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的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征探析

2015-01-17石英华刘泽宇

2015年21期
关键词:稳增长经济发展新常态

石英华 刘泽宇

摘 要:我国经济在经过比较长的酝酿过程和准备期后,在2014年迈向一个新的台阶,进入到了在发展中不断调整和在调整中保持向前发展的新常态阶段。随着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提出,我区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围绕调结构、转方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并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成绩,为我区新常态时期下的经济的发展开辟了良好的开端,本文就新常态下内蒙古呈现的新的特征进行浅析,从而加深对新常态的认识,并主动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不断促进我区经济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经济发展;新常态;稳增长;调结构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出新常态,同年7月在同党外人士的会谈中提出要认识新常态发展的阶段性特征,11月APEC工商领导峰会上,第一次系统阐述“新常态”,年底的经济工作会议上首次明确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九大趋势特征。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正从过去传统粗放型转为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客觀条件的变化,带动了我国经济从先前的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不合理的经济结构也得到优化;从以前的投资要素转向创新驱动;经济常态下隐含的各种经济风险也开始面临多种挑战。

过去的三十年,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呈良性发展态势,但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各种风险也慢慢的显现出来,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出现放缓的迹象,人们的视线开始从经济的高速增长转向注重经济发展的本质上来,不再追求经济的高增长,转而关心经济增长的质量问题上来。在全国经济发展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区的经济发展也呈现出良好发展状态。在今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与内蒙古代表团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在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的重要指示精神下,全面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新型城镇化步伐加快,简政放权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稳步推进,惠民工程深入实施,民族团结不断加强。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决惩治腐败,党风政风进一步改善。”[1]对我区各项事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各方面都焕发出新的活力,也表现出新的特征。

一、新常态下内蒙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

新常态提出一年的时间里,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在这一背景下也呈现出与新常态相适应的状态。受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今年第一季度,我区经济增速7%,经济由前些年的高速增长转而进入中高速增长,市场需求逐渐减弱,经济总量不断加大,新常态的特征突出的表现出来。

1.在扩内需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上。我区加快现代农牧业发展,向农牧业强区的建设的方向上迈进,粮食产量550.6亿斤,养殖牲畜数量上首次突破了1亿只;不断推进工业转型升级,五大基地的建设向前迈出一大步。有色金属加工、高新技术等产业的增速均领先于工业的平均增速。大力发展服务业,服务业的发展在以前基础上有了很大的改观。

2.新型产业组织涌现。2014年以来,规模以上中小型企业的产业数量相比上一年增长了12.5%,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77.6%,再新常态的大背景下,我区新型产业数量明显增加,为我区经济发展增添了不少活力,同时,随着新型产业的涌现,给我区创造了空前的就业空间,从而维护了社会稳定。

3.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不断出现。总书记走过的阿尔山,在过去的一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当地的旅游业,出现了井喷式的发展。接待游客近200万人次,同比增长44%,旅游产业迈上新台阶。实现旅游收入26亿元,增长60%,宣传了当地文化的同时,也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2]。

二、新常态下内蒙古地区经济呈现的特征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所呈现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增多,产业组织被赋予新的特征,创新推动经济向前发展,绿色低碳环保新方式出现,隐含风险逐渐显现出来以及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明显等方面。结合我区自身实际,新常态下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的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稳增长、调结构位置更加突出

在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势的基础上,立足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切实增强稳增长、调结构的紧迫感,切不可在稳增长和调结构上偏废其一,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平衡,努力实现我区经济的长远发展。紧跟国家政策步伐,切实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为我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新常态下,调结构、转方式并不是要放弃我区传统的优势产业,去发展新兴产业。就我区目前发展状况来看,应该不断推进传统产业在转型升级上向前发展,延伸产业生产链条,从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还要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例如装备制造、云计算、生物制药等在我区具有明显优势且尚未开发出来的具有很好发展基础的新兴产业,推进新兴产业的规模化生产,逐步建立起多元发展的产业体系。

2.向创新驱动型转变,经济持续性增强

针对长时间以来内蒙古经济发展的粗放型特征,郜俊,安静赜在其论文《新常态下内蒙古经济发展新机遇》中指出“内蒙古经济发展主要是依靠劳动力、能源、资本和土地等传统要素投入、通过数量扩张来实现的,随着要素质量的不断提高,经济增长将更多的依靠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新引擎。”[3]内蒙古的区位优势、地大物博、资源禀赋以及较好的发展基础,发展的回旋余大。提升改造传统的老工业,延长产业链,使其产业朝着高端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

