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型钠尿肽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检测及其评价心功能的价值

2015-01-24崔珺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6期
关键词:检测值B型分级

崔珺

B型钠尿肽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检测及其评价心功能的价值

崔珺

目的研究分析B型钠尿肽(BNP)在诊断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作用及其对心功能变化的评价价值。方法随机的选取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试验组, 选取同期80例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为对照组, 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进行BNP的检测, 并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的心功能分级标准进行分级, 比较不同分级患者的BNP水平。结果试验组患者的BNP检测值为(592.3±16.4)pg/ml, 对照组患者的BNP检测值为(68.2±18.3)pg/ml, 试验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BNP检测值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升高而不断的增高, 相邻的两级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NP的检测值与心功能分级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847, P<0.001);治疗后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BNP检测值均低于治疗前,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NP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显著的升高, 其检测值的水平在反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不同心功能分级中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可作为客观的指标进行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准确的评价患者的心功能和判断治疗效果。

B型钠尿肽;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

慢性心力衰竭是循环内科的常见疾病, 早期的诊断和治疗有助于延缓疾病的发展和降低死亡率[1]。BNP是由心室肌细胞合成并分泌的一种激素, 其在血浆中的水平能够客观的诊断心力衰竭, 并且能够敏感的判断患者的心功能的分级和治疗后患者的预后[2]。本组研究旨在分析BNP在诊断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作用以及其对心功能变化的评价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以及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80例为研究对象。将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试验组,其中男74例, 女46例;年龄43~78岁, 平均年龄(64.7±9.4)岁, 其中高血压心脏病44例、冠心病35例、扩张性心肌病20例、风湿性心脏病16例、肥厚性心肌病5例。按照NYHA心功能分级:心功能Ⅰ级24例, 心功能Ⅱ级38例,心功能Ⅲ级32例, 心功能Ⅳ级26例。将80例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46例, 女34例;年龄45~74岁, 平均年龄(65.3±9.7)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1.2 检测方法 利用AXSYM全自动免疫分析仪(美国雅培公司)和相配套的试剂盒进行BNP的检测。抽取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2 ml加入EDTA-K2抗凝管中, 于室温下静置30 min, 离心机离心10 min, 转速为3000 r/min, 将血浆分离进行检测, 按照操作说明进行严格操作。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q检验进行不同分级的组间比较,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试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BNP检测值的比较 试验组患者BNP检测值为(592.3±16.4)pg/ml, 对照组患者的BNP检测值为(68.2±18.3)pg/ml, 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试验组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BNP检测值的比较 试验组心功能Ⅰ级患者BNP检测值为(148.3±30.5)pg/ml、心功能Ⅱ级患者BNP检测值为(338.6±51.5)pg/ml、心功能级Ⅲ患者BNP检测值为(598.7±98.6)pg/ml、心功能Ⅳ级患者BNP检测值为(1057.3±23.4)pg/ml、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BNP检测值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升高而不断的增高, 相邻的两级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BNP检测值的对数值进行相关性比较, 相关系数r=0.847, t检验显示P<0.001, 表示BNP的检测值与心功能分级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2.3 试验组患者不同分级患者治疗前后BNP检测值的比较 治疗后试验组心功能Ⅰ级患者BNP检测值为(96.2±17.8)pg/ml、心功能Ⅱ级患者BNP检测值为(256.2±36.3)pg/ml、心功能级Ⅲ患者BNP检测值为(422.5±64.7)pg/ml、心功能Ⅳ级患者BNP检测值为(746.8±46.3)pg/ml, 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BNP是由日本学者Sudoh在20世纪80年代最先于动物脑内分离出来。其是来源于心室的含有32个氨基酸的多肽,具有拮抗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激活、扩张血管、促进尿钠的排泄以及减少水钠潴留等作用的一种物质[3]。血浆BNP能够有效地反映心室负荷的增加程度, 心力衰竭时机体通过升高BNP来延缓或者抵抗肾血管收缩引起的钠潴留以及体循环血管收缩引起的心脏前负荷增加, 通过充盈心脏来降低静脉充血程度和减轻过重的体液负荷[4]。在心功能出现损伤是机体能够快速并且大量的分泌BNP来调节心功能和血容量。其分泌增加并未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 因此能够成为特异的、敏感的用于心力衰竭的诊断和评价心室的功能[5]。

本组研究中, 试验组患者BNP检测值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试验组中患者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BNP升高, 且相邻的两级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二者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明BNP可用于客观的诊断心力衰竭和进行心功能分级。同时,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BNP检测值均低于治疗前,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改善心功能能够降低心室内压、改善心室的顺应性, 从而抑制神经兴奋性、阻止心室的重构过程并降低心室壁的张力, 使BNP分泌减少。表明其可作为判断治疗效果的客观指标。与林琳等[6]获得结论相同。

综上所述, BNP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显著的升高, 其检测值的水平在反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不同心功能分级中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可作为客观的指标进行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准确的评价患者的心功能和判断患者的治疗效果。

[1] 李先任, 陈娟, 伍贵平, 等.血BNP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预后的影响.海南医学,2014,25(14):2039-2041.

[2] 张健, 张力, 汪萍, 等. B型钠尿肽在冠心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检验医学,2011,26(6):372-374.

[3] 李施泉, 陈彤, 陈宇翔.血浆BNP检测在呼吸困难病因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1,18(3):137-139.

[4] 舒燕, 姜荣建, 孔洪, 等.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与血浆B型钠尿肽和尿酸的相关性研究.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6(10):1041-1043.

[5] 章小军.血浆BNP检测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级评价中的作用.中国实验诊断学,2012,16(3):472-474.

[6] 林琳, 李俊, 龚青, 等. BNP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LVEF、心功能分级及预后相关性研究.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4,6(4):464-46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6.063

2015-04-20]

110006 辽宁电力中心医院检验科

猜你喜欢

检测值B型分级
抗人T细胞兔免疫球蛋白对降钙素原的影响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探究GLP-1受体激动剂对肥胖、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指标的影响效果
验 血
《2018年全国省级兽医系统实验室检测能力比对结果分析》图版
临床表现为心悸的预激综合征B型心电图1例
分级诊疗的强、引、合
三位一体的浙江分级诊疗
“水到渠成”的分级诊疗
《潜伏》等48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