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EAP:构建人文关怀导向的企业文化

2015-01-21王丽娟

企业文明 2015年1期
关键词:关怀管理者人文

王丽娟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加深,无论是企业还是员工都面临着比以往任何时代更大的挑战。从员工个人角度来讲,如何能够在工作中迅速成长,增强个人能力,是每个员工都非常关切的事情。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如何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怎样让管理的方法更加适合现代企业的发展,更是企业管理层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党中央和国家相关部门连续颁布了多项有关心理建设与人文关怀的倡议。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对企业加强员工心理健康辅导、保障员工身心健康提出了要求。企业要加强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建设健康的企业文化,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员工的身心和谐,留住优秀人才,让他们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

企业文化中的人文关怀问题

虽然今天人文关怀越来越受到关注,但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很多企业和管理人员依然紧盯着直接经营效益和短期经营效益,把员工当作挣钱的工具,不关注员工的个人成长。他们没有意识到员工才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当然更不会关注人文关怀的重要性。

有些企业虽然也会提到人文关怀,但只停留在表面。在开会时偶尔提一提,领导班子讲话偶尔说一说,久而久之,管理者和基层员工都不把人文关怀当回事。

当然,如今已经有很大一部分企业开始重视人文关怀了,但却没有与具体的工作实践相结合,让人文关怀成了额外的福利或者不痛不痒的作秀。始终将人文关怀作为一个概念,没有落到实处,很难走进员工的心里,也未起到应有的作用。

某电力企业的调查结果表明,35%的员工在工作中最关心得到单位和同事的肯定,而70%的员工只是偶尔受到赞扬,15.8%的员工从来没有因工作受到表扬;93%的员工赞同企业要注重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认为企业很有必要开展文体建设、心理健康工作的分别为96.5%和75.4%。员工心理的真实需求与管理者的管理方法之间产生了矛盾。因此,只有将人文关怀融入到真正的管理和生产经营中去,才能逐渐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让员工从心底认同。

注重人文关怀势在必行

华为作为近年来迅速崛起的企业,“狼性”一直是其企业文化的第一大关键词。但关于华为员工的工作状态问题,让华为的企业文化备受争议。尤其是在2006年华为员工胡新宇猝死事件发生后,每当有华为员工发生各种意外事故时,都会引起社会对华为员工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压力的关注和拷问。

为了让“狼性”文化中融入更多“温情”,华为开始注重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并在2008年首次设立首席员工健康与安全官,目的是进一步完善员工保障与职业健康计划。在首席员工健康与安全官之下,华为还专门成立了健康指导中心,规范员工餐饮、饮水、办公等健康标准和疾病预防工作,提供健康与心理咨询。

其实,不只是华为,很多大型企业的工作环境和员工生存状态都日益被社会关注,一旦出现危机事件将对企业的社会形象造成非常大的负面影响,比如富士康员工“几连跳”自杀事件、苹果的血汗工厂等。

关注员工的身心健康,注重企业文化中的人文关怀势在必行,相信最终这也会给企业带来更多利润和发展动力。

那么,如何将人文关怀做到实处,得到员工的认可,让其真正成为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呢?像华为公司设立健康与安全官、成立专门的健康指导中心是一种方法,但这还不够,要想将关爱送到每个员工的身边,需要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和科学的实施流程。EAP的诞生则弥补了这一空缺,它以关注员工的身心健康为目的,从诞生开始到现在已经经历了上百年的考验和改进,能够用一种长远、发展的眼光,为员工关爱提供一套专业、系统的方案,以多种方式将人文关怀融入到员工的生活与工作中。

培养管理者的心理管理能力

俗话说,管人先理心。作为管理者,在与员工沟通过程中,需要先了解员工的心理活动规律,才能进行有效沟通。EAP能够通过培养管理者的积极领导力和咨询式管理技能,提升其日常管理中的员工心理管理技能。并借助专家顾问,帮助管理者应对困难员工心理问题,提升其管理效能。北京易普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就能够为管理者提供管理者专刊、积极领导力培训、咨询式管理者培训、基层管理者培训,管理顾问与转介等服务,促进不同层级管理者的心理管理能力提升。

比如,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的张西超教授以“咨询式管理”为主题,与公司中高层经理人员一起,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共同分享了心理资本的魅力,并探讨了心理资本对个人幸福及团队和谐的重要意义。

