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NP水平与心功能相关性分析

2015-01-23刘亚敏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9期
关键词:心室血浆分级

刘亚敏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NP水平与心功能相关性分析

刘亚敏

目的探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BNP)水平与心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112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 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5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血浆BNP水平、心功能不同分级患者的血浆BNP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浆BNP水平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功能分级不同, 其血浆BN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 且心力衰竭程度越严重, BNP水平越高, 因此血浆BNP水平可以作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心力衰竭;脑钠肽;心功能

心力衰竭是以心功能不全、神经内分泌激活以及血流分布异常为特点的比较复杂的综合征, 是心脏病进展的最终结果, 在老年患者中具有较高发病率[1]。心力衰竭在疾病早期无显著特点, 由于临床症状无特异性, 因而为临床诊断带来了较大困难。有研究结果显示, 患者在心力衰竭的情况下,心室肌张力会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而且BNP水平也会逐渐升高, BNP增高幅度和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存在密切关系, 可以作为临床判断心力衰竭进程的重要指标[2]。为了探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NP水平与心功能之间的相关性, 作者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本院治疗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112例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112例作为观察组, 所有患者均符合老年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 均自愿接受本次治疗, 排除具有严重肝肾疾病、精神疾病以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男65例, 女57例, 年龄60~82岁, 平均年龄(64.34±5.14)岁;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 其中Ⅰ级25例, Ⅱ级30例, Ⅲ级28例, Ⅳ级29例。选择同期在本院接受健康体检的5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24例, 女26例, 年龄59~78岁, 平均年龄(66.32±4.28)岁。两组研究对象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在入院后第2天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3 ml, 对照组则在体检当天空腹抽取静脉血3 ml, 均严格按照常规操作进行采集。采集完毕后, 将血液标本置于有EDTA的试管内, 离心分离血浆, 之后根据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BNP水平, 严格按照试剂盒的操作说明书进行。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BNP水平比较 经比较, 观察组血浆BNP水平为(683.21±32.25)ng/L, 对照组为(47.62±8.21)ng/L, 观察组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心功能不同分级患者的血浆BNP水平比较 经分析, 心功能Ⅰ级患者的BNP水平为(79.52±9.48)ng/L , Ⅱ级为(201.36±11.45)ng/L, Ⅲ级为(718.47±18.63)ng/L, Ⅳ级为(894.56±38.14)ng/L, 不同心功能分级的血浆BNP水平高低顺序为Ⅰ级< Ⅱ级<Ⅲ级<Ⅳ级。观察组患者心功能分级不同,其血浆BN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心力衰竭是在心脏结构异常改变、心脏功能性疾病等因素下造成的射血功能受损、心室充盈等最终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 在多种心脏疾病或者大血管疾病中都有发生。老年患者年龄逐渐增大, 身体各项机能不断退化, 发生心力衰竭的几率比较高, 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 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3]。由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 受多种因素影响, 且疾病进展和心肌细胞渐进性、持续性存在密切关系, 当心肌细胞不断受损后, 心力衰竭的程度也更加严重[4]。除此之外, 因为心力衰竭的早期临床症状没有特异性, 甚至和心功能状态不完全相关, 因此临床确诊其病变程度存在较大难度。对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 若没有清楚的了解心力衰竭严重程度, 很难对病情进行准确判断, 从而对其治疗、预后等带来较大影响, 不利于患者的康复。因此, 对心力衰竭程度进行准确判断, 对疾病治疗具有重要价值。BNP是临床判断心力衰竭进程的重要指标, 其水平增高幅度和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存在密切关系[5]。BNP主要存在于机体心室肌内,是由32个氨基酸构成的多肽, 其分泌受压力负荷增加、左室舒张末期容量的影响比较大。若患者出现心力衰竭症状,心室壁张力会明显增加, 导致心室肌内BNP大量分泌, 进入血液当中, 从而使血浆BNP水平显著升高, 由此可见, 血浆BNP水平高低, 可以更加准确的反映心室功能紊乱程度。BNP作为心力衰竭严重程度以及心功能分级的重要生化指标, 可以对抗肾上腺素的水钠潴留效应, 同时, 还可以抑制血管活性肽的产生, 并拮抗内分泌系统激活产生的心脏毒性,从而延缓心脏重塑。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BNP水平高于健康体检人群,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 对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心功能分级后, 对其血浆BNP水平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 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级不同, 其血浆BN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 且心力衰竭程度越严重, 血浆BNP水平越高, 因此血浆BNP水平可以作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1]孙梅.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水平的诊断价值.当代医学, 2011, 17(22):111-112.

[2]赫艳梅.血浆BNP水平在妊娠高血压患者心力衰竭早期诊断的价值及意义.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2, 16(7):1299-1301.

[3]李晓南.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水平变化与心力衰竭程度、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 中国当代医药, 2011, 18(12):44-45.

[4]桂瑞丰, 李超伟, 郭华国, 等.心力衰竭患儿血浆 NT-proBNP水平与心功能的研究.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5(1):85-88.

[5]周俊高, 高丽.老年心力衰竭病人BNP水平与心功能相关性探讨分析. 现代预防医学, 2012, 39(9):2231-223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9.022

2015-04-23]

457000 河南省濮阳市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心室血浆分级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产前MRI量化评估孕20~36周正常胎儿心室内径价值
起搏器融合波排除的心电图表现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分级诊疗的强、引、合
三位一体的浙江分级诊疗
“水到渠成”的分级诊疗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相关血浆氨基酸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