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关县草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015-01-23杨君彩云南省大关县畜牧局657400

中国畜禽种业 2015年3期
关键词:草食草畜牲畜

杨君彩(云南省大关县畜牧局 657400)

大关县草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杨君彩(云南省大关县畜牧局 657400)

草畜产业是大关山地畜牧业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对促进大关县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笔者通过多年实践,立足大关县草畜发展现状,分析发展的有利条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草畜发展的建议及对策。

草畜产业;现状;问题;对策;大关县

1 大关县草畜产业发展现状

1.1 天然草场现状

大关县是云南省昭通市主要的草原地区之一,全县有可利用天然草场700多个134.84万亩。其中:山地草场类70.33万亩,灌丛草场56.2万亩,疏林草场6.45万亩,农闲地类1.86万亩,主要类型为热性草丛类、暖性草丛类、山地草甸类和热性灌草丛类。在2010年10月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包括云南在内的主要牧区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后,大关县于2011年12月前完成了全县134.84万亩草地确权到户,其中禁牧草原17.47万亩,草畜平衡草原117.37万亩。

1.2 人工种草及牧草保留面积

为加快草原建设和畜牧业的发展,2010年至今先后实施了以工代赈、粮草轮作、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产业发展、石漠化等项目。目前有保留人牧草面积9.4862万亩,其中:一年生牧草1.2万亩,多年生牧草8.2862万亩。

1.3 大片连片草山数量及分布

据大关县调查统计,全县现有1万亩以上连片草场15块,分布在上高桥乡的潭灌窑、三代沟、牛角湾梁子、马刺弯,寿山镇的羊哄林、曹家沟,玉碗镇的沙坪,悦乐镇的麻窝凼、太阳坝,天星镇的平石板、马家坡,吉利镇的东海,高桥镇的逛荡坪、尹家坪,翠华镇的花椒共15块总面积有19.08万亩。

2 草食牲畜生产

据统计,2014年全县草食牲畜现存栏121535头(匹、只),其中:牛存栏42262头,马存栏9506匹,山羊存栏63126只,绵羊存栏6641只。当年出栏草食牲畜57048头(匹、只),其中:牛出栏17029头,羊出栏38108只,出栏马1911匹。全县饲养草畜牲畜存栏折合24.6786万羊单位,全县有天然草场134.84万亩,平均鲜草产量由2011年的330kg提高到420kg,一年生牧草保留面积1.2万亩,人工种草平均鲜草产量1300kg,草原理论载畜量为13.5456万个羊单位,人工草地理论载畜量为0.4749万羊单位,农作物秸秆利用量6654.6994万千克,秸秆载畜量9.9771万羊单位,超载0.8658万养单位,超载率4.32%。

3 发展草食畜的优势

3.1 自然资源优势

一是大关县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5℃,年降雨量991.3mm,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水热资源优厚,有利于牧草和草食牲畜的生长繁殖,青绿多汁饲料常年不断。也具有旱地多,杂粮比重大的特点,草食牲畜的发展有丰富的优质饲料作保证。二是“两路”及乡、村电话开通,交通便捷、信息灵通,有利于牲畜交易。三是2004年,大关县经过省地质矿局劳动卫生局环境监测对水、土、养殖环境空气采样分析,测定评价,其结果完全符合无公害畜产品的要求,已通过产地认证,现正进行产品认证,而且这一点是消费者迫切的需求。

3.2 市场与潜力优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膳食结构的改善,对草食牲畜肉产品的需求增加,而大关县有上高桥乡琦鑫黄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带动和“琦鑫”牌黄牛干巴系列产品开发,为老百姓提供了市场和信息服务,已完成“琦鑫”牌黄牛干巴系列的条码、商标注册、QS认证。年出栏黄牛1000头以上,加工牛干巴系列产品500t以上,产品供不应求,发展社员1000户,2011年12月被市农业局评为“市级示范社”。主要采取“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充分发挥支部引领、合作社资源共享、农户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以科技为支撑,带领社员积极实施黄牛冻精改良,科学种草养牛,实行统一生产、统一销售及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发展模式。

3.3 技术优势

一是大关县牛羊养殖具有悠久的历史,农民积累了丰富的养殖经验。二是县局有专业技术人员34人,其中:高级畜牧师2人,高级兽医师10人,畜牧师7人,兽医师12人,技术人员3人,多数专业技术员都参与黄牛冻改、养羊综示区、小母牛等重点项目的建设,积累了大量的技术经验。

4 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天然草场退化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

受自然人为的因素,大关县草原生态严重退化的趋势尚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草原型畜牧业粗放方式没有完全扭转,虽然大关县采取人工草种等措施保护草原生态,但部分草原超载仍然严重。制约大关县草地生态建设的深层次矛盾未消除导致草原生态持续退化,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

