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用一体化模式下的“水处理与水污染控制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2015-01-19朱明华史永纯

关键词:职业高职教学模式

朱明华 史永纯 王 琛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 资源环境系,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环保科技的不断更新,社会对于环保类毕业生的技能和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成为高职环保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一轮挑战。根据《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 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教职成〔2011〕11 号)等文件精神,高职院校应以市场需求为取舍,不断深化教学改革[1]。其中,课程改革是教育教学改革的着落点,是学校培养人才的核心及实质的环节[2—5]。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是首批黑龙江省级骨干高职院校,是一所培养“生态环保”特色专业人才的高职学院。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是中央财政支持重点专业和省级骨干院校重点建设专业,“水处理与水污染控制技术”课程是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核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水处理技术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具备水处理工程的工艺优化、设备运行维护与管理、初步设计的职业技能,同时为学生们取得“废水处理工”职业资格证书奠定了知识技能基础。我们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采用学用一体化教学模式,以毕业生面向工作岗位任务调研分析为切入点,准确进行课程定位,以优化教学内容、项目化教学组织等方面作为重点,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改革与实践,提升了学生职业能力,保障了人才培养质量。

1 学用一体化教学模式理念

学用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在教、学、做一体化基础上,由“教”向“学”迁移,在“学”的环节上强调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激发自主学习的动力,也就是教学模式上体现学生专业“兴趣”的培养;由“学”向“用”迁移,在“做”的环节上体现“用”,即“会用”和“实用”两个方面,特别是“实用”要与环保行业实际生产情境相符。该种教学模式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更适合高职环保类专业领域的特点和社会用人单位的需要,是新形势下培养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的现实要求,更是对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的再认识和深化。该课程在具体的操作中,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组织教学内容。适应企业需求,把职业能力培养作为主线。通过对企业实际需求的调研和分析,根据水处理技术人才的主要职业工作岗位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在此基础上进行职业行动能力分析,确定学习领域,形成“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合理设计学习情境,以企业水处理实际任务或案例为驱动,使学生的认知过程与职业活动紧密结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由“教”向“学”迁移。之后,学生在完成整个工作任务的过程中,逐步掌握水处理职业相关的知识、技能和技巧,同时增强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条理性,从而完成由“学”向“用”迁移。

2 “学用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

本课程突破了以往按教材章节(物理法、化学法、物化法、生物法)开展教学这一习惯思维,将区域经济和企业发展的总体需求作为“水污染控制技术”课程的内容选取背景和项目设计对象,分别为:“水质指标检测”“城市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城市给水处理”和“水处理工程设计”五大项目(见表1)。其中工业废水处理确定为黑龙江省支柱产业的医药废水、乳制品废水、啤酒废水、石油化工废水四大类。本课程以实用性、典型性、趣味性的项目案例为任务载体,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循序渐进、种类多样的课程教学体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兴趣、有目的、有主线,使课堂教学由“教”向“学”迁移。

在学用一体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项目实施”环节,则将原教学班分成若干组(相当于一个生产车间分为若干生产班组),每组人数为5—8 人,按小组授课,以小组为单位实施项目。以项目为导向、任务为驱动的教学内容中,每一个项目按照“水质分析—工艺选择—运行管理—效果评价”的实际工作过程进行。首先,学生根据不同类型废水进行水质分析,并掌握水质特点,能根据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选取适宜的水处理工艺流程,掌握相关水处理方法、常用的构筑物类型及其运行维护要点,从而有效地完成学生水处理职业技能和素质的培养。实践证明,以完成具体的“项目”取代抽象的理论学习,提高了学生兴趣;将课堂移入接近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使学生有效地感受到了职业氛围,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学习和探索。这种学用一体的教学模式,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有利于职业素质的养成(该课程某一教学单元设计见表2)。

表1 课程项目化教学内容框架体系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

(1)“教”向“学”迁移。以实际项目为学习载体,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冲动,诱发学生完成教学目标的欲望。那么,项目案例的选择是关键的问题,首先教师要了解行业发展现状和人才需求现状,深刻把握企业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然后在准确领会课程标准基础上,基于工作过程进行教学项目案例的选择与设计,从而保证其实践性、职业性、趣味性。

(2)由“学”向“用”迁移。在学生产生了解决问题的激情后,教师应顺势引导学生在教学任务的驱动下尝试自主学习,如通过网络、课件等多种教学资源,自行解决教学任务,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并给予相关指导。

(3)根据教学模式改革的需要,校企应共同开发学用融为一体的系列教材,如“水处理与水污染控制技术”课程已完成学用一体模式的教材——《基于工作过程水处理工程》。

表2 课程教学单元设计

3 教学效果

实践证明,学用一体化教学模式,较传统的教学模式更能激发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兴趣和求知欲,增强了职业能力的培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近几年,学生高级废水处理工考证通过率达100%,社会用人单位对从事水处理行业毕业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评价较好,多数毕业生已发展为企业的技术骨干和中坚力量。

[1]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J].人民教育,2010,(9) .

[2]姜大源. 职业教育学新论[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8.

[3]周巧英.“工作过程导向”的内涵分析[J]. 继续教育研究,2011,(2) :136—137.

[4]武昕.构建工作过程导向的职教课程模式[J].职教论坛,2011,(2) :4—7.

[5]辛连学.“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模式应用的局限性分析[J].职教研究,2011,(1) :25—28.

猜你喜欢

职业高职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