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2015-01-24俞明霞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6期
关键词:患肢体位股骨

俞明霞

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俞明霞

目的分析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临床护理的体会。方法7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 在手术前后对其实施全面的临床护理干预, 包括心理护理、体位护理、康复训练、并发症护理等。结果经过全面的护理干预, 全部患者均没有因手术而加重自身合并症或引起泌尿感染、肺部感染、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且无一例死亡, 术后行走功能与生活自理能力恢复, 均痊愈出院。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机体免疫力差, 且多合并有基础疾病, 必须加强临床护理干预, 避免患者发生各种并发症, 注重康复训练, 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改善其预后效果。

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护理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髋部骨折, 以老年患者为主[1]。近几年,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的背景下, 发病率持续增高。因为老年患者年龄较大, 机体抵抗力差, 各器官功能衰退, 术后如果护理不当很可能发生并发症,延长恢复时间, 所以必须加强护理, 促进患者康复。作者总结了本院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临床护理的体会,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12月本院收治的7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35例, 女43例;年龄61~91岁, 平均年龄(72.8±6.5)岁;骨折原因:交通意外伤16例, 跌伤(走路或乘车跌倒)59例, 其他3例;均行内固定术治疗, 行锁定钢板固定者26例, 行动力髋内固定者28例, 行多枚中空钉内固定者24例;合并症情况:下肢静脉栓塞2例, 慢性支气管炎6例, 冠心病13例, 原发性高血压病29例, 糖尿病9例。

1.2 护理方法

1.2.1 术前护理 ①常规护理。与医生积极配合, 嘱咐患者完成各项检查, 帮助其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制定科学饮食方案, 确保热量足够, 增强其抵抗力, 避免发生感染性疾病, 检查其是否存在感染病灶, 对泌尿系统和呼吸道感染进行早期预防。嘱咐患者进行扩胸运动、深呼吸, 使心肺功能增加, 并且做直腿抬高训练与股四头肌舒缩训练, 指导其适应在床上排便。②心理护理。患者突然骨折后, 其心理压力也会随之增加, 产生担心、焦虑和恐惧心理, 怕医疗费用过高, 不知今后是否能恢复行走能力, 尤其怕麻烦家人。护理人员需要积极和患者沟通交流, 倾听患者的真实想法, 说话尽量简洁、通俗易懂, 保持态度和蔼, 多照顾患者, 尽量满足其合理需要, 给予安慰和支持, 向其讲解成功治疗的病例,缓解其不良情绪, 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2]。③牵引护理。术前为患者行3~5 d的皮牵引, 帮助患肢制动。首先用专用下肢垫将患肢抬高, 取外展中立位,进行牵引时注意对肢端动脉搏动、温度、皮肤颜色等患者的血液循环情况密切观察, 一旦发现动脉搏动摸不到或较微弱,出现运动障碍、疼痛、麻木、肿胀、青紫等现象, 需及时向医生报告并分析原因。其次, 每日对皮肤完整性加以检查,每隔2~4 h将牵引套打开1次, 对患者和其骨突出皮肤进行按摩, 约30 min后重新固定, 使局部皮肤压迫程度减轻。最后,每日检查牵引位置与患者体位, 达到有效牵引的目的, 避免垂足畸形。

1.2.2 术后护理 ①病情观察。送患者回到病房后及时为其测量血氧饱和度、血压、呼吸、脉搏和体温,30 min/次,等待病情稳定后将间隔延长至1 h, 对引流量进行记录。如果发现血压偏低且引流量快速增多, 需及时向医生报告。②体位护理。协助患者去枕平卧, 头偏向一侧, 用软枕抬高患肢,穿“丁”字防外旋鞋, 使患者维持外展30°中立位, 避免发生外旋内收, 避免在麻醉复醒期间肢体活动剧烈。③并发症护理。便秘、尿路感染:嘱咐患者多饮水, 使尿量增加, 实现尿路自净的目的。若发生便秘, 需进食粗纤维食物, 尽量定时排便, 可顺时针按摩腹部, 加快肠蠕动;深静脉血栓形成:对患肢肿胀程度、颜色、皮温等密切观察, 鼓励患者活动关节, 进行功能锻炼, 促进血液循环, 帮助消肿;坠积性肺炎:指导患者练习床上坐起、用力咳嗽、深呼吸, 使肺活量增大, 将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压疮:嘱咐患者定时抬臀,对骨隆突处加以按摩, 床铺保持平整, 皮肤干燥、清洁, 定时改变体位或翻身。④康复训练。以患者的手术方式、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有针对性的制定训练方案, 但要注意开始不能运动量过大, 需要循序渐进;主要进行主动锻炼, 适当辅以被动锻炼, 早期主要进行肌肉被动活动;同时兼顾局部与全身情况, 除了要锻炼患肢, 其他各部位也需要活动, 避免发生并发症。

2 结果

经过全面的护理干预以及康复训练, 全部患者均没有因手术而加重自身合并症或引起其他并发症, 且无一例死亡,术后行走功能与生活自理能力恢复, 均痊愈出院。

3 小结

老年人由于年龄较大、反应能力降低且骨质疏松, 当突然扭转下肢或股骨粗隆处与地面直接接触, 很可能导致骨折,严重威胁了老年人的生命健康。股骨粗隆间骨折会极大降低患者的行动能力, 甚至导致其生活无法自理, 因为患者多合并多种基础疾病, 当受到手术和麻醉的应激后不仅原基础病可能加重, 还很容易引发新的并发症, 影响其预后效果[3]。

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加强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 术后对其病情与体征密切监测, 在围术期给予心理护理、体位护理、康复训练、并发症护理等全面的护理措施, 避免患者发生各种并发症, 注重康复训练, 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改善其预后效果。

[1] 刘俊国. 早期序贯康复护理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7):50-51.

[2] 刘萍, 乔瑞云, 陈再蓉. 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应用研究.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6):84-86.

[3] 曾祥华, 汪玲, 李梅, 等.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PFNA内固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的影响. 中国当代医药,2013,20(35):121-12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6.133

2015-03-24]

510515 广州市南方医院惠侨科

猜你喜欢

患肢体位股骨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初产顺产产妇采用自由体位分娩法与分娩减痛法的应用价值研究
乳腺癌病人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护理干预及实施效果分析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Rigid ureteroscopy in prone split-leg position for fragmentation of female ureteral stones:A case report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被动体位的舒适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