4.2 草原机构不健全

大关县县上没有草原监理站,9个乡镇没有专门的草原监督人员,县草原监理工作暂时由畜牧局安排3人担任,乡镇有镇政府临时安排的人员,造成草原监管不力。

4.3 投入严重不足

牧草良种补贴人工种草和人工改良种草由于补助标准低,地方财政无力配套投入资金,导致牧草种植开展不好,缺乏管理,使牧草达不到高产水平。

4.4 无草产品加工和销售企业

全县除项目区外,农民种草只是为季节性牲畜的补饲,各家零星附带种植,自给自足为主,人工种草地块分散,不能形成规模,不利于管护,产业化滞后。无专业从事草业生产和加工的单位,牧草收割后,不能进行技术加工,谈不上草产品。

5 建议及发展对策

总体思路:以市场为导向,资源为依托,科技为支撑,以建设现代草业,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推动现代畜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为核心,加快畜牧业内部结构调整,强化草食动物建基地和标准化养殖场(区)建设,做强龙头,打造品牌,提高草食动物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全县经济、生态持续发展。

主要目标:到2020年年均种植一年生牧草5万亩,实现多年生牧草保留面积4万亩。畜牧业产值实现9亿元,其中草食畜2.7亿元占30%。

5.1 建立健全机制和完善机构

县委政府切实加强领导,按今年出台的“农业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方案”引领和指导,细化草畜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制定发展配套政策措施。县乡分别成立草原监理站和草原管护站,保证人员和办公场地,构建县、乡、村三级管护联动网络,安排专职禁牧管护人员,加强对禁牧草地管理力度。

5.2 增加投入

建立以国家投入为导向,公司、专业合作社和农民投入为主体,全社会为补充的多层次、多渠道投入体系,加大筑巢引凤招商引资力度,持续加大草原生态奖补资金投入,提高牧草良种补贴单位补贴标准,促进农民发展草畜产业的持续性和恒久性。

5.3 加大草畜产业发展综合利用

全县天然草场134.84万亩,人工草留床面积9.4862万亩,农作物秸秆量66.55万吨,力争在2020年农作物秸秆加工利用率提高到50%以上,充分利用草料资源,大力确保饲料生产与牛羊产业同步发展,努力实现草畜平衡。

5.4 大力推进草食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技术

一是按“品种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监管常态化”的要求,巩固和发展一批市、县示范场,努力创建2~3个省级示范场,二是以发展养牛、羊为重点,尽快形成草食畜牧业发展区域集群,建设好上高桥乡万头黄牛养殖基地、在上高桥乡团结、大寨、红旗、新民、打堡,天星镇安乐、悦乐镇青林、新寨等3个乡镇8个村建立5个养牛示范小区,年出栏肉牛5000头,到2020年建成年出栏5000头以上的乡镇3~5个。在上高桥乡大寨、打堡、红旗,玉碗镇出水,悦乐镇大坪,寿山乡益珠、中坪,高桥乡车来、联盟,木杆镇漂坝,天星镇营盘等7个乡镇11个村发展黑山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11个,年出栏肉羊30000只。

5.5 做强品牌,延长产业链,构建草食产品流通体系

以上高桥乡琦鑫黄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曹家沟生态养羊场为龙头,着力抓好上高桥千头牛羊交易市场,加大牛羊产品深加工和营销链条,努力打造“琦鑫”黄牛干巴系列品牌,支持和鼓励各种营销实体产业市场流通。

5.6 继续加强畜种改良

一是开展草食牲畜遗传资源调查工作,对大关县种畜数量、生产性能等方面进行调查、了解,并根据资源调查结果确定畜种的选育方向,制定品种改良计划。二是加强基层人员培训。加强对乡镇畜种改良人员的技术培训,采取专家现场授课、实际操作培训等方式,开展黄牛冻改,牛羊良种选育等实用技术培训。

5.7 抓好核查工作

要严格按省市要求对乡镇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工作进行抽查20%的村,主要抽查天然草原载畜量、核查载畜数量、圈舍饲养情况以及草畜平衡制度措施的制定和落实情况。

杨君彩(1973-),女,大专,畜牧师,从事畜牧、饲草科技推广。

猜你喜欢

草食草畜牲畜
强化人工草地建设 推动草畜产业化发展
20世纪五十年代内蒙古牲畜改良工作初探
优质草畜品种选育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对草畜平衡管理模式的思考
交换牲畜
粮改饲与草食畜牧业发展初探
辽宁绒山羊春季放牧植物中毒防治
失去自由的地方—牢
冬季牲畜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
草原生态补偿:草畜平衡奖励标准的差别化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