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1例腰大池外持续引流护理体会

2015-01-24魏福岩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6期
关键词:大池脑脊液无菌

魏福岩

11例腰大池外持续引流护理体会

魏福岩

目的探讨腰大池外持续引流的护理方法。方法总结11例腰大池外持续引流护理期间病情观察, 引流管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结果11例腰大池持续引流患者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腰大池外持续引流患者经护理人员严密观察病情, 预防感染发生, 加强引流管护理, 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腰大池外持续引流;护理

腰大池外持续引流损伤小、操作简便, 既可引流脑脊液,降低颅内压, 又可通过动态观察脑脊液, 了解有无颅内感染,得到临床的推广。但术后可能会发生各种并发症, 本组对11例颅脑外伤患者行腰大池外持续引流, 经过精心护理有效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2年1月~2014年5月本科11例患者进行腰大池外持续脑脊液引流治疗, 男8例, 女3例, 年龄26~68岁, 平均年龄51.5岁。其中颅内感染4例, 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 脑室积血2例, 颅内占位1例, 单纯脑脊液鼻漏1例。

1.2 操作方法 患者取胸膝侧卧位, 保持背部与床板垂直,脊柱尽量后弓。选择L3~4, L4~5椎间隙穿刺。消毒局部皮肤,应用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穿刺腰大池, 见脑脊液引出后置入硬膜外导管5~8 cm, 距穿刺点1~2 cm处缝针固定引流管, 引流管末端连接三通管, 再接无菌引流袋。穿刺点以透明敷料贴外贴, 顺一侧腋中线向上固定在皮肤上, 引流袋悬挂于床旁。

1.3 护理

1.3.1 术前护理 由于腰大池穿刺是有创性操作, 清醒患者对腰大池引流常有恐惧心理影响操作。术前护士应耐心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治疗的目的、重要性及配合方法。操作中动作轻柔, 消除恐惧心理, 以便更好配合治疗。医师根据患者病史及神经系统检查, 对于易发生脑疝患者术前0.5~1 h快速静脉滴注20%甘露醇125 ml降低颅内压, 以避免颅腔与脊髓腔之间的压力差大而诱发脑疝形成。对于意识不清、躁动患者适当使用约束具保护。

1.3.2 术中护理 行腰大池穿刺过程中需严密监测记录生命体征及瞳孔变化。穿刺时患者如出现呼吸、脉搏、面色异常等症状时, 应立即停止操作, 并作相应处理, 防止脑疝发生。操作者严格执行无菌制度, 避免引起颅内感染。穿刺动作轻柔, 放脑脊液速度要慢, 以免因颅内压骤降引起再出血和诱发脑疝形成。对于烦躁患者应固定患者体位。

1.3.3 术后护理

1.3.3.1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术后应去枕平卧4~6 h, 防止颅内压突然改变引起头痛。6 h后可给予头高位(一般抬高床头15~30°), 利于脑脊液引流。12 h内严密观察意识状态和生命体征的变化、肢体活动, 并观察记录瞳孔大小和对光反射情况, 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如发现头痛剧烈、颈痛、精神萎靡、瞳孔不等大、意识障碍加重等, 则有发生脑疝的可能。应立即报告医生并及时处理。

1.3.3.2 引流管的护理 引流管一般采用透明敷料帖固定,便于观察穿刺处情况。患者取仰卧位, 集液袋入口处高于外耳道平面10~20 cm为佳。因引流管细长, 在翻身、搬动患者时,可暂夹闭引流管, 告诫患者及家属不要擅自调节滴速, 勿擅自抬高床头, 如需抬高床头, 须在护理人员协同下同时调整引流瓶高度和引流液滴速, 防止脑脊液返流或引流过快、过多导致颅内压过低, 对躁动者予约束带约束。改变体位后须检查引流管有无扭曲、受压、脱落, 保持引流通畅。脑脊液由脑内脉络丛生成, 量约500 ml/d, 调节控制滴速2~5滴/min,每24小时引流量150~300 ml为宜。正常成人卧位时脑脊液压力为0.78~1.76 kPa, 可经过测压管测量脑脊液压力。根据测得压力值调整引流管高度及流速, 有效控制颅内压, 以防脑脊液引流过多或引流不畅。

