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模化“自繁自育”型育肥牛场的发展与管理

2015-01-24丹,王云,姜静,陈宏〔

中国牛业科学 2015年3期
关键词:自育牛场发情

郝 丹,王 云,姜 静,陈 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 杨凌71210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膳食结构正在悄然改变,人们对牛肉的需求与日俱增。所以,肉牛规范化、标准化、产业化的发展模式既能适应人们对牛肉产品的需求,又能够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架子牛货源紧缺,收购价格不断攀升,牛源不足问题成为制约肉牛企业发展的瓶颈,所以李娟[1]等认为,传统的分散繁育,集中育肥的“他繁我育”型养殖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因此,青海省“西繁东育”牛场养殖工程将向“自繁自育”的发展模式推进。目前,我国“自繁自养”型肉牛养殖场相对较少,且已有的“自繁自养”型养牛群体仅为一些小规模农户,规模化的“自繁自育”的养殖方式与猪场养殖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因此,现代化肉牛养殖场应改变“他繁我育”的传统养牛模式,逐步发展“自繁自养”,快速育肥模式,培育属于自己的犊牛育肥,打造优质肉牛规模化养殖基地。

1 场区规划

与专门的育肥牛场相比,“自繁自育”型牛场在牛舍的布局和建设上要增加能繁母牛舍、犊牛舍和待产房,并且在产房里要建立适当数量的母子间。具有母子间的产房,管理方便,能够解决母牛奶水不足所造成的犊牛在出生期营养不良、瘤胃发育缓慢等问题,也能防止群养牛母子混养时发生的母牛踩踏犊牛事故,更能防止牛舍因保、温通风不良、卫生条件差等引起犊牛疾病发生,提高犊牛成活率。

(二)猪场常见寄生虫的分类 按动物学分类把生猪寄生虫分为蠕虫类、昆虫类和原生动物类。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根据猪寄生虫的种类调查和危害,将猪的寄生虫分为两大类即主要寄生虫和次要寄生虫:①主要寄生虫是指那些可在全国流行,并可在各种类型猪场(包括散养)的猪只中找到的寄生虫,包括:大形圆线虫、鞭虫、结节虫、疥螨和虱子等。②次要寄生虫是指那些只在全国某些地区或只在不卫生的猪场中存在的寄生虫,包括:肾虫、肺线虫、丝发状虫、红色胃虫等。虽然这些寄生虫感染猪后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但其并不普遍存在。

2 牛群管理

2.1 能繁母牛的管理发展趋势——同期发情

众所周知,牛发情鉴定在规模化肉牛养殖中是一个难题,养殖场生产过程中很难做到“舍不漏牛,牛不漏配”,很容易因发情鉴定不及时而错过配种,增大产犊间隔。加之,乏情能繁母牛的存在,降低了母畜的利用率。而“他繁我育”的饲养模式比较分散,造成交通不便,路程遥远和母牛发情的随机性等问题,使冷配员劳动强度增大,冷配成本变高,受胎率降低。文平[2]等发现,冷配头数越多,配种时路程越远,同期发情冷配的优势就越明显。同期发情又称同步发情,就是利用某些激素制剂人为地控制并调整一群母畜发情周期的进程,使之在预定时间内集中发情。经同期发情处理后的母牛不需要进行发情鉴定,便可定时进行输精,不仅方便冷配员的操作,提高繁殖效率,也便于饲养员和养殖场管理人员对牛群的分类管理。例如,澳大利亚采用的以同期排卵——人工授精相结合的技术使得妊娠率大大提高,对生产效益获得很好的增收效果[3]。

