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的疗效观察

2015-01-19石如意

当代医学 2015年24期
关键词:肢体康复社区

石如意

脑卒中作为一种难治性疾病,对患者健康以及生命安全均造成严重威胁。随着急救技术的快速发展,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生存率获得显著提高。但许多脑卒中患者仍然表现出程度不同的功能障碍,主要包括患者出现肢体运动障碍、语言障碍以及生活难以自理等,从而对患者的家庭以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1]。为探讨对脑卒中患者给予有效临床治疗的方法,本研究针对脑卒中患者给予社区康复治疗后,在促进自身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等方面获得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9月~2014年9月河南省济源市中医院收治172例脑卒中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脑卒中患者的随机分组。所有患者通过CT检查以及MRI检查,证实患者全部满足脑血管疾病的相关诊断标准。患者患病时间小于6个月,均表现出肢体功能障碍的现象,将存在意识障碍、患有严重器质性疾病以及患有精神病的患者进行排除。在A1组的96例患者中,男 54 例,女 42 例;年龄 57~80 岁,平均年龄(65.6±1.2)岁;患病时间小于3个月的患者62例,3~6个月之间的患者34例。在A2组的76例患者中,男40例,女36例;年龄59~81岁,平均年龄(65.9±1.3)岁;患病时间小于3个月的患者52例,3~6个月之间的患者24例。2组脑卒中患者年龄以及患病时间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临床存在均衡性。

1.2 方法 A2组(对照组,n=76):对其实施定期随访;A1组(观察组,n=96例):为患者创建家庭病床,对患者实施康复治疗。

1.2.1 对患者实施康复训练要求治疗师对患者家属以及具体的陪护人员进行必要的指导,在固定时间进行随诊,与此同时对脑卒中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自主参与需要给予充分重视[2]。

1.2.2 对患者实施躯干肌训练 对患者体位摆放进行准确的调节,有效要求患者进行被动关节活动以及躯干肌活动训练等,最终将患者患侧对躯干肌具有的运动控制能力进行有效恢复[3]。

1.2.3 对患者实施坐位训练 对患者进行静态坐位平衡训练以及动态坐位平衡训练,此外同时进行肢体持重训练以及实施抗痉挛训练等[4]。

1.2.4 对患者实施转移训练 对患者成功完成站立训练后,对患者实施转移训练,主要包括于床铺、座椅以及轮椅几处位置之间进行转移[5]。

1.2.5 对患者进行步行训练 对脑卒中患者首先进行扶持步行,之后转为进行徒手步行,对患者实施改善步态训练,对划圈步态进行有效纠正。对难以自主步行以及自身稳定性表现较差的患者,对其实施手杖训练[6]。

1.2.6 对患者实施驱动轮椅训练 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一侧上下肢处于瘫痪状态,难以有效独立完成步行,需配置专用轮椅,对患者进行必要的驱动轮椅训练[7]。

1.2.7 对患者进行上下台阶训练 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有效完成平地步行训练之后,对患者实施上下台阶训练,最终保证患者能够自主活动,可以有效于社区内进行相关活动[8]。

1.2.8 对患者实施ADL训练 在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定的过程中,评定事项包括患者是否可以独自完成进食以及洗漱等日常事项,对患者实施必要的ADL训练[9]。

1.2.9 对患者实施言语交流训练 对脑卒中偏瘫合并表现出言语障碍的患者,需要进行必要的言语交流训练。

1.2.10 鼓励患者参加社会活动 应有效提高患者从事社会生活相关事项的能力,因此,应鼓励患者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最终有效实现长远目标。

1.2.11 对患者实施心理治疗 在对患者实施心理康复治疗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与患者之间建立友好的医患关系,有效提高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最终将脑卒中患者内心的消极情绪有效消除,针对个人情感能够有效表达,最终显著促进疾病的康复。

1.2.12 对患者实施药物治疗 按照常规选择脑血液循环药物等对患者进行治疗,对合并出现高血压以及冠心病的患者,需要按照医嘱选择降压药物以及营养心肌药物等进行治疗,最终改善患者的临床疾病症状。

1.3 统计学方法 对本组研究的数据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1组脑卒中患者经过有效康复训练后,患者在肢体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2方面较治疗前和对照组均有显著改善,与A2组脑卒中患者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3 讨论

目前,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脑卒中患者临床疾病死亡率获得显著降低,但患者临床疾病致残率未表现出明显的下降。在此种形势下,康复治疗在脑卒中疾病治疗过程中获得广泛的应用。但因为许多患者对康复知识的认知程度较低,从而难以于最佳时机进行康复治疗,最终导致患者出现生活难以自理的现象。

表1 A1组与A2组患者治疗前后肢体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比较(±s)

表1 A1组与A2组患者治疗前后肢体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比较(±s)

项目 时间 A1组(n=96) A2组(n=76) P值Barthel指数 治疗前 40.7±9.6 40.3±13.5 >0.05治疗后 75.5±10.7 52.3±12.2 <0.05 FMA评分上肢 治疗前 14.4±11.5 13.7±10.6 >0.05治疗后 29.7±12.4 20.8±11.7 <0.05下肢 治疗前 15.7±8.5 14.9±9.3 >0.05治疗后 32.4±8.0 21.1±8.5 <0.05

对患者实施康复治疗过程中,需要对脑卒中疾病的发展进行详细讲解,保证给予患者以及家属对疾病充分认识,对康复治疗方法以及疾病的预后情况等进行详细了解,最终保证患者可以积极配合治疗师的疾病治疗。

本研究中,A1组脑卒中患者经过有效社区康复训练后,患者在肢体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2方面均获得显著改善,与A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社区康复治疗在促进功能恢复以及提高生活活动能力等方面可以发挥显著意义。

总之,对脑卒中患者给予社区康复治疗后,可以有效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自主生活活动能力,最终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

[1] 张冰,王晓荣,孙春玲,等.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5(11):13-15.

[2] 何伟,吴传军,许光旭,等.简化强制性诱导运动疗法在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2014,29(4):312-313.

[3] 王红霞,任彩霞,张效庆,等.以物理疗法为主治疗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的探讨[J].中国临床康复,2012,6(13):1974-1975.

[4] 董翠锋.家庭护理流程化管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6(1):65-66.

[5] 黄朝云.针灸结合运动综合疗法在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中的作用与意义[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1):96.

[6] 吴矿文,江滨,梁杰,等.脑卒中社区康复简易适宜技术在社区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35):4025-4027.

[7] 范文祥,倪朝民,王涛,等.社区康复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远期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3,24(1):68-71.

[8] 陈瑾,倪朝民,陈进,等.社区康复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2,23(4):322-324,329.

[9] 陈佳丽.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11,9(32):116-117.

猜你喜欢

肢体康复社区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肢体语言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肢体写作漫谈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