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新常态下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2015-01-17李颖

2015年21期
关键词:回归分析人口老龄化新常态

作者简介:李颖(1991-),女,汉,河北廊坊,研究生,河北大学。

摘 要:我国从1999年开始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已经形成且不可逆转,人口老龄化本身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消极的影响,那么我们如果处理好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的关系便会促进经济发展。本文首先从老龄化对社会、文化、经济、科技几个方面的影响分析,再反方向分析哪些因素影响人口老龄化。最后从人口老龄化与保险业、旅游业、医疗业及服务业的发展相辅相成,从而通过这些产业的发展来带动经济健康发展。

关键词:新常态;人口老龄化;回归分析

我国经济经历了十几年的高速发展阶段,自2012年起,我国经济迎来了新常态,其实指的是经济增速放缓,主张经济结构转型,向更绿色更可持续发展的方面发展。从2012年至2015年上半年,我国GDP增速分别为7.65%,7.67%,7.4%及7%。虽然增长速度放缓,但不管是人均生产总值还是总生产总值在世界上仍然很可观。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特征

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称之为人口老龄化。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文意识的不断变化及计划生育政策的大力实施,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越来越突出。

(一)人口老龄化现状

我国劳动人口为15-64岁,从1982年的62517万人增加到2013年的100582万人,年均增加1464万人;劳动人口占比从1982年的61.5%增加到2013年73.9%,年均增加0.48%。同时,我国老年人口数量也有显著增长,大于等于65岁人口数量从1982年的4991万人至2013年增加到13161万人,年均增加314万人;老龄人口比重从4.9%增加到9.7%,年均增加了0.18%。

(二)人口老龄化趋势特征

1.老年人口基数大

根据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我国总人口为136782万人,从年龄结构来看,16周岁以上至60周岁以下(不含60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91583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6.96%,60周岁及以上人口21242万人,占总人口的15.53%,65周岁及以上人口13755万人,占总人口的10.1%。60岁以上人口占10%就已经达到老龄化而我国老龄化人口数量已经超过国际水平5%左右。

2.老年人口增速快

我国老龄化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从7%到10%所用的时间为16年,而法国同样的增长幅度却用了75年,我国远远小于法国所用的时間,首先由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大力实施和人民生活观念的转变,少生优生成为主流思想。其次,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饮食变得科学,医疗保健设施的提高均提高了人们的寿命。

3.高龄化趋势明显

截止到2013年,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表明60岁以上人口为166517万人,高领80岁以上的人口为19887万人,占老龄化人口11.94%,而老龄化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4.89%,以2000年为例,60岁以上人口为万人,高龄在80岁以上人口为万人,占60岁以上人口的,老龄化人口比率为

4.地区之间老龄化差异较大

我国的发达城市如上海、天津等地已经达到了人口老龄化,中部城市如河北省、河南省人口老龄化比率分别为9.2%和8.8%,但西部一些偏远地区如西藏、新疆的老龄化率分别为5.2%和6.4%,东西部的人口老龄化比率相差太大,几乎成了两倍关系。

二、中国进入新常态,人口老龄化未来挑战

(一)对社会的影响

首先,加大了子女赡养压力。在人口自然出生率和自然死亡率同时降低的情况下,每个家庭都有一个子女那会承担起赡养4位老人的义务,在当今社会这种多重压力并存的社会又给当代的年轻人多了层压力。其次,生产力的下降。生产力的行为主体是人,生产力的强弱结果和人的劳动有直接的关系,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使得劳动力受限,造成生产力的下降。再次,政府养老体系表现出不完善。要适应我国目前老龄化的速度,就要完善养老制度。

(二)对文化的影响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古至今传承几千年的文化,如今老龄化的加快让中国的尊老爱幼孝敬父母优良传统美德再次得到升华。我们生活在人口老龄化的社会,就要尊重老年人的需要,大力推荐老年人文化,丰富老年人业余生活。

(三)对经济的影响

随着老龄化的加速增长,劳动供给能力的下降也会越来越显著,进而劳动成本会提高,企业生产成本也会提高,连动着物价的提高,出口竞争力的下降,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也会孕育而生。由于老龄化,老年人的精神追求和物质享受与非老年人截然不同,引起消费结构会出现相应的变化,进而对经济的产业结构造成相应的影响。

(四)对科技的影响

科技的发展离不开人类的智慧,当一个社会处于老龄化阶段势必会影响科技的进步,所谓孩子都是祖国的花朵,当鲜花不再多,祖国的未来会缺乏改变现状的动力,科学技术的进步受阻。但也会应运而生适应老年人的智能产品,促使现在科技的成长。

三、实证分析

(一)模型建立

根据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特征及时间序列数据形成的散点图,利用计量经济方法Granger因果检验来分析人口老龄化影响因素,进而建立线性回归模型来分析人口老龄化具体影响因素。为了没有“伪回归”的模型,在进行变量间Granger因果检验之前,应对变量的平稳性进行检验,即单位根检验。本文采用ADF法进行检验,用到的数据有65岁以上人口老龄化率(记为y)老年抚养比(记为x1)、死亡率(x2)、每千人卫生技术人员(x3)、医疗机构(x4)、出生率(x5)、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年底余额(x6),其均为1994年至2013年(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检)验结果均显示为平稳数据。

