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韩国金融改革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2015-01-20何帆王峰虎

金融经济 2014年3期
关键词:金融改革经济增长金融危机

何帆 王峰虎

摘要:金融改革与金融深化对一国的金融运行至关重要。金融改革会如何影响一国的经济运行及经济增长,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这方面进行了较多的研究。本文旨在对金融深化相关理论做一梳理的基础上,尝试探讨韩国的金融改革实践中遇到的相关问题与解决方法。

关键词:金融改革;经济增长;金融危机

自麦金农和肖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金融深化理论”之后,全球范围内许多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轨国家掀起了一阵金融改革浪潮,纷纷向市场经济转型,全球经济格局因此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从结果来看,这些国家所采取的金融改革措施确实推动了这些国家的金融发展及经济增长,但随之也产生了金融动荡甚至金融危机。这给学者提出了一系列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即如何看待金融市场化改革?金融危机是金融自由化改革所导致的吗?如何才能成功地进行金融改革并进而实现金融发展?本文以韩国的金融改革为例,对其当时的宏观经济和政策环境做一分析,并考察了韩国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及其应对措施,以期为中国的金融改革进程提供借鉴。

一、金融改革与金融发展相关理论文献回顾

从理论上来说,最先促使发展中国家进行金融自由化改革的理论前导是由美国经济学家Mckinnon[1]和Shaw[2](1973)分别提出的“金融深化伦”。Mickinnon和Shaw首先指出,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推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从相互推动来看,一方面,健全的金融体系能将储蓄资金有效地动员起来并引导到生产性投资上去,促进经济发展;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也会通过国民收入的提高和经济主体对金融服务需求的增长反过来刺激金融业的发展,形成一种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他们认为,从现实来看,绝大多数发达国家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推动的良性循环关系,而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和经济发展之间却存在着一种相互制约的恶性循环关系。具体表现为:在发展中国家,一方面,由于金融体系落后且缺乏效率,因而束缚了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经济的呆滞又限制了资金的积累和金融的发展,从而形成相互促退的恶性循环。Mckinnon和Shaw强调,发展中国家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发展中国家实行了经济的国有化或非市场化,在于政府对经济及金融的管制和人为干预。因此,“金融深化论”的核心就在于减少直至放弃政府对金融的管制或干预,主张进行市场化改革,实现经济及金融的市场化和自由化。

“金融深化伦”提出后,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Kapur[3](1976)和Mathieson[4](1980)在Mckinnon和Shaw的理论基础之上,对发展中国家的货币金融、经济增长及经济稳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阐述。他们以劳动力供给过剩的发展中经济体为研究对象,认为在劳动力供给过剩的发展经济体中,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资本的数量,而金融中介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资本的供给实现。Galbis[5](1997)在接受Mckinnon基本理论与政策主张的基础上,通过吸收著名发展经济学家Lewis所提出的“二元经济模型”is的思想,用一种“两部门模型”修正和补充了Mckinnon的“一部门模型”。Galbis认为,欠发达国家的投资资金是不足的,因而对投资资金的需求必然大大超过供给,因而如何提高有限的投资资源的使用效率关键就在于金融中介如何通过贷款活动合理地分配资金。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提高实际利率才有利于减少落后部门的低效率投资,而相应增加先进部门的高效率投资,从而能在资源一定的条件下通过合理配置资源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经济的增长。Fry[6](1982)则在Mckinno和Shaw的理论基础上将金融发展模型动态化,并区分了通货膨胀在短期和长期的不同效果。

二、韩国第一阶段的金融自由化改革:1982-1997

20世纪六十年代初,韩国政府为摆脱极度落后的经济形势,决定实行政府主导经济增长的经济模式,并实行“政府主导型”的金融体制。但是政府管制下过低的利率水平和扭曲的信贷配给导致了货币供应量的大幅增加和严重的通货膨胀。同时,由于受第二次石油危机的冲击,大幅上升的企业成本迫使许多财务结构脆弱的企业纷纷破产倒闭。在这种状况下,韩国不得不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实行以自由化为核心的经济及金融改革。