张教授首先对公司整体心理资本现状及心理资本涵义进行了解读,然后采用案例分享、测验分析、影片欣赏、体验互动、瑜伽练习等方式相结合,寓教于乐,带领学员一起学习了什么是心理资本、心理资本为什么越来越重要、如何才能实现个人及团队心理资本的增值。张教授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鞭辟入里的分析,以及与公司中高层经理人员的互动交流,使大家对通过心理资本实现个人幸福及团队和谐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完善人文关怀考核机制

企业在制定政策后,要经过管理者的具体实施才能起到作用。这就需要企业的领导班子在思想上高度重视,高层领导的推动、中层领导的执行、基层领导的推动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缺少任何一个都会让人文关怀的效果大打折扣。

在EAP执行过程中,必须将实施措施、细则、考核标准等系统地落实到管理责任,明确责任主体,加大考核奖惩力度,将人文关怀的企业文化转变为企业品质,将理念落实到管理实践中,从而进一步完善和提升企业的“人性领导力”。

北京某通讯公司在引入EAP后,首先成立了领导小组,组长由党群工作部部长担任,成员由各二级部门EAP项目负责人(或分管企业文化的负责人)组成。二级部门EAP领导小组组长由二级部门EAP项目负责人担任,成员由本部门EAP专员等相关人员组成。

在推进EAP人文关怀过程中,将每个部门的工作具体化,并通过制定绩效考核标准来评价部门的工作表现。对部门EAP工作绩效总分(DP)的计算主要通过两大层面、六个维度来实现,两大层面分别是项目管控(M)和工作创新(I),六个维度分别是年度任务、事务管理、活动创新、宣传创新、员工保健、其他。每个部门都可以通过考核指标表格,直观看到自己的工作情况。

提供形式更加丰富的人文关怀服务

将人文关怀的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才能营造和谐的企业文化。除了传统节日的物质奖励和精神慰问,EAP还能够对企业的工作环境进行改善,比如,增加办公环境绿植的覆盖率、工位的合理摆放、温馨海报的张贴让员工在每天的工作中切实感受企业的用心;EAP可以为企业建设专业的心理咨询室、心理测评与行为训练室、音乐放松室、心理减压室、心理宣泄室等,为员工提供更加愉悦、健康的工作氛围;EAP还可以通过幸福大使选拔、心理剧、大型心理沙龙等大型活动,既可营造快乐、主动、参与的积极心理氛围,又可展现员工风貌,更能传递组织核心价值观。

除了心理关怀外,EAP还可以在传统的娱乐健康项目中加入人文关怀的理念。比如天津某电网公司通过倡导“快乐生活、健康成长”的理念,加强班组建设,创新开展员工关爱活动。以“关注职工身心、共筑企业和谐”为主题,组织开展文体赛事活动,引导职工崇尚全民健身,增强身体素质;以“关爱的力量”为主题,举办文化交流活动,增强职工企业认同度,凝聚职工合力。

关注特殊群体让关爱深入基层员工

在EAP的实际工作中,营造一个让所有员工都感到温暖、和谐的“人文环境”,建立起一个强大的精神家园与文化人格,能够激发员工对集体的热爱和对企业的归属感。企业只有形成了奉献爱心、抚慰特殊群体的氛围,员工才能互相关爱,造就一个幸福企业。

当然,这也需要管理者想到细处、做到实处,才能在这些特殊群体最需要的时候或者特殊时刻及时送上温暖。比如,以高温作业抢修网点、重点工程现场、营业服务窗口、露天集中检修现场、重要保电项目和慰问困难职工为重点,做好职工生产条件、饮食卫生、劳动保护等工作,确保职工安心工作;对于那些单身的职工,搭建交友平台,组织联谊活动,提升员工队伍的凝聚力;加强对离退休人员的关心和关爱,丰富离退休人员活动形式,调动离退休人员参与公司建设的积极性,发展离退休人员的光和热;组织策划女职工特殊关爱行动计划,开展女职工工作调研,不断增强女职工的企业认同度,更好地发挥女职工“半边天”作用等。

重视对员工心理资本的提升

一个高心理资本水平的员工,能够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中以更好的精神状态完成工作,同时能够给团队带来正能量。EAP在提升员工心理资本水平方面,能够提供多形式、多层次的系统课程。

北京易普斯有限责任公司拥有国内最出色的心理专家队伍和十余年专注企业员工心理健康与心理资本增值的实践积累,深刻理解组织员工心理和行业需求,开发各类课程,帮助不同层级管理者和员工迅速提升心理资本及实务能力。尤其在职业心理健康、心理资本提升、积极领导力、EAP实务培训等方面,具有领先优势。

该公司的EAP培训主要包括团队建设、生活平衡、员工提升、助人自助四个系列:

