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我县现代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因素及建议

2015-01-24李春佑

中国牛业科学 2015年3期
关键词:畜牧业养殖场疫病

李春佑

(临泽县畜牧兽医局,甘肃 临泽734200)

近年来,临泽县紧紧围绕“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现代畜牧业,增加农民收入”这一主题,立足资源优势和县域经济特色,抢抓省上实施现代畜牧业养殖示范县建设的重大机遇,加大养殖场区建设改造力度,以扶持和引导相结合,通过多元投入、财政扶持、项目支撑等方式,加大投入力度,大力推行绿色、环保、循环、生态畜牧业,大力推进标准化畜牧业生产,有力地促进了畜牧业转型跨越发展。但在发展中我们清醒的认识到畜牧业正面临传统养殖向现代畜牧养殖业过渡转型的历史性机遇,随着生产方式的快速转变和受市场价格波动的制约,加之产业自身由于技术、疫病、投入、环保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临泽县养殖业也处于一个如何打破坚冰、突破这些瓶颈的关键时期,如何抓住机遇,找准产业化的主攻方向,破解发展难题,做大做强临泽县畜牧养殖产业,是摆在每一个科技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为此就我县现代畜牧养殖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以供商榷。

1 畜牧业发展现状

为加快草畜产业发展步伐,近年来我县注重加强实用技术的转化和推广,重点开展了优质品种改良,畜禽标准化养殖场建设和标准化养殖、秸秆高效利用、奶牛性别控制繁育、肉羊人工授精等牛羊养殖新技术的推广,有效地提高了养殖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科技对畜牧业的贡献率逐年提高。止2014年,全县累计建成各类畜禽标准化养殖场(小区)210个,其中:肉牛养殖场小区(小区)116个,奶牛养殖场(小区)9个,肉羊养殖场(小区)52个,生猪养殖场(小区)25个,其它养殖场(小区)8个。规模养殖占全县畜牧业的比重达到69%以上。全县创建部级标准化奶牛养殖示范场1个,省级标准化肉牛养殖示范场(小区)4个,市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场(小区)15个,县级20个。养殖标准化普及率达到55%以上。大力推广青贮、微贮、氨化技术,提高全县农作物秸秆高效利用率。全县累计建成青贮窖10644座86.06万m?,累计青贮、黄贮、微贮和氨化玉米秸秆56wt以上,秸秆饲料化高效利用率达75%以上。全县畜禽饲养量达301万头只,其中:猪、牛、羊、鸡的饲养量分别达到27万头、25万头(其中奶牛1.25万头)、54万只和195万只,出栏畜禽157.1万头只;出栏猪14.6万头、牛7.5万头、羊15万只、鸡120万只。

2 制约因素

从总体上看,全县畜牧业正处于爬坡上坎的关键期,传统而分散的小农户生产还普遍存在,养殖数量所占比例较大,且其最大的问题是发展的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不同步,最大的风险是动物疫病和市场波动。具体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是生产总量增长较快,但规模经营小,良种化水平低,比较效益差。比如在肉牛的养殖上,部分群众对养牛意识比较浓,但科技意识差,对科学的综合配套技术认识应用能力差,良种不良法,良种粗放养,从而导致饲养周期长,出栏率低,个体产肉量少,综合效益不高。二是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规模小,大企业、大集团、大集群培活育发展不足,精深加工滞后,知名品牌不多,畜产品基本上以活畜进行交易,附加值低,产业化经营水平较低。尽管与我县相邻的县区在畜产品加工上建设有一定规模的龙头企业,但加工企业的产品精深加工滞后,没有形成知名品牌,而且市场占有份额较低,加上龙头企业与养殖农户(场、小区)衔接松懈,企业和农户之间仅仅是买卖关系,尚未形成互为支撑、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利益共同体,一方面农户养殖享受不到加工增值的效益,另一方面加工企业又得不到优质和稳定的加工原料来源,导致双方无法实现更多的增收效益。三是消费者对畜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新闻媒体报道的一系列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在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负面影响的同时,也使动物食品安全问题引入公共共同关注的焦点,有毒奶、病害肉、人造蛋进入消费市场后人们对选择肉、蛋、奶动物性食品的要求更加慎重,标准更加提高。再从目前养殖情况看,新建的养殖小区(场)和分散农户养殖的动物从生产环境、饮用水、饲草料供给、疫病防治、饲料添加剂的控制,药物残留、休药期的执行等方面均存在一定问题,标准化生产水平不高,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的隐患依然存在。四是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周边邻近地区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呈现频发、加上畜禽调引频繁,流动性加大,外来疫病威胁日益严重,养殖风险加大。五是加快畜牧业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由于物理性治污设施投入成本大、运行费用高,难以在处于边际效益的养殖农户(场)推行。加快发展规模化养殖,必须做好畜禽粪污的减量化排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六是就生产抓生产的传统观念影响深远,现代发展理念需不断强化。目前,还缺乏以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代畜牧经济、以做大做强畜牧业助推工业、通过产加销一体化实现畜牧业价值“核聚变”效应的现代理念,导致工业与畜牧业两张皮,互相隔离。

