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艺脉邢晏芝

2015-01-26吴宗锡

上海戏剧 2014年2期
关键词:唱腔艺术

吴宗锡

1978年11月,在江苏吴江同里举行了评弹艺术座谈会。这是粉碎“四人帮”后,评弹界的第一次集会。到会的艺术家们畅谈各自的艺术经验,阐述对评弹艺术特性、规律的认识体会。这是一次思想上对“四人帮”摧残评弹艺术,破坏其艺术规律,把评弹搞成“评歌评戏”的拨乱反正,也是一次传承、弘扬评弹艺术的会议。会上,有一位聪颖活跃的女青年,她对老艺人的发言聆听得谦恭和专注,引起了人们的瞩目。她就是评弹名家邢瑞庭的小女儿——邢晏芝。

邢瑞庭擅说传统长篇《三笑》,并以擅唱开篇闻名。邢晏芝幼承家学,在评弹的说表弹唱方面,都打下了扎实的根基,她登台演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文革”时,青年演员大多都转业或下乡。邢晏芝未能幸免,一度进了歌舞团,还唱过戏曲。“文革”后,她归队。与其兄邢晏春拼档演出长篇《杨乃武与小白菜》、《贩马记》。经多年演出实践,勤奋刻苦的磨砺,艺事精进。她的演出,心入于境,情发乎内,激情充沛。以其青春朝气和深入人物内心的新颖表演风格,赢得了新老听众的热爱,很快成为了驰誉江浙沪的响档。

传统书目《杨乃武与小白菜》讲述的是封建时代黑暗吏治下的一大冤案。杨乃武被恶官诬陷,多次遭酷刑枉断,成了挣扎于死亡边缘的重犯。小白菜(葛毕氏)受人诱胁教唆,是诬陷杨乃武的参与者,又是冤案的受害者。杨乃武对她曾有情有恩,面对诸种爱恨情仇,她思想矛盾,感情复杂。全书高潮“密室相会”,连续七八回书,有大段唱篇。在演出中,邢晏芝深感原有唱调,较难达到塑造人物,表现其复杂内心的要求。于是,她以流派唱腔“祁调”和“俞调”为基础,依唱词内容,人物感情,创成新腔。新腔以“祁调”、“俞调”为主,还化入其他音乐素材,但不是诸种流派唱腔机械的拼凑,而是服从于书情内容,使人物性格与思想感情有机融合。优秀的评弹流派唱腔,其特色不仅体现于唱腔旋律,更体现于其演唱技法。邢晏芝的演唱,也并不停留于旋律的摹学、套用,而是对其创腔润腔经验的传承和创造性的发展。评弹唱篇过去多为第三人称的表唱,其唱调最早以吟咏为主,通常普遍演唱的“书调”,节奏平缓,不讲板式,研究曲艺音乐的专家称之为“主曲体”。评弹艺谚“一曲百唱”,“一曲”也便是指的其主曲(基本曲调)。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评弹表演艺术的发展,产生了角色的咏叹调式的抒情唱篇,强化了唱在塑造艺术形象中的作用。在演唱人物唱篇和特色开篇时,擅长弹唱的艺术家,借鉴戏曲的板式结构,加强了评弹唱腔的节拍、节奏上的变化,使唱腔的色彩、层次更为丰富,表现力更强。邢晏芝在创新腔时,为了表现人物复杂心理活动和感情的需要,根据自己演唱戏曲的经验,并参照老艺术家的创腔经验,增添了慢、快、散等节拍和节奏的变化,使唱腔塑造的艺术形象更加细腻、丰富,抒发人物感情更为淋漓尽致。

邢晏芝嗓音圆润甜美、润腔清纯,唱腔委婉缠绵、幽美动听。她唱曲唱情,声情并茂,沁人心脾,受到了广大听众的欢迎,称她的新腔为“祁俞调”。评弹习惯于将新腔创始人的姓氏来指称其唱调,也有唱腔是在原来的流派上的创新和发展,没有另冠新创者的姓氏,如周云瑞所创的新俞调(《岳云》)、新祁调(《秋思》),朱慧珍所创的女声蒋调(《刘胡兰就义》)、女声张调(《寿堂唱曲》),其所达到的艺术高度,对评弹音乐所作的贡献,在群众中产生深广影响,并不逊于某些以创作者姓氏标称的唱腔流派。邢晏芝所创的“祁俞调”,亦正如此。邢晏芝除以其新腔在书目演出中演唱外,还谱唱了多阕开篇。她常将开篇中的表唱处理为人物的咏叹,也就更发挥其唱腔的抒情性,唱来既悦耳又感人。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邢晏芝进入艺术的高峰期,声誉卓著。她多次出国奏艺讲学,将高雅的评弹艺术传播海外,也将优美的乡音奉献给侨居异乡的华人同胞。

同时,她仍孜孜于自己的艺术追求。先后拜名家前辈祁莲芳和杨振雄为师。已经成为响档的她,此时拜师,显然不是为了攀附求名,而是诚挚地为了承继精粹正宗的书艺,求得进一步的深造,并提高艺术的品位和格调。出身于评弹世家的邢晏芝,在她的习艺和献艺生涯中,深切地体悟到了传承艺脉对保存和发扬评弹艺术的重要性。评弹作为一门视听艺术,人是艺术的创造者,也是其体现者。书目文本,虽包含一定的文学性,但仅是这种表演艺术的载体。只凭文本,演员不能获得演唱的技艺,听众不能满足审美的需求。保存文本,亦不足以作为对艺术的保存。体现于演员身上的说噱弹唱演的综合艺术,是活的艺术,只有通过口传心授(包括排练辅导)的传承,才能薪火相继。传承是艺术延续发展的生命线,评弹艺术,生存在演出之中,更生存于一代复一代的传承之中。

于是,为了保存和弘扬她热爱的评弹艺术,邢晏芝毅然从风光绚丽、播声扬名的书坛转向了言传身教,嘉惠后生的讲坛,继而,又从授课老师成为主持专业教育管理的校政。作为演员,讲课授业也还容易,但主管教育就有难度了。是她心系传承大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勇于探索,刻苦钻研的敬业精神,加上对评弹艺术的熟谙精通,使她克服了重重困难,在课程设置、师资建设、人才培养、教育改革等方面,不断有创造性的建树。

如今,苏州评弹学校已经成为江浙沪评弹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源源不断为评弹艺术输送着新鲜血液。历届毕业生中,多人在曲艺和评弹的各项赛事中,荣获大奖。2008年,上海评选江浙沪青年演员金榜十佳。荣登金榜的新秀,多数毕业于苏州评弹学校。这里面显然不乏作为分管业务的邢晏芝的一份功劳。

邢晏芝在演出上,对评弹艺术的传承发扬,发展创新,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卓越作用;在教育事业中,同样为评弹事业的人才培育,薪火相传做出了斐然成绩。是当代评弹艺术实至名归的一位传承人。

猜你喜欢

唱腔艺术
纸的艺术
话说大秦腔和秦腔舞台美术
我演“七仙女”
关于秦腔须生的唱腔和舞台表演艺术
浅谈京胡在荆州花鼓戏唱腔音乐伴奏中的运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芗剧传承与发展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对公共艺术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