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淮河中游水生态保护与生态修复

2015-01-26陈子刚

治淮 2015年9期
关键词:行洪砌块淮河

陈子刚

浅谈淮河中游水生态保护与生态修复

陈子刚

一、行洪区调整、河滩湿地恢复,防洪效益与生态效益巨大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投入了巨大的财力、物力对淮河进行了系统地治理,水旱灾害程度明显变轻,发生灾情的时间跨度在拉长,空间范围在锐减,治淮伟业举世瞩目。但必须看到,历史上由于人水争地,临淮洼地行洪区内的土地被围垦耕作,使得中游淮河的行洪不畅。每临汛期,防汛工作始终处于弦绷状态。洪水波及地(即湿地的组成部分)在堤防的隔断下,变为水旱相异两种境地。随着洪水位的抬高,当达到行洪水位时若上游来水较大或有继续大范围降雨需行洪时,会对行蓄洪区内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一定影响。

目前进行的行蓄洪区调整是回归淮河自然湿地的一项重大举措。淮河的湿地涉及的区域有淮河干支流、沿淮湖泊、洼地、蓄滞洪区、滩涂及洪水淹没区,主要以河流湿地和湖泊湿地的形式存在。沿淮的河湖围垦导致自然湿地的锐减是近代淮河生态自然环境改变的明显标志,也对生物多样性构成了较大的威胁。

河滩湿地是陆生、水生动植物繁衍生存的场所,高水位时是水生动物的觅食地,洪水爆发时是避难所。所以行洪堤内部分围垦地回归河滩地,不仅可以拓宽河道下泄的通道,还可提高所在行洪区行洪标准。随着进洪机遇减少,破堤、复堤的机遇也变小,建设进洪退洪控制建筑物,使社会防洪的成本减少,防洪效益与生态效益随之凸显。

二、水体生物入侵,引发水环境新问题

1.柠檬香蜂草给堤防的生物防护屏障构成了威胁

除木本植物意杨入侵淮河两岸外,草本植物也对淮河的水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利的影响。有一种叫作“吸毒草”的植物在乡村路边、田头大有扩散的趋势。吸毒草学名是柠檬香蜂草或者皱叶薄荷,为唇形科多年生宿根草本,耐寒耐阴耐干旱,也耐修剪。夏季30℃以上的高温生长受限,最适宜的生长温度在10℃~20℃之间。吸毒草在冬春夏初蔓藤密布生长,由于覆盖了地表,挤占其他草本植物生存空间,使得其他草本失去阳光、水气而枯萎死亡。蚌埠市城市圈堤上已受到侵染,侵染处原生草皮已不见踪迹,多雨的高温天气其生长反而萎缩,不利于堤身表面对雨水冲刷的防护。

2.水葫芦给水利工程排水造成很大威胁

水葫芦,又称凤眼莲,疯长于湖沼、河沟、池塘、水渠、路埂边及农田中。在水质肥沃的沟塘生长旺盛,往往覆盖水面,影响水产业和水道的畅通,沿淮许多小型湖泊受到了侵害。由于其在富营养水环境中经常呈现平铺疯长状态,挤占了水面空间,争夺水中的养分和氧气,使得水生动植物难以生存而灭绝。

3.水花生影响沟渠排水和泵站的正常运行

水花生生于湖沼、河沟、池塘、水渠、路埂边及农田中,在水质肥沃的沟塘,生长旺盛,覆盖水面,影响水产业和水道的畅通,是秋熟旱作田的恶性杂草,有时也侵入水稻田。由于水花生疯长于沟渠、水塘,夏秋之季随着暴雨汇流,与植物根茎、弃置农渠田边的秸杆交织一起随流而下,可能堵塞排涝泵站前池前端的拦污栅,从而导致泵站停机,无法排涝引发内湖涝灾。

三、依法管理河湖水域,维护河湖健康生态

目前河湖水面围网养殖、电网疯狂滥捕、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突出。一些不法之徒利用电网以细目鱼网在河湖中进行掠夺式疯狂捕捞,极大地破坏了现有的渔业资源。河湖围网养殖,投放的鱼饲料不仅会引起水质恶化,而且由于条块分割造成土生鱼种失去繁衍机会,成鱼数量剧减,引发生态恶化。

四、尊重洄游鱼类习性,修建拦河闸鱼道

目前,在淮河中游截断淮河干流的有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和蚌埠闸水利枢纽工程,这两处工程都没有设置鱼道,给洄游的鱼类生存造成了影响。蚌埠闸以上河道中的鱼类数量、品种迅速减少,除水体污染、疯狂滥捕等重大因素外,与通道不畅也不无关联。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淮河、生态工程已提上议事日程。鱼道是供鱼类洄游通过水闸或坝的人工水槽,在经济、环境允许的条件下应及早实施,以维护淮河健康的水生态环境。

五、改造现有护坡,实现护砌表面生态化

安徽省省管淮河河道工程中,淮河干流及颍河左堤、涡河左右堤已经有护岸工程52.145km,其中块石护砌工程48.199km,混凝土预制砌块护岸有3.946km。省管堤防中护坡工程有131.941km,其中块石护砌工程有121.533km,预制混凝土砌块工程有10.408km。预制混凝土砌块以尺寸规格统一、机械化预制、施工方便、施工质量易于控制等优点受到在业主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的亲睐,在堤坝外坡防护、水闸分流岛护坡、河道岸坡防护等工程中被广泛使用。

但由于砌块表面裸露,直接受到太阳辐射,不仅会产生热岛效应,而且块体温度的骤升、骤降容易导致胀缩开裂加快风化崩解,使用寿命远低于天然石材。所以在砌块表面进行生态化改造,不仅能有效延长砌块的使用年限,而且可改变毫无生机的表面形态。

块石护砌的部分只要进行砌缝着土即可产生草本植物的生长环境。常水位下的护砌宜采用干砌石多孔结构,以利于水中的水体生物藏身栖居、繁衍生存。

在急流险峻的沟壑或陡坡处,工程设计部门应探索新型生态防护模式,改变传统上的削坡护坡方式。例如可尝试以树木为主体结构,以插柳植活体条木方式维持边坡稳定,在维持原生态方式的条件下减少对边坡环境的扰动,达到保护现状坡土的目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树木在腐蚀过程中还可为水体生物提供养份,增加水体生态链上营养成分。

六、结语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剧,淮河中游河道管理和保护面临诸多严峻挑战,水体污染、生态退化等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瓶颈。为此,必须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践行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坚持生产生活生态统筹、水域水量水质并重、预防保护治理齐抓,大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河流水域不萎缩、功能不衰减、生态不恶化,为建设美丽淮河和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作者单位:安徽省淮河河道管理局233000)

猜你喜欢

行洪砌块淮河
淮河正涡段行洪区联合运用对淮河干流水位影响研究
淮河
第二届淮河文化论坛在阜阳举行
行洪区口门宽度变化对淮河干流水位影响研究
滹沱河(南水北调—机场路)南岸高标准行洪区行洪通道布局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淮河正阳关至涡河口段行洪区单独运用时对淮河干流水位的影响研究
欢迎订阅2020年《砖瓦》杂志——烧结砖瓦、砌块、墙板、砼彩瓦、路砖
刘邓大军:抢渡淮河挺进大别山
淮河防总检查组赴江苏省开展汛前检查
一种便于搭砌的挡土墙砌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