建立多元回归模型为:yi=b0+b1x1i+b2x2i+b3x3i+b4x4i+b5x5i+b6x6i+ui

本文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研究影响人口老龄化的因素,所以以人口老龄化为因变量其余因素为自变量,通过eviews7.2得出老年抚养比、死亡率、每千人卫生技术人员与老龄化有明显的因果关系,而医疗机构、出生率、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年底余额与人口老龄化无明显因果关系,将三个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得到的回归方程为:=-4.27+0.88x1+0.46x2-0.17x3

最终利用逐步回归法对人口老龄化有影响的因素进行逐步回归得到的方程为:

=-3.70+0.84x1+0.35x2

(二)模型检验

1.模型的显著性和拟合优度检验

逐步回归得到的方程为:=0.84x1+0.35x2-3.70

t=(16.32)(1.79)(-4.18)

R2=0.98 F=535.43

此模型中F(2,17)=535.43,在a=0.1时,查F分布表得(2,17)=2.64,而535.43>2.64,所以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回归的方程总体上显著。

在a=0.1时,查表得t(17)=1.74,三个t值的绝对值均大于1.74且通过了显著性检验。R2=0.98表明拟合优度较高,对实际解释能力强。

2.异方差检验

由于经济现象是错综复杂的,所以在实际经济现象中异方差性问题大量存在,在此要对模型进行异方差检验。

由eviews7.2得出的结果,r2=0.33,nr2=6.12>x20.1(2)=4.61,所以此函数存在异方差性,由nr2对应的p值0.0367小于0.1,也可说明存在异方差性。

接下来要消除异方差性,采用模型的对数变换,对因变量和自变量取对数后检验其异方差性,此时,取对数后的回归方程为了满足显著性,去掉取对数后的,定义取对数后的x1为x7,y为y1,y1=-1.03+1.29x7

t=(-10.15)(30.18)

R2=0.98 F=910

查表在a=0.05时,t(18)=2.101F(1,18)=4.41,满足显著性检验;r2=0.18,nr2=3.51

3.自相关检验

本文利用DW检验,当DW满足du≤DW≤4-du时,即非自相關。查表du=1.41,DW=1.6,所以不存在自相关性。

四、模型的分析

通过建立的模型可知,老年抚养因素相对于本文其他几个因素来讲相当重要,其他条件不变时,老年抚养比率增加1%,人口老龄化率增加1.29%,赡养老人不只是吃饱穿暖,在满足老人基本生活衣、食的条件还要考虑住、行问题。

在经济新常态和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处于平稳增速阶段,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不断促使医疗和保险业的发展,老人对医疗的需求远超过成人,但由于需求大于供给,看病难的问题没有解决,由此,我们的医疗事业有很大的提高潜力,政府要加强医疗改革的监管,扩大医科大学招生人数,多在二线城市建立老年人高发病症医院,医疗设施配备齐全,城镇多设立社区医院,提高社区医院质量,养老保障普及全国;另一方面,首先为了减小政府和家庭负担,保险公司应适应老龄化社会多创新与老年人有关的险种,其次可以使得保险行业进一步发展壮大,进一步拓宽了保险业务。如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医疗业和保险业相互促进,利用医疗数据即可分析大病险种,通过投保数量又可获得哪些病例属于高发症,更加针对培养专业性人才。

老年人在退休后,最大的特点是时间充足,休闲旅游打发时间与此同时让精神生活变得丰富多彩。由于自身年老出于身体和安全方面再加上子女工作繁忙,大部分老人会选择在小区里、公园内锻炼身体。所以国家要做好基础设施的建设。或者跟团旅游,首先站在国家的角度,开发建造适合老年人旅游观光的景区既可以刺激国内老人消费,赢得口碑,进一步得到国外游客观赏,让中国旅游文化走出去。其次站在企业的角度,企业内部培养专业性人才积累老年人在户外特点,专门带老年团,旅游业的发展还可带动其上下游的交通业和餐饮业的发展。综上,在适应中国的老龄化发展的同时还可带动经济的进步。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

参考文献:

[1] 徐长生,张泽栋.城镇化、老龄化及经济发展对我国医疗费用影响回归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5,34(6):54~55.

[2] 杜亚倩.医疗保险基金支出与人口老龄化的相关关系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4:17~18

[3] 陈卫民,施美程.人口老龄化促进服务业发展的需求效应[J].人口研究,2014,38(5):3~16.

[4] 左莉.老年旅游者的旅游行为特征探析—以成都市老年旅游者为例[D].西南财经大学,2010

[5] 林茜,魏薇.老年群体乡村旅游市场及产品经济的开发[J].东方企业文化,2014

[6] 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应用及实例[M].清华学出版社,2006

[7] 杨杰,罗云.中国人口老龄化、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分析[J].科技与经济,2015,28(165):20~25

[8] 王谈凌,郝福庆.适应新常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J].宏观经济管理,2015,(6):8~12

[9] 林宝.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影响与应对[J].国情研究,2015,25(2):73~81

[10] 刘平.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3

猜你喜欢

回归分析人口老龄化新常态
世界人口老龄化之住房问题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基于变形监测的金安桥水电站坝体稳定性分析
森林碳汇影响因素的计量模型研究
河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消费统计分析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
河南省经济增长质量与创新能力关系的实证分析
内蒙古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