2.2 犊牛管理

犊牛、后备牛的繁殖和培育是牛场提高经济效益的重点,犊牛管理中要做到五定原则:一、定时:每天定时饲喂犊牛;二、定量:定量的饲喂一定量的牛奶;三、定温定质:由于犊牛的胃发育不全,所以饲喂的牛奶的质量和温度一定要达到要求;四、定人:犊牛管理要责任到人。犊牛自出生至断奶的时间段内,由产房工作人员负责所有的饲养管理工作。产房三人全天轮班在岗,每人每班工作八小时,实行'谁值班、谁接生、谁负责'做到零发病率;五、定录:犊牛出生后,及时记录出生日期和品种。犊牛、后备牛的培养是牛群高产的基础,所以养牛要从'娃娃'抓起。

监控系统人机交互界面系统图如图5所示,监控变频器运行参数图如图6所示。该监控系统具备了对变频器基本功能的远程控制(启/停、更改频率),基本参数与状态的远程监测,对重要的参数形成历史趋势曲线等功能[10]。系统的突出特点在于在系统内增加了以下两部分内容:

现代化的育肥牛场,大多是以“千家万户分散饲养为主,以中小规模育肥场集中育肥为辅”,加之散养户为了追求利润,采用普通公牛进行配种且饲喂廉价饲料,培育出的架子牛,育肥效果非常低下,甚至出现“僵尸牛”的现象。但是,在“自繁自育”的经营模式下,可以节省牲畜运费及购进牲畜的费用,可以选择优良的肉用品种,结合犊牛前期合理的饲养管理,为后期育肥奠定了基础;也可以对牛群进行分类喂料,降低劳动强度,也降低无形中饲料浪费,明显的提高了养殖育肥的经济效益。

另一方面,对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理论的研究。马克思对自由的认识,其核心旨趣在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现有对于这一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两个方面:

2.3 育肥牛管理

育肥期间运用科学、高效、安全的养殖技术,能够大大降低养殖成本和患病风险,从而提高牛场收益。控制肉牛肥育要注意:一,秋季育肥最佳。肉牛肥育以秋季最好。夏季气温过高,肉牛自身代谢快,饲料报酬低,必须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冬季温度较低,牛体要对抗外界低温,体热散失严重,要维持体温恒定,需燃烧大量脂肪,脂肪沉积量大大降低,故而冬季要做好牛舍保温工作。二,减少牛群运动。每天早晚各喂料一次,先粗后精,且每次喂完后,圈于休息栏内,以减少其活动范围,减少营养物质的消耗,提高肥育效果。三,合理选择饲料。根据牛场情况和育肥牛生长状况选择青贮或酒糟育肥,在育肥初期,要求饲料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四,公牛去势肉必好。生产高档牛肉为目的的公犊在6月龄以前宜去势后肥育,否则不便管理,且牛肉有膻味,影响胴体品质。五,育肥前期要驱虫。育肥前,对牛进行驱虫,并严格清扫和消毒房舍。常用驱虫药有丙硫咪唑、敌百虫等。六,适量刷试效果好。刷拭可增加牛体血液循环,提高牛的采食量,必须坚持每日刷拭1~2次。

2.4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管理

在“自繁自育”型养殖场中,母牛是肉牛产业发展的基础。因此,减少母牛繁殖疾病的发生在规模化“自繁自育”型养殖场中处于重要地位。减少母牛繁殖疾病主要做到以下几点:改善产房卫生条件,并建设运动场让母牛多运动,便于母牛自然生产,减少人工助产对母牛子宫的伤害;合理的饲养管理,饲料中添加适量维生素,柳涵等[4]发现母牛日粮中供给足够的维生素对于新生犊牛体重和生长快慢都有显著影响;培养优秀的人工授精技术人员,减少冷配操作次数,输精时严格消毒,遵守操作规范,减少碰伤子宫颈,引发子宫颈炎和子宫颈增生疾病的发生;分娩时临产母牛的外阴、尾根部污染粪便要彻底洗净消毒,助产或剥离胎衣时,手臂、器械消毒,避免将微生物带入子宫;产后用适当方法使胎衣下落,防止子宫脱出后患上布氏杆菌、沙门氏菌等疾病。

