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常规及生化特征

2015-01-21黑龙江省龙江县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0

关键词:血常规生化心肌梗死

潘 宁(黑龙江省龙江县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常规及生化特征

潘 宁
(黑龙江省龙江县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目的 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常规及生化特征。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9月收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2例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人员70名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进行血液常规检查,比较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液生化特征。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常规参数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疾病发作4 h、12 h、24 h、2天的cTN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LDHL、谷草转氨酶(AST)以及4天的cTNT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常规及生化特征具有一定的特点,在该疾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急性心肌梗死;血常规;生化特征

现对我院收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2例以及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人员70名进行研究,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常规及生化特征,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9月收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2例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人员70名作为对照组,排除标准:患者患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等疾病。其中,观察组男45例,女27例,年龄62~85岁,平均年龄(70.83±6.41)岁,对照组男47例,女23例,年龄61~83岁,平均年龄(70.69±6.33)岁。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患者住院24 h内取患者空腹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查。采用金标法、速率法对患者各项生化指标进行检测。

1.3 评价标准

贫血评价标准:男Hb<120 g/L,女Hb<110 g/L。血肌酐正常范围53~133 μmol/L,血肌酐升高:血肌酐>133 μmol/L。血尿酸正常范围150~420 μmol/L,高尿酸血症:血尿酸>420 μmol/L。

1.4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使用SPSS 18.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血常规参数

观察组患者血常规参数:RBC(4.15±0.37)×1012/L、Hb(126.35±15.24)g/L、Ph(155.42±12.85)×109/L、WBC(9.98±0.45)×109/L,30例贫血(41.67%),对照组患者血常规参数:RBC(4.87±0.58)×1012/L、Hb(140.73±15.39)g/L、Ph(222.16±15.87)×109/L、WBC(9.10±0.37)×109/L,14例贫血(20.00%)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4、5.59、27.58、12.71,x2=7.79,P<0.05)。

2.2 生化指标

观察组疾病发作4 h的生化指标:cTNT(0.32±0.11)mg/mL、CK(301±85)U/L、CK-MB(60.12±3.15)U/L、LDH(146.37±38.62)U/L、AST(30.56±13.45)U/L;12 h:cTNT(2.34±0.26)mg/mL、CK(652±87)U/L、CK-MB(117.29±10.83)U/L、LDH(200.69±57.62)U/L、AST(65.42±5.23)U/L;24 h:cTNT(5.87±1.48)mg/mL、CK(1125±76)U/L、CK-MB(332.37±24.56)U/L、LDH(368.54±95.15)U/L、AST(86.45±10.17)U/L;2天:cTNT(4.15±1.32)mg/ml、CK(361±54)U/L、CK-MB(69.53±10.18)U/L、LDH(487.52±152.63)U/L、AST(128.57±10.66)U/L;4天:cTNT(2.87±0.63)mg/mL、CK(196±11)U/L、CK-MB(22.52±9.46)U/L、LDH(213.46±11.27)U/L、AST(38.75±4.24)U/L;10天:cTNT(0.08±0.02)mg/mL、CK(158±13)U/L、CK-MB(17.79±7.11)U/L、LDH(135.71±15.83)U/L、AST(27.11±12.44)U/L。对照组:cTNT(0.08±0.01)mg/mL、CK(141±62)U/L、CK-MB(17.56±5.24)U/L、LDH(134.31±30.29)U/L、AST(25.79±11.31)U/L。观察组患者疾病发作4 h、12 h、24 h、2天的cTNT、CKL、CK-MB、LDHL、AST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疾病发作4天的cTNT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疾病发作4天的CK、CK-MB、LDHL、AST以及10天的所有生化指标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血常规参数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疾病发作4 h、12 h、24 h、2天的cTNT、CK、CK-MB、LDHL、AST以及4天的cTNT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常规及生化特征具有一定的特点。在人体内,如果患者心肌损伤,则血液中cTNT水平会迅速升高,对心肌梗死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均较高,且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其机体内CK、CK-MB、LDHL、AST水平均会发生较大变化[1]。本次研究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各项生化指标达到峰值后逐渐回落,可见,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化指标有其自身的特点。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变差,同常并发多种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且机各个系统功能逐渐衰弱,机体营养供应不足,使得贫血发生的风险增大。相关研究指出,如果贫血患者并发肾功能不全,则冠心病疾病的相关死亡风险会大幅增加,如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肾功能不全以及贫血症,则患者预后将更差[2]。如果患者血红蛋白、红细胞水平低于正常参考值,白细胞水平显著较高,且患者同时并发贫血症状,医师则应考虑患者是否存在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总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常规及生化特征具有一定的特点,在该疾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临床上应加强患者该方面的检查,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1] 张高伟.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和血脂水平改变及临床评价[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5,11(08):1196-1198.

[2] 龚 伟.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常规及生化特征[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14(3):3461-3462.

本文编辑:徐 陌

R542.2

B

ISSN.2095-6681.2015.034.069.02

猜你喜欢

血常规生化心肌梗死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血常规解读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血常规指标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侨商徐红岩:生化科技做“抓手”奋力抗疫
血常规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
从废纸篓里生化出的一节美术课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