1981年初,韩国政府颁布了十年期的金融改革一揽子计划,随后又陆续公布了多项金融自由化措施,其主旨是逐步放松管制,减少政府干预,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主要措施包括对国有银行进行私有化改革、引进外资银行、放松金融管制、采取“渐进”的方式逐步实现利率的市场化、渐进地开放资本市场、外汇及汇率制度改革和货币政策从直接控制转向间接调节。

虽然金融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韩国仍于1997年底爆发了金融危机。危机首先表现为一系列大公司陆续破产,许多银行倒闭,金融市场大幅动荡,股市暴跌70%以上。同时,韩国的外汇储备锐减至40亿美元。1998年,韩国经济增长降至历史最低点(-6.7%)。

然而值得关注的是,韩国是在宏观经济运行良好的情况下爆发金融危机的,那么金融危机的原因显然不在于其宏观经济状况。因此要分析金融危机的真正原因,应考虑从韩国的经济体制入手。与英美发达国家相比,韩国的经济体制是一种“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体制”,而不是“企业家主导型的市场经济体制”。由于韩国实行的是“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体制”,因此即使在进行了金融自由化改革后,韩国政府依然保持着对金融领域的强有力干预。这样,一方面由于韩国大型企业向商业银行大量借款导致企业负债比率过高,另一方面商业银行承担了大量的政策性和非经营性贷款导致商业银行积累了大量风险资产,大企业的高负债和商业银行的大量风险资产形成了韩国脆弱的金融机构。在本国金融业因受政府干预而十分脆弱的情况下,韩国又实行了盯住美元汇率制度。在美元升值韩国外汇储备不断减少的情况下,为了维持此项制度,韩国政府不得不提高利率水平,而上升的利率却使负债率过高的大企业集团难以还本付息或不得不申请破产。同时,利率水平过高还导致房地产及股市泡沫的破灭。投资者开始对韩国经济失去信心。在这种情况下,韩国又放开了对资本流动的管制,导致大量资本外逃,外汇储备锐减,政府不得不放弃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并宣布韩元贬值,金融危机就此爆发。endprint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导致韩国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这一现实说明,从短期来看,“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也许作用明显,但从长期看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自由化程度加深,该种经济增长模式会带来越来越多的问题。因此,可以说,在韩国导致金融危机的根源是政府对经济及金融的干预而不是金融的自由化改革或金融的对外开放。

三、金融危机之后的改革

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韩国又从一下三个方面进一步推进了金融改革:

1.对金融机构进行重组,并进行金融机构的调整

在金融危机爆发后,韩国采取了破产关闭、合并和像外资出售股权三项措施来对金融机构进行重组,并进行金融结构的调整以克服本国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在这一过程中,韩国坚持市场竞争机制,坚决关闭无生存能力的金融机构。同时,对经营存在问题的金融机构进行兼并或收购。

在对本国金融机构进行重组的过程中,韩国十分注重引进外资来对韩国的银行体系进行重组,其主要方式包括:让拥有较强资金实力的商业银行直接引入外资股东;在合并组成新的商业银行的基础上再引入外资股东;允许韩国的商业银行通过发行全球存托凭证来吸引全球的战略投资者;允许外资银行收购韩国的商业银行等等。韩国认为,吸引外资有利于将韩国的商业银行改造成符合国际标准的商业银行。

为增强金融体系的安全性,韩国于1997年成立存款保险公司。存款保险公司为所有的金融机构提供服务,并协助金融机构的资产重整以及向遇到经营困难的金融机构注入资金或弥补存款人的损失。

2.进一步加大市场化改革及金融对外开放的力度

金融危机之后,韩国并没有限制金融的对外开放,而是进一步加大了市场化改革及金融开放的力度。韩国放弃了政府对金融的直接管制,停止保护哪些丧失清偿能力的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关闭或重组破产的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同时,实行了浮动的汇率制度并且对外开放了金融市场和资本账户。