3 常见疾病的预防

3.1 加强母牛产后管理,减少母牛繁殖疾病

我国规模化的奶牛场管理模式中,已经应用了相应的系统化信息技术管理软件,而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去管理肉牛场的技术还处于待发展阶段。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对每头牛实行“身份证”信息管理模式就可以依据其“身份证”追溯肉牛的基本信息。包括牛只标识、转群、疾病、免疫、用药、饲喂、系统等方面的管理情况。例如对每头母牛的发情、发情待配、妊娠待诊、妊娠待产、育种记录、产犊、用料、用药、免疫等进行跟踪登记管理,定期分析总结,指导牛场生产管理,对提高能繁母牛的总体生产效益,降低生产成本,最终提高经济效益有很大作用。又如对育成公牛建立详细的档案管理。包括监测6月龄、12月龄、18月龄及24月龄每天的饲料饲喂种类及用量、体重和体尺、记录疫苗接种、疾病发生及治疗等信息,可以有效监测肉牛生长情况,适时的更改育肥牛饲料。

3.2 加强犊牛初期管理,严控犊牛腹泻

保证足够数量的育肥牛出栏,不仅可以维护“自繁自育”型牛场资金回笼问题,而且可以有效解决牛场场地资源问题。但受饲料和饲养管理的影响,育肥牛会经常出现瘤胃积食、瘤胃臌胀、瘤胃酸中毒等瘤胃疾病。防止瘤胃疾病的产生,就要做到:一、搭配混合各种饲料为湿拌料,分开饲喂饲料增加了饲喂的复杂度,所以在喂牛前将蛋白饲料、能量饲料、青贮饲料、糟渣饲料、矿物质添加剂、水及其余饲料按比例称量在机械混合均匀,并使其含水量在40%~50%,呈半干半湿状,喂牛最好。二、要变更限制采食为自由采食。自由采食能满足牛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因此牛长的快,屠宰率高,出肉多,育肥牛还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出栏。但自由采食时,要防止发霉变质和易发酵饲料摄入过多,引起饲料在瘤胃内迅速地发酵,产生大量气体,引发瘤胃臌胀。也要防止牛过度采食粗饲料,粗纤维,饥饿后暴饮暴食,或是采食了塑料绳,石子,胎衣等其他东西,引起瘤胃消化不良,导致瘤胃积食,所以在饲喂时要少喂勤添。三、在更换饲料时要逐渐过渡。例如,在肉牛后期育肥过程中需要添加碳水化合物饲料(主要是谷物),若饲料变更不当,瘤胃中快速产生大量挥发性脂肪酸(VFA),致使瘤胃中总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升高,瘤胃pH值迅速下降,致使瘤胃微生物群落发生明显的变化,进而引发瘤胃酸中毒。四、使用益生菌防治瘤胃酸中毒。所谓益生菌,是一种活的饲用微生物补充剂,可通过改善宿主肠道菌系平衡而对宿主动物产生有益效应改善肉牛日粮和饲料效率,张光勤等[5]发现肉牛饲喂一定量的液态发酵蛋白饲料,其增重效果好、屠宰率高,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总之,依靠精心的饲养管理,防止育肥牛瘤胃病变。

3.3 严格控制饲养管理,防止育肥牛瘤胃疾病

规模化“自繁自育”型养殖场要保证其持续稳定发展,就需要有足够数量的健康犊牛,这样,不仅能够选育出体况优良的架子牛,而且也可以挑选出年轻的后备繁育母牛,由此可见,犊牛在养殖场中的重要性。但是,犊牛腹泻发病率较高,且发病迅速,死亡率较高,往往会给畜牧业带来巨大损失。防止犊牛腹泻首先应当注意饮食和环境卫生,饲养管理中药做到“四定”原则,并保障充足的36~37℃的饮用水。其次,犊牛舍夏季要保持良好通风,冬季要注意保暖,定期消毒,发现病牛要及时隔离治疗。再次,犊牛出生后,保证吃上足量初乳,提高其抗病能力。因而,母乳要避免污染,泌乳的乳房要清洗干净,以保证质量。最后,在腹泻高发期应进行药物预防,从犊牛第一次哺乳开始添加抗生素至第3天,这样可以降低犊牛腹泻的发病率。临床则可以使用磺胺嘧啶、氟哌酸、庆大霉素及硫酸卡那霉素等进行治疗。