团队建设系列课程旨在讲授如何促进团队成员沟通、激励员工,塑造领导力、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生产力,引领企业建立高绩效团队。包括团队建设类如协作拓展、凝聚力提升、高绩效团队等,心理管理类如80、90后员工管理、管理从心开始、咨询式管理等,领导力类如突破心智模式、积极领导力、影响力等。

生活平衡系列课程主要教授学员如何保持身体健康,与此同时处理好自己的家庭生活,做到自己的身心和谐,进而维系和经营家庭和谐。包括健康养生类如办公室瑜伽、女性健康、四季养生,亲子教育类如教养方式、亲子沟通、父母效能,婚恋情感类如两性沟通、亲密关系、婚姻金字塔等。

员工提升系列课程意在帮助员工全面提升软实力,融入心理资本、艺术减压、性格测试等新的元素帮助员工在个人素质修养上迈出新的一步:具体包括正能量、情绪压力、沟通技能三类。

助人自助系列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员工自我探索、发现未知的自己,帮助企业建立内部EAP队伍,教专员掌握基本的心理辅导技巧和授课技巧,帮助企业建立良好的积极的文化氛围,该系列主要包括自我成长、助人技巧、授课技能三个类别。

危机事件的及时干预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心理危机是指由于突然遭受严重灾难、重大生活事件或精神压力,使生活状况发生明显的变化,尤其是出现了用现有的生活条件和经验难以克服的困难,以致当事人陷于痛苦、不安状态,常伴有绝望、麻木不仁、焦虑,以及植物神经症状和行为障碍。危机干预是指针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人及时给予适当的心理援助,使之尽快摆脱困难。

EAP危机干预服务根据危机事件的不同情况,包括简单性危机电话干预、复杂性危机系统干预、危机事件集体晤谈等形式,帮助面对危机的组织和个人渡过心里难关。

当企业出现自杀、亲人丧失、工作场所暴力、组织变革、辞退事件等紧急且重大事件时,及时为当事人及周围被影响个体提供危机干预服务,能够将危机事件的危害降到最低。

通过上述对EAP提供给企业人文关怀主要方式的介绍,相信你的心中已经对EAP有了初步的了解。但这些方式究竟能起到多大作用,还要打个问号。其实,在EAP实施过程中,这些措施都不是独立进行的,而是通过一个系统理念和规划将其组成一个整体,以达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下面以南京某供电公司为例,一窥EAP对企业人文关怀文化建设的作用。

该公司在EAP正式启动后,成立了EAP项目领导小组和工作组,制定了实施方案,明确了项目定位、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工作步骤和工作职责,形成了在公司党政的统一领导下,由工会牵头,党政工团协调配合,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各级管理人员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

经过1年的实施,EAP项目组对公司620名员工(含中层管理者、EAP专员120名)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员工对EAP有了初步的了解并表示欢迎,普遍感受到公司对员工的人文关爱,通过参与项目活动,大多数员工有效地缓解了心理压力并感受到团队和谐氛围所带来的愉悦感。

从关注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角度落实了“党的建设”创新。EAP比以往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更人性化、系统化、专业化,彰显了公司在新时期对员工“身心和谐”成长方面的社会责任。效果评估显示,公司EAP项目知晓率高达90.2%,九成以上员工感受到了公司的人文关爱。

从关爱员工心理健康的角度实现“文化建设”落地。EAP的开展初步实现了在员工转换型心理契约的基础上与企业文化结合,有力传递了倡导身心和谐一体化健康成长的理念,为公司的人文环境优化、企业文化建设注入阳光“心”元素,促使员工提升了心理健康意识,提高了员工自我调节能力和自助助人的水平。效果评估显示,七成以上员工认为EAP增加了自身的工作活力和激情。

从关怀员工和谐成长的角度丰富了“队伍建设”内涵。EAP项目为公司建设拥有卓越心理资本的员工队伍提供了专业支撑,引导员工更好地履行对公司和同事的互动责任,引导员工从自我认知中寻找工作行为转化的积极力量,引导管理者用“咨询式管理”理念处理工作中的心理问题。效果评估显示,八成以上员工认为EAP提升了自身抗压能力,六成以上员工认为EAP拉近了上下级距离。

从关心员工身心快乐的角度体现了“职工之家”温暖。开展EAP项目,体现了公司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员工普遍认为EAP有助于应对压力,调节情绪,更好地适应工作、生活及社会环境,让他们感受到了企业的温暖。超过90%的员工反映EAP在自己工作与生活各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关怀管理者人文
人文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人文绍兴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刘明怀: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人文社科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给中青年管理者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