺术品市场的是经济能力,也即市场购买力。这是艺术品兴旺的关键,而经济能力和市场购买力又受政治治乱之影响。此中道理,乃环环相扣,如同政治兴衰的周期律,政治兴,经济强,必有艺术之发展,产业之兴旺,此亦同政治兴衰的周期律共存共荣,共同发展,政治稳定必致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必致艺术繁荣,三者之间,共荣共存,一荣倶荣,一损俱损。

二、景德镇陶瓷产业整体上属奢侈品生产,其市场为弹性市场

故艺术发展必赖政治经济而兴也,政治、经济与艺术之间的发展关系是呈正比关系。但艺术品与日用品之市场是呈反比关系。此又涉及到艺术品的性质问题,那么,与日用品相比,艺术品的性质究竟是什么?这又涉及到经济学的问题。笔者在《被高产压垮的奢侈品·论当代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严峻困局》(2005年9月1日刊《新周刊》210期)文中曾讨论艺术品市场的问题。艺术品是奢侈品,日用品是必需品,如粮食,是人们天天要吃的东西,一天不吃,就要挨饿,故粮食被经(下转第41页)(上接第39页)济学家定性为生活必需品,它所对应的是刚性需求,其市场是“刚性市场”; 而粮食画或雕塑则是属于奢侈品,它是人们的刚性需求得到满足之后的一种可有可无的需求,因而被定名为奢侈品,它的需求是弹性的,可有可无的,称为“弹性需求”, 由“弹性需求” 所决定的“弹性市场”, 即艺术品市场。

当代工艺美术及艺术品的生产在总体上是奢侈品的生产,但被当作日用品而广泛生产,量大于求,因而被降价或大量滞销而关门。因而笔者提出了“金鱼和鲸鱼” 生产理论,认为它们分别对应的是两种不同的生产模式:奢侈品与日用品生产,对应着不同性质的弹性市场与刚性市场,前者必须釆用小而精的“金鱼” 生产模式,以确保艺术品的稀缺性达到艺术品的市场价值;后者必须釆用大而强的“鲸鱼” 生产模式,以确保日用品的充足性达到人们必须品的满足。

从陶瓷产业来看,陶瓷日用瓷(包括普通建材,卫浴瓷)是生活日用品属刚性需求,其对应的是“刚性市场”, 而陶瓷艺术瓷(陈设瓷、装饰瓷、现代陶艺、高级卫浴瓷)则是奢侈品属弹性需求,其对应的是“弹性市场”; 因此,国家及行业针对两个不同性质的行业釆取不同的政策和引导措施,而行业企业乃至陶瓷艺术家、工艺美术师、以及学院的教授群体都应明白自己所在的基本属性,以更有针对市场特点而创作生产对路的产品,获得市场的认可。这一点特别重要,因为在当代许多陶瓷产区,无论是日用瓷还是艺术瓷都存在盲目生产的情况,而产生低价互杀,产品滞销,以至关门和改行的局面,严重阻挠了陶瓷产业的发展,其根本原因之一,是许多从业人员不懂陶瓷产业不同的生产特点,而盲目跟风生产,最后,引起“谷贱伤农”、 或需求不足或“供大于求” 的局面。

三、消费理性决定艺术产业的生产理性

因此,当国家反腐,奢侈之风被止,导致全国乃致世界奢侈产业产品滞销,这是当前景德镇乃至全国陶瓷艺术市场萧条的主要原因。而作为基本日用的陶瓷需求,也因许多大规模的产业告停受到影响,但仍有一定的刚性需求。在这种形势下,会使奢侈产业向日用化、平民化、理性化转移,这会促使陶瓷产业內部净化、重组,调整而有效生产,以获得新的市场份额。陶瓷艺术品市场主要消费对象的理性化,必然促使陶瓷产业的生产理性、品质理性及市场理性,并出现一种新理性文化,消费理性决定艺术产业的生产理性,这对中国陶瓷消费者及陶瓷产业而言,都是一场好事。

猜你喜欢

日用品刚性奢侈品
有趣的日用品
奢侈品模特为何“冰山脸”
奢侈品包装到底“奢侈”在哪?
Arricles日用品
基于“艺”与“工”的现代日用品设计研究
日用品的小秘密
陶瓷压机机械结构刚性对能耗影响的研究
技术创新能力刚性陷阱与超越路径分析
奢侈品消费的圈里圈外
奢侈品消费没那么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