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盐县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的举措和成效

2015-01-23朱军华,陆建生

浙江畜牧兽医 2015年2期
关键词:海盐县病死猪无害化

海盐县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的举措和成效

朱军华,陆建生

(海盐县畜牧兽医局,浙江海盐314300)

中图分类号:S851.2+3文献标识码: B

收稿日期:2015-01-16

海盐县地处浙江北部的杭嘉湖平原,典型的江南水乡,境内以平原为主,河道纵横交错。

海盐县畜牧业以猪为主,是全国瘦肉型商品猪生产基地县和浙江省特色优势产品(优质猪)布局规划区域。生猪养殖是该县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手段。养殖总量大、分布面广,养殖水平良莠不齐,死亡动物处理处于传统的掩埋、焚烧、化尸窖处理等方式,既浪费土地、污染环境,又有潜在散播疫病疫情风险等问题。

2013年,该县被农业部确定为首批国家级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试点县。对此,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根据农业部、浙江省政府相关文件要求,认真开展调研,制定实施方案,全县上下同力协作、攻坚克难,强力推进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试点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成效。现将相关情况总结报告如下,供参考。

1 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的举措

1.1领导重视、部门配合,保障工作推进为强烈推进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试点工作,该县专门成立了病死动物集中无害化处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在县农经局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县病死动物集中无害化处理的组织实施、政策制订、监督管理等工作。各镇(街道)建立相应领导机构负责辖区内病死动物集中无害化处理工作。

按照“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属地管理、适当补助”的原则,稳步推进病死猪集中无害化处理工作。县政府领导多次组织相关部门召开专题会议,协调工作推进,处理中心建设项目的审批、环评、选址等问题,督促各镇(街道)推进配套收集体系建设。县财政出资建设县动物卫生处理中心,并对各镇(街道)病死动物收集处理基础设施及收集队伍建设给予适当补助,确保配套收集体系与动物卫生处理中心建设无缝对接,如期投产运行。

1.2以人为本,科学组建收集体系按照辖区面积和畜禽养殖量,每镇(街道)建设1~2个镇级病死动物集中收集暂存点,畜禽养殖重点村设村级病死动物收集转运点。存栏生猪30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自行建造病死猪收集暂存点,负责本场病死猪集中收集和暂存。各镇(街道)落实人员管理病死猪收集暂存点和转运点,组建专门收集队伍,公布收集点位置、服务时间、收集人员姓名和联系电话,接受农户主动送交和电话预约上门收集服务。县动物卫生处理中心配备专用车辆,负责各收集暂存点的病死猪集中运至中心进行无害化处理。

至今,全县9个镇(街道)已建设镇级病死动物收集暂存点11个,场级收集暂存点6个,组建收集队伍10支,车辆21辆,人员50名,形成“村收、镇集、县处理”的收集服务体系。

1.3以资源利用为核心,建设处理中心县动物卫生处理中心占地面积10亩( 1亩=667 m2),总建筑面积约2859.7 m2,设计日处理能力( 8 h) 10 t,年处理病死动物3000 t。采用高温干化处理工艺,于2013年3月开工,2014年8月建成运行。至2014 年12月底已累计处理病死动物507 t。

病死动物经高温干化处理后,可完全杀灭动物尸体携带的病原微生物,处理彻底。最后产生油脂、残渣、污水、废气等四类物质。油脂可作为提炼生物柴油的原料,残渣可用作生物燃料或制作有机肥原料,废气经收集处理后达标排放,污水生物处理后进入污水管网。

因此,病死动物经无害化处理对周边生态环境无明显影响,群众较为满意。

1.4以责任落实为重点,健全管理制度

一是制定海盐县病死动物收集暂存点建设规范,明确收集暂存点的布局意见、选址意见、建设内容和参考标准。

二是下发海盐县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工作职

责,明确各级部门单位的工作职责。

三是出台海盐县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操作规定,明确病死动物收集处理流程,统一收集处理台账式样。

四是财政、农经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明确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助工作的通知》文件,明确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资金申拨程序和处理补助标准。

五是在各收集暂存点和县动物卫生处理中心按装摄像头,实现远程监控,防止病死动物外流影响环境和危害社会。

六是印发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告知书,使养殖场(户)广大群众知晓病死动物随意处置的危害及相关法律责任。

1.5以监督执法为手段营造社会氛围病死动物集中无害化处理工作领导小组始终把不按规定处置病死猪及其产品的违法行为作为食品安全隐患整治和牧业监督执法的重点,向社会公开举报投诉电话和举报奖励办法。在日常巡查基础上,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和多部门联合执法行动。

2014年累计组织执法检查48次,出动执法人员258人次。广泛宣传《动物防疫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和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相关知识,在全社会营造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人人参与、齐抓共管”的社会氛围,进一步督促养殖场(户)履行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的法定义务,从源头上防止病死或死因不明动物进入流通环节,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2 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的成效

2.1主体养殖更加安心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的建成运行,使养殖场户处置病死猪更加便利。养殖户不仅可主动将病死猪就近送到收集暂存点,还可电话预约收集人员上门收集,彻底解决了病死猪处置“费时、费力、费钱”的问题,再也不用为病死猪的处置分心,可以静心全力发展生产。

同时,送交死猪当场可得到相应补助,养殖户无害化处理意识和自律性明显增强,相关案件发生率大幅降低,有效防止病死猪传播动物疫情的风险,生产主体养殖更加安心。

2.2部门监管更有信心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的建成运行,实现了收集处理的网络全覆盖,确保病死猪能应收尽收、集中处理,堵住了病死猪丢河道、弃路旁、流向餐桌的源头和影响。

通过县动物卫生处理中心和各收集暂存点的信息反馈,有关部门能迅速掌握当前生猪的死亡数据,科学研判动物疫情和分析生产形势,及时发布风险预警信息,确保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2.3百姓生活更加舒心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的建成运行,解决了化尸窖无害化处理“址难选、地浪费、处理慢、隐患大”等问题,破解了产业发展与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的瓶颈,实现了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与周边生态环境和谐共处,农村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百姓生活更加舒心。

农业部要求切实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为保障畜牧业生产和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农业部最近发出通知,要求各级畜牧兽医部门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扎实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通知指出,岁末年初是动物疫病高发季节,也是畜产品消费旺季,全国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进入了关键时期。要充分认识做好节日期间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意义。

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二是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监管工作。三是养殖环节监督执法工作。四是生猪屠宰行业管理工作。五是兽药使用监管工作。六是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

《浙牧》摘

猜你喜欢

海盐县病死猪无害化
湖北出台磷石膏无害化处理技术规程
湿垃圾与病死猪混合厌氧消化产气性能研究
两种高温法无害化处理病死动物灭菌效果比较
南安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的现状与建议
爱吐皮的爸爸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
顽强的落地生根
吃晚饭
养殖户病死猪处理行为实证分析
嘉兴市海盐县美术教师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