内蒙古能源化工等企业要结合现有研发力量,坚持以科技创新驱动企业不断向前发展,效益有显著成效,链条不断延伸,结构不断精细;推行切实可行测政策措施,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合作,把科技元素带到传统产业中去,加快核心技术研发,延长产业链,推动我区传统特色产业不断的向中高端产业转移,给传统产业注入新鲜元素,围绕基地做大做强产业群。中国化工报相关资料显示,“2015年,内蒙古中天合创煤制甲醇项目、山东久泰煤制烯烃项目等一批投资规模大,技术装备水平先进重大项目启动,启动建设,将有效地促进该地区的能源行业投资增长。”[4]做强现代煤化工,提高产业创新驱动力,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繁荣的不竭动力,创新往往移动传输模式的突破,调整结构,加快实施一批重大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的组织。

3.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政治懒懒等方面的问题在我区普遍存在,再加上部分国有企业对地方经济带动力不强、非公有制经济比重低等许多问题,已超出了单纯的经济工作范畴,必须通过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来解决,在实施过程中应该是全面建立小康社会为指导,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加强法律保护,严肃认真,不仅要解决实际问题更要解决深层次的矛盾。在新常态下的引导下推动内蒙古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全力打造我国北部边疆绚丽的风景线[5]。

随着“四个全面”建设的顺利推行,自治区的领导不断增强全区人民走中國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时刻不忘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切实防止出现人民形式上有权、实际上无权的现象;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的制度和原则,全方位提升自治区政府办事效率,推动自治区民主建设不断前进。

4.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

过去一段时间,我们可利用的能源资源和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生态环境空间相对较大,随着人们不加节制的开采利用,现如今环境承载能力已经不足以用来满足人们开采的欲望了。在人们对美好生态环境的憧憬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新方式势在必行。将生态环境建设放在经济发展的系统工程上来,在国家规定的保障18亿亩耕地红线的大背景下,合理规划我区土地利用,制定土地使用的政策法规,从制度层面上保护我区的土地资源。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科学合理的配置我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各方面的空间。坚决抵制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面子工程,在不合理、不正规的开发下给大自然和人类社会带来不必要的创伤。对已经发生的这一类情况,要避免形势的恶化,留其充足的空间保障其进行修复。留下更多的农业良田,全面推进资源节约型自治区的建立,推动资源利用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新常态的提出距离现在一年的时间里,我区紧跟国家步伐,稳中有进的调整着我区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其不断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牢牢把握住稳增长,调结构这一发展新特征,在不断推进我区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上,延伸产业生产链条,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其规模化生产,不断壮大其产业体系。坚持将要素驱动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传统老工业不断引进新鲜活力,加强校企合作,把最前沿,最成熟的科学技术应用到自身项目中,不断推进企业发展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全方位推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建设,自治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自己一份力,结合自身实际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坚决抵制腐败滋生,全面从严治党。我区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全球倡导低碳环保发展的同时,走出了一条绿色、生态、循环、低碳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将我区生态环境建设控制在合理的区间范围内,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与环境保护相适应、相协调。

惠民政策的实施,给自治区人民带来切身利益,绿色低碳环保的生产生活方式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面对新常态,我们依旧要:“要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面对艰巨而繁重的发展任务,我区要跟上党的步调,顺应党的思路,紧密结合地区实际,发挥地区优势,深入贯彻落实“四个全面”工作,以踏实能干的精神,自觉落实好中央和我区的决策部署,努力开创自治区经济发展新局面,全力推进新常态下内蒙古经济渐进向前。

(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 《树立新观念用好新机遇实现新作为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内蒙古日报,2015.0306

[2] 司永梅,《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稳重如何求进》,内蒙古日报,2015.0102

[3] 郜俊,安静赜,《新常态下内蒙古经济发展新机遇》[J]2015年4月第2期总第328期,第27页

[4] 中国化工报,内蒙古财经,2014.1216

[5] 刘万华,《如何看待新常态下内蒙古经济发展问题》,内蒙古日报,2015.0603

猜你喜欢

稳增长经济发展新常态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探究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