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胸部恶性肿瘤放化疗致放射性心包炎及肺纤维化的预防及治疗

2015-01-25赵雪松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2期
关键词:心包炎心包肺纤维化

赵雪松

胸部恶性肿瘤放化疗致放射性心包炎及肺纤维化的预防及治疗

赵雪松

目的分析胸部恶性肿瘤放化疗致放射性心包炎及肺纤维化的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43例经胸部恶性肿瘤放化疗后出现放射性心包炎及肺纤维化患者为研究对象, 分析其预防措施与治疗方法。结果放射性心包炎需要应用适量抗生素与大量激素治疗, 并同时进行吸氧、参麦、卧床休养等治疗措施;若患者心包积液量较大, 则上述治疗方法疗效不明显, 需要进行心包穿刺抽液。另外严格控制心脏照射体积, 保持心脏照射体积<60%, 剂量<50 Gy为有效预防措施;肺纤维化患者需应用抗生素与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 减少对肺组织的照射剂量, 缩小照射面积为主要预防措施。结论胸部恶性肿瘤放化疗致放射性心包炎及肺纤维化均可治疗与预防。

胸部恶性肿瘤放化疗;放射性心包炎;肺纤维化

放化疗综合治疗方法是临床治疗胸部恶性肿瘤的首选方法, 随着社会医疗水平与技术的提高, 放射治疗技术不断提高, 新的化疗药物也不断被研发, 有效改善了胸部恶性肿瘤疾病的治疗效果, 提高了恶性肿瘤患者生存率。但是患者在接受放化疗治疗时, 也引发了一系列并发症发生。放化疗治疗对患者心、肝、肺、肾等器脏影响较大, 其中放射性心包炎及肺纤维化为主要并发症, 严重影响了患者预后恢复与生存质量[1]。本院为分析胸部恶性肿瘤放化疗致放射性心包炎及肺纤维化的预防及治疗措施, 选取收治的43例经胸部恶性肿瘤放化疗后出现放射性心包炎及肺纤维化患者为研究对象, 现将其相关报告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经胸部恶性肿瘤放化疗后出现放射性心包炎及肺纤维化患者43例, 男27例, 女16例,最大年龄85岁, 最小年龄37岁, 平均年龄(58.7±5.1)岁;肺癌17例, 食管癌22例, 纵膈肿瘤7例;放化疗治疗3个月后出现气短、心悸、胸水、呼吸频率增加等症状;其中经胸部恶性肿瘤放化疗后, 心电图显示ST-T段改变;胸片结果显示心脏横径增大, 且心脏呈烧瓶状;CT结果显示:心包积液;X线显示部分患者出现大片实变影及纤维条缩影, CT显示为粗大索条影聚拢, 血管僵硬, 肺及纵膈牵拉, 最终确诊为放射性心包炎患者19例, 肺纤维化26例。

1.2 治疗方法[2]本组研究对象中有放射性心包炎患者19例, 其中心包积液量较少患者, 可安排其进行卧床休养, 同时给予吸氧、参麦、适量抗生素以及大剂量激素进行治疗;中等或大量的心包积液可立即进行心包穿刺抽液处理, 于患者心包腔内注射大剂量激素, 并控制总补液量, 避免出现心力衰竭现象;根据患者病情, 必要时可给予患者利尿、强心、营养支持、抗感染等治疗。

肺纤维化患者26例经确诊后, 需要及时给予吸氧、祛痰、大剂量糖皮质激素与抗生素治疗。糖皮质激素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初始剂量为80~120 g, 连续使用1~3周;重症患者可采用滴注地塞米松, 合并肺部感染者, 加用抗生素治疗。

2 结果

治疗结束后,19例放射性心包炎患者, 心包积液消失、症状明显改善;26例肺纤维化患者病情也明显好转, 说明上述治疗方法有效。

3 讨论

放射治疗与化疗联合应用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有效治疗方案, 能够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与生存率, 尤其是对不能进行手术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但是由于化疗药物易引起患者众多器官受到损伤, 特别是对患者心、肺器官的损伤, 严重影响了患者生存质量与生命安全。在胸部放射治疗后, 患者出现放射性肺炎几率为15%~36%, 经胸部CT扫描显示得出, 约有80%患者出现肺纤维化病变, 因此及时有效的预防与治疗措施至关重要[3]。

放射性心包炎经相关检查确诊, 心电图显示为各导联呈现普遍低电压, ST-T改变;CT检查显示心包积液;胸片结果显示心脏呈烧瓶状且心脏横径增大。放射性心包炎的预防与治疗要点:①充分掌握患者胸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史, 将患者心包炎疾病与其他疾病引起的心包炎进行区别;②了解患者近期进行放射治疗产生的不良反应病史, 若出现放射性食管炎或放射性肺炎, 需要注意是否存在合并放射性心包炎患者, 以免出现漏诊情况, 可使用大剂量激素与抗生素治疗,并且可根据患者病情适当调整抗生素与激素的使用时间与剂量;③年龄超过60岁患者, 要尽量减少对心脏的照射(心脏照射面积应<60%, 剂量<50 Gy);④确诊为放射性心包炎后,需要进行卧床休养, 并给予吸氧、抗生素与激素治疗, 病情严重者需进行心包穿刺抽液处理。

肺纤维化与急性放射性肺损伤是胸部肿瘤放射治疗时常见的并发症, 经病理检查可见内皮细胞肿胀、血管壁增厚、肺泡间隔水肿, 出现急性渗出性炎症改变, 咳嗽、咳痰、发热为主要临床症状。放射性肺损伤的预防与治疗要点为:①积极给予吸氧、祛痰、抗炎治疗, 并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应用大量糖皮质激素与抗生素治疗;②减少对肺组织的放射剂量与照射面积, 对于老年患者与合并肺部疾病患者减少放射剂量约10%~15%;③叮嘱患者预防感冒, 并积极戒烟, 配合治疗其他肺部慢性疾病, 提高对肺纤维化的认识, 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存率[4,5]。

综上所有, 上述43例经胸部恶性肿瘤放化疗后出现放射性心包炎及肺纤维化患者经上述治疗方法治疗后, 心包积液逐渐消失, 其他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因此, 加强放射性心包炎及肺纤维化并发症的预防, 及早发现并给予有效的治疗方案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1]刘阳晨, 周绍兵, 高飞, 等.胸部肿瘤放疗所致放射性肺损伤230例临床分析.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0(4):363-364.

[2]陈文奕, 罗文高, 杨玉成, 等.胸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致放射性心包炎的预防及治疗.海南医学,2006,17(8):85.

[3]王一鸣, 符强, 王奋.胸部肿瘤放射治疗引发放射性肺炎136例分析.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27(6):977-978.

[4]卢健.老年人胸部恶性肿瘤放疗致放射性肺炎的多因素分析.浙江实用医学,2008,13(2):101-102.

[5]沈文斌, 祝淑钗, 李任, 等. 胸中下段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所致放射性肺损伤相关因素分析.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07,16(5):335-34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2.108

2014-10-29]

455000 河南省安阳钢铁公司职工总医院内五科

猜你喜欢

心包炎心包肺纤维化
我国研究人员探索肺纤维化治疗新策略
左下肢黏液型脂肪肉瘤术后复发并心包转移1例
遗传性T淋巴细胞免疫缺陷在百草枯所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急性心包炎1例
滇龙胆草对肺纤维化小鼠肺组织NF-κB和CTGF表达的影响
完全性心包缺如一例并文献复习
18F-FDG PET/CT在心包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进展
心包穿刺的诊断及治疗
血沉检测在急性心包炎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结核性心包炎的临床治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