1.3.3.3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腰大池引流常见并发症:①颅内感染:由于持续腰池引流时间长, 患者躁动增加感染的几率或者操作不正当引起逆行性感染。护理人员应注意监测体温变化, 严格无菌操作和护理, 保持伤口敷料干燥、清洁, 换药1次/d, 每天更换引流瓶。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定时开窗通风, 空气消毒机消毒2次/d。腰大池引流管一般放置7~12 d[1], 留置时间长易造成逆行性感染。定期留取脑脊液做常规及生化检查, 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颅内感染。如引出脑脊液无色透明、各项指标恢复(脑脊液中红细胞<100×106/L, 蛋白<0.8 g/L), 脑脊液漏消失、患者一般情况好转, 应及时拔管, 以防止引流过久, 诱发或加重感染。②张力性气颅:主要是由于脑脊液引流速度过快、流量过多所致。过快的脑脊液引流会引发脑血管痉挛、颅内出血、脑疝的危险。引流开始尤其注意控制流速和流量, 引流速度一般为2~5滴/min, 每24小时引流量150~300 ml为宜, 根据每天引流量调节引流管高度。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脉搏、体温、血压、瞳孔变化及意识状态等情况, 及早发现脑疝形成的先兆。③引流不畅:腰大池引流管极细, 蛛网膜下腔出血或颅内感染时脑脊液黏稠, 腰大池引流管易堵塞。如引流不畅时,积极找出原因。每日观察引流是否通畅, 引流速度和量。如堵塞或引流不畅时可在严格无菌操作技术下, 经引流管用注射器以0.9%生理盐水冲洗, 如冲洗后仍不通, 必要时更换引流管或拔除引流装置重新置管。

1.3.3.4 基础护理 腰大池引流患者长期卧床, 为避免发生褥疮, 应保持床铺平整、干燥、无碎屑, 置气垫床, 每2小时为患者翻身, 局部按摩,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强口腔护理2次/d, 鼓励患者做深呼吸和有效咳嗽, 必要时予定时翻身拍背, 以利于痰液排出, 预防肺部感染防止肺内感染的发生。多饮水, 保持尿管通畅, 做好会阴护理, 防止尿路感染发生。因腰大池持续外引流, 丢失了大量的蛋白质, 要鼓励患者进食, 昏迷患者给予鼻饲高蛋白、高纤维素、高热量的食物, 补足所需的营养。保持大便通畅,3 d无大便时, 予以开塞露通便, 注意动作要轻柔, 或遵医嘱使用缓泻药, 帮助排便, 保持大便通畅, 严禁患者用力, 以免发生再出血。

2 结果

引流时间:最短为3 d, 最长为12 d, 平均为6 d。11例患者中4例恢复良好, 重残1例, 中残3例, 死亡2例, 放弃治疗自动出院1例。留置引流管期间无继发颅内感染、张力性气颅、引流管堵塞等并发症发生。

3 小结

腰大池持续引流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 可动态观察脑脊液变化, 避免反复穿刺对患者造成的痛苦, 减少感染和损伤几率。腰大池引流也是颅脑损伤后控制颅内压和清除血性脑脊液的措施, 减轻脑水肿和脑梗死的发生[2]。腰大池脑脊液外引流方法简单易行、损伤小, 它既可引流脑脊液, 降低颅内压, 又可通过动态观察脑脊液, 了解有无颅内感染, 得到临床的推广。在术后护理过程中, 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 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做好引流管护理,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要熟练掌握腰大池引流护理要点, 减少或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从而取得满意的的临床治疗效果。

[1]曹广云, 苑树兴.持续腰大池引流后颅窝术后颅内感染的观察与护理.社区医学杂志,2006,4(4):69.

[2]江基尧, 朱诚, 罗其中.现代颅脑损伤学.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1999:289-29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6.131

2015-04-02]

114031 辽宁省鞍山市肿瘤医院

猜你喜欢

大池脑脊液无菌
3M伤口敷料在持续腰大池引流中的固定导管效果分析
Ommaya囊与腰大池介入对结核性脑膜脑炎并脑积水的疗效对比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误诊变应性鼻炎一例
不同剂量两性霉素B鞘内注射联合脑脊液持续引流置换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对比
新型一次性无菌治疗巾的设计及应用
脑子也是水做的
移植单核细胞对中枢系统不同病变趋化作用的PET/CT示踪观察
脑脊液切口漏的修补治疗
朱顶红快繁无菌体系建立的研究
一次性使用无菌冲洗器在腮腺造影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