3 对策建议

立足本县农村人多地少、以种植业为主、农民增收问题突出的基本情况,结合当前畜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应坚持走科技驱动型、内涵提升型、市场开拓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现代畜牧经济发展之路。

3.1 正确处理发展规模化养殖和以散养为主的关系。在发挥散养对满足农民自身消费需求的同时,进一步加快发展适度规模饲养面,确保市场有效供给,提高农户健康养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

3.2 正确处理发展规模化养殖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畜牧业作为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既需要利用自然、开发资源来实现产量增长,通过保护环境来保障可持续发展。种养结合是我国传统的农业循环生产方式,有利于养殖业充分利用农作物,降低养殖成本,也有利于种植业减少化肥投入,保护和提高土壤肥力,实现农牧结合、动植物互惠,建立农业生态平衡体系。

3.3 正确处理发展规模化养殖与加工和现代物流的关系。规模养殖的发展势必扩大对工业饲料的需求,并促进加工业从过去被动发展的“工业依附型”向主动发展的“市场主导型”转变,从而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形成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格局,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3.4 适时把握生产发展和市场导向的关系。从生产发展势头看,规模化肉牛,肉羊养殖场较往年增加数量多,特别是千头肉牛小区,肉牛场,肉羊小区和肉羊场的建立。起到了以温氏带动模式的养殖大户增多的成功经验,加快产业化运行机制建立的步伐,逐步扩大畜禽保险面,降低养殖风险。促使在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过程中,抓住机遇,瞄准市场,加快畜牧生产发展,提高生产规模和生产档次,积极抢占市场。

3.5 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扩展畜牧业基地建设规模,提高畜牧业产业发展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水平。实施龙头带动战略,在巩固发展现有龙头企业的基础上,加快培育关联度大和带动力强的畜产品加工企业,整合现有畜牧产业基地,引入创新机制,发挥专业合作组织、协会等中介作用,切实搞好产业定位和区域布局。

3.6 积极探索实施有利于加快推进畜牧业产业化进程的政策方针,努力争取国家扶持畜牧业产业化项目资金。切实贯彻好国家、省,市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建议为了扩大县域经济发展规模,将国家、省,市产业化发展项目直接用到县级,以其符合区域发展实际,加快进度。探索制定扶持龙头企业、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基地建设等的政策方针,建立扶持发展的财政基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加以落实;尽快制定对当地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有重要带动作用、影响力强的企业,养殖大户、运销大户、中介组织等的奖励和扶持政策,形成制度,予以实施。扩大融资渠道,引导经融机构增加对农村养殖户的直接贷款,加快土地流转进程,积极探索出台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等进入市场,可作为抵押担保贷款融资,增强畜牧业发展的活力。解决好资金不足的问题。促进农牧民增收。

3.7 逐步建立和完善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一是建立健全县、镇、村三级动物防疫体系,重点对全县千家万户养殖户饲养的畜禽做好疫病防制技术服务工作。二是肉牛养殖小区(场)和养羊小区(大户)都应建立健全一系列动物防疫措施。如有计划的程序免疫、检疫隔离、检测措施、驱虫计划、消毒灭源、污物生物或物理处理等,并严格落实执行,保证养殖小区(场、户)能够按照标准化养牛技术做好管理、饲养和疫病防制技术的应用,达到高投入、高产出、快循环的预期目的,以便提高养殖业的效益、从而达到发展规模养殖、带动全县畜牧业发展的目的。

猜你喜欢

畜牧业养殖场疫病
规模养殖场防疫现状及对策
映像畜牧业
梨火疫病的识别与防控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下)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上)
映像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