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泵站工程档案管理实践与思考

2015-01-26张娟王林洪

治淮 2015年9期
关键词:泵站档案管理人员

张娟 王林洪

浅谈泵站工程档案管理实践与思考

张娟 王林洪

泵站工程档案如实反映了泵站工程建设管理的全过程,是泵站工程全生命周期中各项计划、决策的重要凭证和依据,为泵站今后的管理维修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和信息保障,对于泵站能否安全运行和充分发挥效益至关重要。而在工程建设过程当中,泵站工程档案管理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不足,必须认真对待和解决。

一、泵站工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工程档案是工程建设、管理的真实记录,具有凭证和依据作用,工程档案资料对于工程的建设、管理、维护、改造等关系重大。

一项泵站工程从立项、设计、施工、竣工验收,到运行、养护、维修、改造,要经过若干不同阶段、跨越漫长的时间。在这一过程中会由不同的专业人员不断形成各类档案资料。无论是资料的形成环节,还是形成后的长期管理过程中,任何纰漏都会给工程带来隐患,甚至引发重大责任事故,所以必须加强这项管理工作。同时,档案资料是工程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完善的档案资料对于管理单位及其相关人员熟悉工程状况、搞好养护维修和改造,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泵站工程档案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1.档案管理制度滞后于泵站工程项目管理体制改革

随着建设管理体制改革逐渐深入,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招投标制度、监理制度、竣工验收备案制度和市场稽查制度逐步完善;政府转变职能,系统清理、修订了部分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使泵站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的内容、形式、规定、制度以及各种档案载体都发生相应变化。但与之相对应的各种档案管理制度、法规未及时做相应调整和修改,泵站工程档案管理还没有纳入新的管理机制。

2.泵站工程建设领导对档案管理的重视不足

泵站工程档案管理是一项服务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给予高度重视。但现实中一些泵站工程项目的建设单位普遍存在“重建设、轻档案”的思想,忽视了档案资料管理的重要性,或不设专职档案工作人员,或虽有专职人员但管理责任制流于形式。建设施工的主要领导在乎的只是工程建设所需要的投资、工程建设的施工进度以及工程竣工的时间,对工程档案并没有足够的重视,这直接影响到档案工作的质量,由此给工程建设、泵站管理造成重大负面影响。

3.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有些泵站施工单位档案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或虽建立了相关的规章制度,但没有形成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机制,档案规章制度形同虚设,普遍存在文件材料散失,收集不全;归档滞后,验收前突击整理,接收审查把关不严;档案内容不准确、缺项、变更,因图纸版本、数据改变引起的图实不符;存在缺原件,签字、盖章手续不完备等无效文件;档案载体不符合要求,图纸污损,字迹不清;忽视录音、录像、照片、岩芯、探伤光片等非纸质档案;忽视档案内容,片面追求装订形式,导致部分档案不能及时归档,使得泵站技术档案得不到丰富和发展,影响了技术档案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增加了工程安全调度和消除险情的难度。

4.管理人员专业素养不够,档案专业人才缺乏

在泵站工程建设中,很少有专职档案人员参加,多为工程技术人员兼职,缺乏档案专业知识,对工程档案、档案法规和制度缺乏了解。多数档案人员整日忙于文件收发和日常事务的处理,无暇顾及技术档案管理工作的研究和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开发利用。部分档案管理人员对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等业务知识了解较少,有的甚至不了解技术档案整理标准,对技术档案管理缺乏及时、有效、准确的指导,从而导致了管理人员对水利技术档案管理工作的兴趣不大,工作中存在被动性和盲目性。

三、加强泵站工程档案管理的对策

1.构建科学适用的档案管理体制

要把档案工作纳入泵站工程总体格局之中,实行统一领导,专人负责,部门分级配合、协调。

泵站工程建设的主要领导一定要对泵站工程档案给予高度重视,确保工程档案能够与工程建设同步进行,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规范档案收集、整理、组卷、编目编号、鉴定、审核等各环节的程序和标准。明确档案的收集范围、保管期限和分类方案,确保档案工作协调及时有力,档案收集整理有章可循。主要制度、规范有:分类编号方案,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各参建单位、各部门职责与考核制度,文件(图纸)收发管理办法,竣工文件编制与档案整编要求,档案检查审核程序以及验收移交办法等。在工程准备与建设阶段,档案业务指导人员应及时了解工程建设项目的计划、规模、性质、进度等,并且经常与工程资料员保持联系,使得档案的跟踪收集工作从工程立项开始就与工程同步进行。提高水利工程档案报送的质量,以及成套性和完整性,加强对档案的预验收工作,以确保资料齐全、完整和准确。让档案人员参加有关工程会议,使档案人员在文件资料形成之初就能把握文件的来龙去脉,以便及时完整地收集相关资料,提高可操作性。

2.加大上级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

从根本上解决工程档案的管理问题,上级监管部门必须定期不定期对整个施工建设过程进行有力的监管,要清楚了解工程档案管理是否与工程建设同步进行。要充分发挥合同作用,与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签订合同、协议时,应当设立专门条款,明确规定各方应承担的责任,包括套数、质量、费用、完成时间等内容,监理合同增加对设计、施工单位归档文件的审核责任。档案人员要参与起草招标文件有关条款、合同谈判;档案管理有关条款要求详尽、明确;罚则中明确工程档案占质量保证金的比例,档案部门参与合同支付控制。

3.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泵站工程档案的科学性、服务性和技术性都很强,其管理工作更是一项复杂、细致而琐碎的工作,这就要求档案管理工作者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与职业道德。档案人员不但要学习档案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精通档案业务,还要提高思想素质,提倡爱岗敬业,增强服务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提高法律意识。档案管理人员应是复合型人才,既要有较高的档案管理专业能力,又要精通计算机应用和网络信息管理,还要熟悉水利工程知识,切实担负起泵站档案的管理的重任。

4.强化文件档案一体化管理,提高水利工程档案的利用效率

档案的生命在于利用,只有对档案开发利用,把“死”档案变成“活”文本,才能真正体现它的潜力和价值。随着水利事业的发展,泵站档案管理工作的涉及面越来越广,技术档案内容日益丰富,数量不断增多,现代化技术应用于技术档案管理己势在必行。要改变“重藏轻管”的传统档案管理观念,充分调动档案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按照新的标准,使文件与档案管理之间形成完整的管理链条,加强基础业务建设,以简化整理、深化检索为宗旨,实现科学化、规范化管理。要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加大信息资源的存储、加工量,提高信息的检索速度和深度,充分做到资源共享,不断提高水利技术档案的管理和利用水平。

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对水利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泵站工程档案管理工作者应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勇于创造,适应档案信息化建设和水利工程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推动泵站工程档案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作者单位:安徽省阜阳市水务局机电排灌站236029颍上县水务局机电排灌所236200)

猜你喜欢

泵站档案管理人员
泵站非常规进水前池的优化设计
张家边涌泵站建设难点及技术创新实践
如何规范档案管理
泵站检修维护与可靠性分析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档案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关系的思考
泵站运行管理现状及其改善措施
再来一次,这太有趣了!
健康档案管理的“云”前景
急救人员已身心俱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