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论脾为后天之本

2015-01-23温永忠张安富刘安凤游艳华冉利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8期
关键词:水湿运化素问

温永忠 张安富 刘安凤 游艳华 冉利

略论脾为后天之本

温永忠 张安富 刘安凤 游艳华 冉利

本文就脾为后天之本的特性, 从其生理病理等方面予以阐发脾胃在人体生命活动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脾为后天之本;生理病理;生命活动

“脾为后天之本”, 说明脾脏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脾与胃相为表里, 同居中焦而主土, 为万物之所生,也为万物之所归。故脾与胃可同称为“后天之本”。脾乃“气血生化之源”, 只有脾的功能健旺, 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才能得以营养, 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人才能却病延年,健康长寿。

1 生理

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运化和统血以及主肌肉四肢, 开窍于口, “其华在唇”。脾的运化作用, 包括运化水谷之精微和运化水湿两个方面。

1.1 运化水谷精微 指脾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运输功能。饮食入胃, 经过胃的受纳腐熟、消磨, 其精微物质(即营养物质)靠脾的吸收和转输功能, 送到全身各部位, 五脏六腑筋骨皮肉得以营养, 以维持正常生理功能, 则心有所主,肾能密藏, 肝之清阳能升发, 肺行治节之能;否则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乏源, 则心之神明失之, 肺之不能治节, 肝之不能升发, 肾之其精不藏, 诸病生矣。《素问·痿论》云:“脾主身之肌肉”。由于脾的运化功能将水谷精微送到全身肌肉中去, 为之营养, 使之发达丰满, 臻于健壮。所以脾之运化功能健旺与否, 关系到肌肉的壮实与衰痿。

人的四肢同样需要脾气输送营养, 才能维持正常的功能活动。脾能健运, 输送营养充足, 则四肢肌肉丰满, 活动轻劲有力。若脾不健运, 清阳不布, 营养不足, 以致肌肉萎缩,四肢倦怠无力。所以《素问·太阳阴明论》云:“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 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 四肢不得禀水谷气, 气日以消, 脉道不利, 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 故不用焉。”这就充分说明四肢功能正常与否,脾的运化水谷精微至关重要。

“脾气通于口, 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灵枢·脉度篇》)。脾与口的功能是统一协调的, 脾和则气通于口, 口味才能正常, 食欲旺盛。脾不和则食欲口味皆不正常。脾虚则食而无味或不欲饮食;脾有温热则常觉口甜。这都说明脾“开窍于口”。《素问·五脏生成篇》云:“脾之合肉也, 其荣唇也”。脾之精气所以能反映于口唇, 是与脾主肌肉、脾气通于口分不开的。脾能健运, 则气血充足, 口唇红润光泽。若脾不健运则气血虚少, 口唇淡白不泽, 甚至萎黄。

1.2 脾主运化水湿 脾在运化水谷精微的同时还将水湿上输于肺, 由肺散布到全身各脏腑组织中, 使之能得到水液的濡养。若脾运化水湿功能失调, 就可导致水湿停留诸病变。水湿凝聚则为痰为饮, 溢于肌肤为水肿, 停留肠间泄泻等。故《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即所谓“脾不能制湿而湿从内生也”。所以临床常用健脾利湿法治疗水液停留诸病, 往往取得疗效。由此可见, 只有脾之运化功能健旺, 促进水液的正常运转和排泄, 才能维持人体水液代谢平衡, 使水湿之邪无由以生。

脾能运化水谷, 化生营血, 为气血生化之源, 且有统摄血液的功能。《难经》云:“脾主裹血”。血液所以能在脉管中循行周身, 运行不息, 如环无端, 内至五脏六腑, 外达筋骨皮肉, 对全身组织器官起着营养和滋润作用, 除靠心气的推动, 肺气的输布, 肝的贮藏和调节之外, 还有赖于脾气的统摄。如果脾气虚弱, 统摄无权, 血液失其正轨, 而溢于经脉之外, 出现种种出血病症, 如吐血、衄血、皮下出血或妇女月经过多、崩漏、便血等。所以临床常用补脾气以摄血之法使血得安。

脾与胃二者, 经脉互相络属, 配成阴阳表里关系。脾主运化输布, 胃主受纳腐熟, 脾以升为顺, 喜燥恶湿, 胃以降为顺, 喜润恶燥。脾胃功能健运, 升降正常, 则“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 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 浊阴归六腑”(《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脾胃阴阳相配, 纳运结合,升降相因, 以维持人体饮食物消化、吸收和输布营养的功能活动。若外感六淫, 内伤七情, 或饮劳倦, 或攻伐太过都可损伤脾胃的正常功能活动, 使其纳运失职 , 升降失常, 诸病丛生。

2 病理

2.1 脾气虚弱 症见食少纳呆, 大便溏薄, 少气懒言, 四肢倦怠, 身体消瘦, 面色萎黄不华, 舌淡苔白, 脉缓弱。治宜健脾益气, 方如四君子汤或六君子汤加减。

2.2 脾阳虚 症见纳少腹胀, 脘腹疼痛, 喜温喜按, 口淡不渴, 四肢不温, 大便稀溏, 或肢体浮肿, 小便不利或白带清稀量多, 舌质淡嫩, 苔白滑, 脉沉迟细弱。治宜温运中阳, 方如理中汤。肢体浮肿治宜温脾行水, 方如实脾饮。

2.3 脾气下陷 症见头晕目眩, 语言低怯, 气短乏力, 自汗食少, 食入则胀, 脘腹重坠, 二便频数或久泻脱肛, 或子宫下垂等。治宜益气升提, 方如补中益气汤。