3.建立更具透明度的金融监管框架

金融危机之后,韩国制定并修改了相关法律以加强中央银行的集中性,改进了金融监管体制,成立了专门的金融监管机构,并明确表示不再保证大公司不会破产,以强化金融秩序。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改革,韩国的金融体系重新焕发了生机。银行从2001年开始重新盈利,平均资产回报率接近1%,股本回报率为16%,这不仅超过了危机前的水平,而且可与美国的状况媲美(Mishkin[7],2006)。截至2001年底,韩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从最高时占总资产的13.6%减少到3.3%。韩国1998年GDP增长为-5.8%,而1999年达到10.7%,失业率下降到3.6%。2000年7月,韩国的外汇储备增长到930亿美元,列全球第五位。这说明,韩国仍然是依靠经济及金融的市场化改革克服了金融危机的影响,并推动了韩国的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

四、韩国金融改革取得成功的原因分析

1.真是经济领域市场化改革的成功是金融自由化改革成功的前提

从韩国金融改革的实践来看,真实经济部门市场化改革的成功是金融自由化改革成功的重要前提,而私有化改革能否成功取决于私有化改革能否培育出大量有创业精神的企业家,能否通过形成合力的公司治理结构从而促使企业生产效率及竞争力的不断提高,并形成由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主导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

2.金融创新能否真正支持企业家的创新活动是决定一国金融及经济发展的关键

从韩国的经验来看,引进外资对其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原因就在于引进外资事实上就是引进了外国企业家的创新活动。同时,对外开放国内资本市场如果能大量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和私人共同基金,从而支持国内企业家创新活动目的,则不但有利于推动本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而且有利于刺激本国的经济增长。

3.浮动汇率制度与通货膨胀目标制的结合是一国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较佳选择

从韩国的经验来看,实行浮动汇率制度既是向自由市场经济转轨的重要一步,也是实现本国经济国际化的关键环节。但是,由于资本在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的情况下,以稳定本国货币汇率作为稳定国内物价的名义锚作用基本消失,因此为弥补名义锚的缺失,从而既能充分发挥本国货币汇率的调节作用,同时又能保证宏观经济的稳定,并稳定市场信心,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在货币政策框架上应该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即以简单、透明的通货膨胀目标作为新的名义锚代替原来的汇率名义锚,增加政府控制通货膨胀的责任和压力,这就能够保证在本国货币汇率自由浮动的情况下通过控制通货膨胀来保证本国汇率的稳定。

四、加强金融监管是促进金融发展并保持金融稳定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从韩国的经验来看,对金融业实行严格的监管是金融自由化特别是资金自由流动的前提。如果一国在没有建立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的情况下就实现金融的自由化让资本自由流动,则往往有可能导致经济的波动甚至爆发金融危机。国家可以要求商业银行提高自有资本和风险准备金的比率,以加强商业银行的稳健性。再比如,国家为了建立安全、有效的银行体系,提高银行体系抵御风险的能力,鼓励金融机构之间的并购重组活动,并允许国内银行与外资银行合并,等等。

参考文献:

[1]R.I.Mckinnon,Money and Capital in Economic Development[M],1973.

[2]E.S.Shaw,Financial Deepening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3.

[3]B.K.kapur.Alternative Stabilization Policies for Less-Developed Economic [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76.

[4]D.J.Mathieson.Financial Reform and Stabilization Policy in a Development Economics,Vol.7,1980.

[5]Galbis.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Less-Developed Countries: A Theoretical Approach [J].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Vol.13,No.2,1997.

[6]M.J.Fry.Models of Financially Repressed Developing Economies [J].World Development,Vol.10,No.9,1982.

[7]Mishkin,The Next Great Globlization:How Disadvantaged Nations Can Harness Their Financial Systems to Ger Rich [M],2006.endprint

猜你喜欢

金融改革经济增长金融危机
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困境
我国温州民间借贷调查分析
供给结构失衡、信贷约束扭曲与金融改革
新常态下多维度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反腐与经济增长
人口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经济分析
碳排放、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如何认识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
民生建设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