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2015-01-17毛伟琴

2015年21期
关键词:战略联盟解决对策影响因素

作者简介:毛伟琴(1991-),河南新乡人,河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2013级硕士研究生。

摘 要:本文基于动态视角分析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将联盟分为伙伴选择、联盟构建、联盟运营和绩效评价四个阶段,分析各个阶段对联盟稳定性造成影响的关键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和解决对策。

关键词:战略联盟;稳定性;影响因素;解决对策

一、引言

战略联盟不同于于一般的市场关系,它是介于市场与企业之间的一种组织形式。它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在保持相互独立的基础上,以各种方式、规模与目的建立的长期合作关系,联盟成员之间相互依赖,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企业战略联盟是一种新型的组织形式,它为企业的经营发展打开了新的思路,但是,联盟的发展受到了自身不稳定性的严重制约。战略联盟失败率高达70%,它是极其不稳定的。因此,战略联盟的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尽可能多的减小各种因素给企业战略联盟带来的不稳定性,是目前学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目前,学者们对于战略联盟稳定性的定义有不同的理解与解释,本文在文献研究与专家访谈的基础上,基于自身对战略联盟稳定性的理解,对联盟稳定性的定义进行了提炼,即联盟稳定是指在联盟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当联盟各成员对于合作关系的满意度能够确保联盟正常发展和运行时,联盟所处的一种状态。此外,已有的研究已经表明战略联盟稳定性会受到诸多因素影响,本文将根据战略联盟发展演化的各个阶段来搜集联盟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策略。

二、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本文采用动态发展的视角,将联盟的发展与演化划分为伙伴选择、联盟构建、联盟运营和绩效评价四个阶段,并且对各个阶段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和管理行为进行了总结(具体见下图2.1)。

1.联盟伙伴的选择对联盟稳定性的影响

保证战略联盟稳定性的第一步是选择合适的战略联盟伙伴,而选择联盟伙伴最注重的则是联盟合作伙伴的特质。首先,联盟伙伴间具有能力互补性和资源互补性,会对联盟未来合作的前景和收益造成影响,联盟成员必须有能力将自身专有的资源投入到联盟中,以此达到联盟互惠的目的,这也会增加联盟的稳定性。合作伙伴的声誉是联盟成员之间能否互相信任的重要判断指标,因为好的声誉能够减少控制合作风险,减少交易成本,从而影响联盟的稳定。除此之外,在联盟构建之前与联盟合作伙伴是否有过合作经历也会对联盟构建产生较大的影响,它能有效帮助企业对联盟构建和联盟未来发展的前景和风险进行预测。

2.联盟的结构特质对联盟稳定性的影响

联盟的构建与协商是联盟发展的第二阶段,其内容主要包括联盟治理结构、联盟范围、联盟分工等,本文将他们归结为联盟的结构特质。

联盟的治理结构通常分为股权式和非股权式两种结构形式,形式不同,联盟管理权的分配也有很大差别。已有研究表明,股权式的合资联盟更容易解决伙伴间的冲突,更有利于战略联盟的稳定发展。在联盟建立期还应注重对联盟分工与联盟合作范围的确定。联盟伙伴间固定的责任分配与明了的专业化分工会大大降低后期联盟管理的不可控事件发生的概率,从而有利于联盟稳定。此外,战略联盟合作范围越广,管理难度就越大,合作冲突出现的概率也愈大,也更容易导致联盟不稳定。

3.联盟管控机制对联盟稳定的影响

战略联盟的运营是联盟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其内容主要包括伙伴关系、控制机制和联盟风险等,本文将其总结为战略联盟的管控机制。

运营风险和关系风险通常是战略联盟运作中存在的两类联盟风险,他们反映联盟成员之间关系的好坏,因此必须尽量地去使其发生的概率尽可能的降低。而联盟内部合理周全的风险管控机制和合作伙伴间的关系管理是规避联盟风险的非常有效且重要的手段。此外,联盟伙伴间分享信息、相互沟通以及建立信任与管理控制机制有利于解决冲突,从而更有利于联盟稳定。

三、提高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的策略

针对导致企业战略联盟不稳定的各种影响因素,本文提出如下防范和解决对策:

1.重视合作伙伴的选择

选择合适的联盟伙伴,以便后期能够更加顺畅的展开合作,从而达到促进联盟稳定的目的。本文认为选择联盟伙伴时应注意以下两个个方面:第一,之前的合作经历和该企业的声誉。声誉是一个企业的无形资产,它是这个企业是否诚信经营或与之合作其是否会发生机会主义行为的判断依据。第二,与该企业的资源互补程度,其中主要指合作双方的专有资产和重要技术的互补性。即合作的双方既要总体实力相差不多,又要在资源和技术等方面各有优势。

2.重视对联盟合作的过程进行管理

在联盟经营运行的过程中,联盟各方不能只注重结果,对联盟合作的过程进行管理同样很重要。在联盟运营过程中,本文认为应该注意一下幾点:第一,加强联盟伙伴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增加合作关系的协调性。完善的沟通机制可以有效提升联盟企业之间的互信,增加合作的满意度;第二,及时有效的解决合作过程中的冲突。在联盟运行中,合作伙伴难免会对机会主义或套牢问题进行防范,对此必须进行及时有效的解决,否则必定会危及到联盟的稳定;第三,联盟构建前商洽好联盟各个成员对于联盟收益的分配,并尽可能地使争议减少。联盟成果的取得是成员之间相互努力的结果,但如果没有事前制定好较为完善的利益分配机制,那么很容易引发联盟成员对于联盟成果的争议,对后续合作造成影响。

3.重视联盟管控机制的设计

为尽可能的减小因为不当的联盟结构或不合适的联盟伙伴带给联盟的损失,企业必须设计合理有效的管控机制。本文认为,在联盟管控机制设计上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与联盟伙伴建立有效的支持机制。联盟正常的运营发展离不开联盟伙伴的支持,相互支持能够使伙伴之间增加更多的信任进而使合作更加紧密。第二,设计合理有效的联盟利益分配机制。如果联盟成果分配不均则会使联盟成员产生不满情绪,影响后续合作,这要求企业必须设计出较完备的契约与合同,以使联盟各方根据其贡献及所持的份额来分享联盟收益;第三,重视联盟伙伴之间的交流与协商。一般而言,联盟成员间交流的增多能够让成员更加了解合作的情况从而使合作更为紧密,所以企业有必要建立交流和协商制度,为联盟各方创造交流的机会。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 陶权.企业战略联盟的稳定性与风险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

[2] 杨鸿泽.战略联盟不稳定性与稳定性因素分析及转化机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2.

[3] 蔡继荣.联盟伙伴特征、可置信承诺与战略联盟的稳定性[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07:133-142.

[4] 靳景玉,蔡继荣.生产组织模式决策视角的战略联盟稳定性[J].求索,2012,06:5-8.

[5] 王准.基于动态视角的战略联盟稳定性博弈分析[D].新疆财经大学,2014.

猜你喜欢

战略联盟解决对策影响因素
产业创新战略联盟伙伴竞争与合作关系研究
电子商务供应链集成与战略联盟采购模式运行研究
战略联盟中环境不确定性与关系风险分析
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环境下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研究
环卫工人生存状况的调查分析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对影响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原因及对策的研究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