2.4 脾不统血 症见皮下出血, 或吐血衄血、尿血便血, 或月经过多, 崩漏等。治宜补脾气以摄血, 方如归脾汤。

2.5 寒湿困脾 脘腹胀闷, 不思饮食, 恶心呕吐, 口淡不渴,腹疼便溏, 头痛如裹, 或重或肿, 面色黄晦, 舌体胖, 苔白腻。治宜温中化湿, 方如胃苓汤加减。

2.6 脾胃湿热 症见脘腹痞闷, 呕恶厌食, 肢体困重, 大便溏泄, 小便短赤不利, 或面目肌肤发黄, 或觉皮肤发痒, 或有身热起伏, 汗出热不解, 苔黄腻, 脉濡数。治宜清热化湿, 方如甘露消毒饮。

2.7 胃寒 胃脘冷痛, 遇寒则剧, 得温则减, 口淡不渴, 或泛清水, 或食后呕吐, 肠鸣漉漉, 舌质淡, 苔白滑, 脉弦或迟。治宜温中散寒, 方如厚朴温中汤。

2.8 胃火 胃脘灼痛, 吞酸嘈杂, 渴喜冷饮, 消谷善饥, 或纳则胃疼, 口臭或牙龈肿疼, 龈衄, 大便秘结, 舌红苔黄, 脉滑数。治宜清胃泄火, 方如清胃散或玉女煎。

2.9 胃阴不足 口干舌燥, 不欲纳食或干呕呃逆, 脘痞不舒,大便干结, 小便短少, 舌光红少津, 脉细数。治宜滋养胃阴,方如益胃汤。

2.10 食滞胃脘 脘腹胀满, 嗳气吞酸, 呕吐酸腐食臭, 大便不调, 苔厚腻, 脉滑。治宜消食导滞, 方如保和丸。

2.11 脾肾阳虚 症见形寒肢冷, 面色苍白, 腰膝或少腹冷疼, 下利清谷或五更泄泻或面浮肢肿, 小便不利, 甚或水臌胀满, 舌淡嫩, 苔白滑, 脉细弱。治宜补脾肾, 水肿为主者方如实脾饮, 泄泻为主者方如附子理中汤, 五更泄方如四神丸。

2.12 脾肺气虚 短气乏力, 咳喘痰多而稀白, 食欲不振,腹胀便溏, 甚则面浮足肿, 舌淡苔白, 脉细弱。治宜补益脾肺、温化痰湿, 方如六君子汤加减。

2.13 肝脾不和 胸胁胀满疼痛, 精神抑郁或烦躁易怒, 善太息, 纳食减少, 腹胀便溏, 或大便不调, 肠鸣矢气。苔白脉弦。治宜舒肝健脾, 方如逍遥散加减。

2.14 肝胃不和 胸胁胃脘胀满疼痛, 呃逆嗳气, 吞酸嘈杂,郁闷烦躁易怒, 苔薄黄, 脉弦。治宜舒肝和胃, 可用柴平煎或左金丸加减。

2.15 心脾两虚 心悸健忘, 失眠多梦, 饮食减少, 腹胀便溏, 倦怠无力, 面色萎黄, 或皮下出血, 月经色淡量多, 或经少经闭, 崩漏, 带下舌淡苔白, 脉细弱。治宜补益心脾, 方如归脾汤加减。

3 讨论

祖国医学十分重视脾胃在人体生命活动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不论在诊断、治疗、处方用药以及判断疾病预后吉凶,都很注重脾胃的情况。《内经》特别指出“人无胃气则死”。《伤寒论》除中证第333条亦云“脉迟为寒, 今与黄芩汤复除其热, 腹中应冷, 当不能食, 今反能食, 此名除中, 必死”。古人认为脾胃之气败绝, 后果必然凶险。所以在处方用药时要顾护脾胃之气。《素问·五常政大论》云:“大毒治病, 十去其六;常毒治病, 十去其七;小毒治病, 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 食养尽之, 无使过之, 伤其正也”。告诫人们在治疗上不宜过分依靠药物, 以免伤其正气, 可用饮食疗法增加营养, 增加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这种辅助疗法等同目前的营养疗法。临床常可见到大病后期, 凡脾胃之气渐复, 饮食逐渐增加, 预后多吉;凡脾胃之气败绝, 毫无食欲,甚或汤水难下, 预后必凶。故《内经》云:“安谷则昌, 绝谷则亡”。

先天之本在肾, 后天之本在脾。肾主藏精为生殖发育之源, 出生之后, 必赖脾之运化水谷精气的充养, 以保证其生长发育的需要。若脾失健运, 气血生化之源不足, 则导致营养不良或发育不良, 所谓“后天失调”。《医宗必读》云:“一有此身, 必资谷气。谷入于胃, 洒陈于六腑而气至, 和调于五脏而血生, 而人资之以为生者也, 故曰后天之本在脾”。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8.184

2015-01-05]

402260 重庆市江津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健康中心(温永忠);重庆市江津区西湖镇卫生院(张安富 刘安凤 游艳华冉利)

猜你喜欢

水湿运化素问
华池林区水湿盐碱地及适生树种调查
益肾散结化瘀法治疗IgA肾病的机制探讨
Discussion on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from “Cold-dampness and Insidious Dryness”
好事近·中秋感怀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on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Oral Oxycodone Hydrochloride Prolonged-Release Tablets Related Constipation
试论多纪元简对金漥七朗《素问考》的借鉴和袭用
从《黄帝内经》认识脾的作用
周静老师运用加味治浊固本丸治疗浊毒内蕴证2型糖尿病肾病经验
湿气重可以游泳吗
脾主运化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