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好新常态下企业的党员管理工作

2015-01-21李萌

企业文明 2015年1期
关键词:预备党员积极分子党员队伍

李萌

党员是党的肌体细胞和党的活动主体,党员队伍建设是党的建设基础工程。长期以来,各级党组织认真做好党员管理工作,一大批优秀分子加入党组织,特别是广大党员在完成重大任务、抗击自然灾害、应对突发事件中冲锋在前、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生动诠释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和党员队伍越来越壮大,管党治党任务更加艰巨。在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党员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有的党组织对发展党员把关不严,党员队伍结构不尽合理,党员管理方式和手段比较单一,少数党员理想信念动摇、组织纪律不强,甚至思想蜕变、腐化堕落等。这些问题影响着党员队伍的生机活力,影响着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削弱了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必须切实加以解决。

严格坚持标准,提高发展党员质量

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2014年1月28日,中央政治局组织召开会议,研究部署了加强新形势下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指出:“要严格坚持标准,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加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扩大发展党员工作中的民主,严格工作程序和纪律,提高发展党员质量。”据此,企业发展党员要严格按照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发展党员,突出先进性,着重看发展对象是否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行,是否自觉为党的纲领而努力奋斗,是否在生产、工作、学习中起到先锋模范作用。是否有良好的群众基础、是否有突出事迹或一定的工作业绩。切实从发展对象的思想政治、能力素质、道德品行、现实表现等方面研究制定党员具体标准。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防止把不具备党员条件的人吸收到党内。

加强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教育。多形式地开展党的历史和优良传统、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形势任务教育,使他们懂得党的性质、纲领、宗旨,懂得党的组织原则和纪律,懂得党员的义务和权利,端正入党动机。探索实行党校培训、社会实践、志愿服务、谈心谈话等相结合的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制度,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及时调整不合格人员。特别要坚持入党前短期集中培训及考核制度。做到“六个不发展”。即:没有参加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学习的不发展;没有经过一年以上培养考查的不发展;没有经过政审或政审不合格的不发展;手续不完备的不发展;政治思想表现一般、工作成绩不突出的不发展;群众反映的问题没有查清或党内外意见不一致,有争议的暂不发展。

扩大发展党员工作中的民主。采取党员和群众推荐、群团组织推优等方式,在申请入党人中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党支部在讨论接收预备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时,要在适当范围内对发展对象和预备党员的基本情况进行公示,并在支部大会上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

严格工作程序和纪律。在入党积极分子的推荐确定、培养教育,发展对象的政治审查、公示,预备党员的接收、教育、考查、公示和转正等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程序、严格把关。健全和落实发展对象政治审查制度,凡没有通过政治审查的,一律不能发展入党。支部大会讨论接收预备党员前,基层党委要对发展对象的条件、培养教育情况和入党手续等进行全面审查,还可根据需要听取纪检监察等相关部门的意见,防止“带病入党”。强化发展党员工作责任追究制,对不坚持标准、不履行程序和培养考查失职、审查把关不严的党组织及其负责人要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给予纪律处分。

加强党员管理,保证党员队伍结构优化

制订和落实发展党员规划。公司党委要根据公司发展情况和党员队伍建设需要,把发展党员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综合平衡、分类指导,做到有控、有保、有减、有增。每年初要制订党员发展计划,强化工作责任,对发展党员数量、结构分布和工作要求等提出具体指导意见。发展党员的计划,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和实际情况变化作必要调整。同时党办等专业部门要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和研究解决发展党员工作中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防止和避免突击发展、长期不发展、发展数量大起大落等不正常现象。要采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方式,形成“年初有计划、年中有跟踪、年终有落实”的常态管理机制,确保发展党员工作有序开展。

突出发展重点,实行发展党员总量调控。按照慎重发展、均衡发展的要求,公司党委要把发展党员工作的重点放在做好优秀青年、高知群体和一线骨干的培养发展上,最好坚持做到“四个倾斜”,即:向生产和工作的一线倾斜、向高知群体倾斜、向35岁以下青年倾斜、向优秀妇女倾斜。要积极稳妥地对发展党员数量和结构进行调控,使企业党员数量年均增长控制在适当速度,坚持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党员,让党员队伍保持适度规模,党员质量才能不断得到提高,党员队伍结构才能不断得到优化。

强化组织措施,增强党员队伍生机活力

严格党员组织生活制度。一是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每月开一次党小组会,开一次支部会,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员大会,定期上好党课。二是实行党日活动制度。定期开展党日活动,以丰富党员组织生活,发挥党员作用。三是坚持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坚持一年一次的民主评议党员工作,通过民主评议和组织考查,检查和评价每个党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情况,表彰优秀党员,处置不合格党员,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从严管理党员。企业可以建立健全党员目标管理考核,设置可量化、可考核的标准,如参加三会一课次数、是否参加志愿者服务、是否参加民主生活会并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否按期交纳党费,有无违法违纪行为等。考核结果与民主评议及党员评先评优相结合。

建立健全党员监督制约机制。一是严格党内监督。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扩大党内民主,通过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增强每个党员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履行党员义务、行使党员权利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二是拓展监督渠道。把党内监督和党外监督、专门机关监督和群众监督、自下而上监督和自上而下监督结合起来,加大监督力度。三是强化廉洁自律。把强化监督与廉洁自律结合起来,要求党员自重、自省、自警、自励,防微杜渐,定期进行自我剖析,查找问题和不足,认真整改。

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健全党员能进能出机制,要有“刮骨疗伤”的勇气,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使党员队伍更加纯洁。对无正当理由连续6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不交纳党费,或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的党员,按自行脱党处理,并予以除名。对理想信念不坚定、不履行党员义务、不符合党员条件的党员,党组织应对其进行教育,要求其限期改正;经教育仍无转变的,应当劝其退党;劝而不退的予以除名。对那些思想品德败坏、无可救药的蜕化变质分子、腐败分子,要坚决从党的队伍中清除出去。

构建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体系。健全党员立足岗位创先争优长效机制,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党员服务窗口等形式,开展党员承诺践诺和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重点联系生产生活困难群众,听取和反映群众意见,帮助解决群众困难,注重维护群众权益,让群众得到真正的实惠。

猜你喜欢

预备党员积极分子党员队伍
关于加强疗养院党员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关于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有效性的思考
确定发展对象必须听取哪些人的意见?
预备党员能否参加党组织的民主评议活动
党章关于预备党员的有关规定
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联系人,你合格吗?
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联系人,你合格吗?
高校学生党员队伍建设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坚持标本兼治 纯洁党员队伍
新形势下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选拔标准及其衡量方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