4 结语

采取“他繁我育”型这种养殖方式时,散养户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设施不规范、不合理、不完善,只能小规模的饲养母牛和繁育犊牛,大多数培育出的是不同时期的架子牛。再者,散养户缺乏专业的养殖技术,使犊牛常发生腹泻和呼吸道疾病等问题不能及时解决,造成架子牛货源紧缺,收购架子牛的价格不断攀升。而规模化的“自繁自育”型养殖场可培育出足够数量的同期架子牛进行育肥,保障了养殖场的经济效益。

首先,规模化、产业化的“自繁自育”肉牛场应重点保护和发展基础母牛。李自强等认为保护能繁母牛要谨遵“优质、高效、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保护能繁母牛的基础上培育一定规模的健康犊牛,最终,出栏高档优质的育肥牛。其次,规模化养殖过程中管理是重点,技术是核心,执行是保障。规模化肉牛养殖场需要定期对场里工作人员进行肉牛科学养殖与疾病防治的培训,对饲养员传授饲料配制、养殖环境改善、精细化饲养管理、疫病综合防控等关键技术。

这样既减少了运输带来的疫病风险,又能降低购牛成本,且良种肉牛出肉率高,肉质好,相应的养牛回报率得以提高。因此,以“他繁我育”为主向的肉牛生产模式向“自繁自育”肉牛养殖场的转变将成为未来我国培育出优质高产牛肉产品奠定基础。

语法测试是检验教学效果及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但语法教学现状的研究仅仅对中考、高考、大学英语四/六级、英语专业四/八级等有所研究,对于国外几大英语考试如剑桥商务英语、托业、托福、雅思、美国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等的研究不足。除此以外,对于校本测试(如期末考试)等的研究也较少。这些研究上的不足将会影响到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的调整。

散养户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设施不规范、不合理、不完善,而且基本都是农民,缺乏养殖技术,加之积极性也不高;肉牛屠宰混乱,'弑母杀青'现象严重,架子牛货源紧缺,收购价格不断攀升,牛源不足问题成为制约肉牛企业发展的瓶颈。

[1] 李娟.青海省东部农区牛羊育肥现状及发展方向刍议[J].青海草业,2005,14(3):29-31,40.

[2] 文平,李昊帮,燕海峰等.同期发情冷配技术提高农村肉牛品改经济效益分析[J].中国草食动物,2008,28(4):48-50.

[3] 余文莉.澳大利亚肉牛养殖模式[J].中国畜牧业,2011,(16):52-55.

[4] 柳涵.繁殖母牛妊娠期集中补饲钙、磷、硒及维生素添加剂对其生产性能的影响[D].内蒙古民族大学,2014.

[5] 张光勤,李旺,赵芙蓉等.湿态发酵蛋白饲料对肉牛增质量效果的研究[J].饲料研究,2013,(3):47-49.

[6] 李自强,张社会,黄瑞萍等.保护和发展基础母牛是发展养牛业的关键[J].中国牛业科学,2008,34(4):70-70.

猜你喜欢

自育牛场发情
洛绒牛场
洛绒牛场
在亚丁(二首)
肉牛舍自走式牛场清粪车的研究
奶牛产后首次发情行为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氯前列稀醇效果的因素分析
母猪不发情怎么办
奶山羊同期发情技术研究进展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模式
有机启智 化学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