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公益创业的主要障碍及解构

2015-01-17胡梓规

2015年21期
关键词:解决途径现状大学生

胡梓规

摘 要:随着大学就学率及毕业率的提升,大学生就业途径等相关问题已被社会各个方面各个阶层广泛关注。近几年大学生对于创业的热情以及倾向度逐渐升高,而公益创业作为一条同时具备了实践性和挑战性的创业途径,不仅仅造福了大学生,更是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然而我国的创业发展仍不完善,在政策、市场竞争、创业教育、个人能力等方面对公益创业造成了阻碍。因而笔者也积极的在这几个方面寻找突破现状的有效办法。

关键词:大学生;公益创业;解决途径;现状

1.大学生公益创业的作用

1.1大学生就业拓展的新途径。目前全球处于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下,各大企业纷纷缩减了其对公益事业方面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大学的学生输出数远远大于社会的需求数,造成了供大于求的窘境。为这样的社会环境和全球经济环境下,一些拥有创业想法的大学生将公益创业看做了大学生人群就业拓展的崭新途径。

1.2为大学生制造了锻炼能力的机会。创业非常考验大学生的头脑以及实际操作能力,而公益创业更是如此。公益创业作为为满足社会需求所进行的非营利性机构的建设,为了提升其社会价值,需要创业者与社会各个方面协调合作。如何将学校所学到的知识有效的运用在机构运营的实践中,成为了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难题。但是在公益创业过程中,所学习到的社会经验,以及各种困难的解决办法,成为了滋养大学生个人能力最好的养分。

1.3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技术的创新成为了我国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课题。创业作为技术创新的方式方法之一,為我国产业技术的提升、产业素质的提高贡献了相当大的力量。与此同时,创业还能够减少劳动力的过剩,有效解决社会就业问题。

公益机构作为服务于公共事务、构建社会的和谐的重要方面,在将来需要更多更专业的人才来处理社会公益事业,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由此也可看出公益创业迫在眉睫。

2.大学生公益创业在现实操作中遇到的阻碍

2.1国家政策的操作性较差。我国在公益创业这一块的法律表现依然并不完善。政府所出台的相关政策门槛较高、费用不低、且对公益创业的企业设下了种种限制,导致市场有所局限。相关政策的可操作性差,使得公益创业困难。

在此基础上,国家更没有对公益创业的资金提供援助,使得大学生们必须另辟蹊径,求得社会上的经济资源。大学生信用评估不高,若想走常规路线,通过银行信贷势必十分困难。更不论创业公司也难以获得大企业的青睐。种种原因之下导致资金资源的困乏,造成大学生公益创业举步维艰的现状。

2.2难以在市场竞争中存活。如今经济以及市场全球化使得国际市场竞争愈演愈烈。且目前的社会对公益创业的作用以及其必要性理解程度不高,使得社会各方面并不愿对其加以援手。大学生的公益创业作为一个既没有完善政策保护,又没有可靠资金来源的新兴创业企业,在这强烈的市场竞争中非常难以生存。许多拥有公益创业想法的大学生往往都在市场竞争这一环节中失败。“如何通过市场残酷的考验,让自己立住脚根”这一问题,想必已经成为众多大学生创业者努力思考的课题。

2.3创业教育仅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创业作为一个社会热词,已被各方面人士高度关注。创业教育也逐渐成为一个热门想法,被广大教育者们思考。虽说如今创业教育已走向起步,高校之间正积极组织各类创业竞赛,鼓励大学生们的创业精神、弘扬创业文化的建设。然而创业教育也仅仅只是起步,目前的创业教育还未构成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其概念也依然并不完善。对学生们起到的指导作用和帮助也相当有限。学生们依然更倾向于自主实践,积累社会创业实践经验,而非学习创业理论,用理论去创业。

2.4创业者个人能力尚还欠缺。大学生作为一个半社会人,或许在知识层面上已经达到了硕士博士等高等精英的程度,但在个人能力上依然停留在学生阶段。在这样理论知识远高于实践经验的情况下,容易走入以下三个困境:

2.4.1没有人脉去寻找社会资源、经济援助;

2.4.2对于公益创业仅限于理论上的理解,对其社会性理解不深,难以说服社会机构以及相关企业的协助;

2.4.3容易眼高手低,自认为自己的公益创业想法值得更高的回报,但相反的现实使得其心理走入困境,难以摆脱创业失败的阴影。

创业需要理智的心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对于初出社会的大学生来说,依然较难达到一个成功创业者的基本素质。

3.大学生公益创业的解决办法

3.1完善国家政策,积极鼓励扶持公益创业。一棵树苗若想要参天,那它滋润其树根的土壤必须要肥沃。同理,若想要公益创业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那国家的政策必须是完善且完整的。若要扶持公益创业,使其走上正轨,那么国家出台对公益创业有帮助的相关政策,以及对公益创业的支援和鼓励则将成为最根本的办法。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应当在国家政策中被确保。

3.1.1对公益创业企业放宽税收,国家为公益创业提供最基本的资金保障,并鼓励私有大型企业对公益创业的投资。

3.1.2降低公益创业型企业进入市场的门槛,减小公益创业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为公益创业型企业划分市场资源。

3.1.3将公益创业的特点与其创业地区的区域性特征相结合,在公益创业的同时推动社会经济的繁荣,创造双赢的局面。

3.2广泛寻求社会人士帮助,获得资金支持。对于公益创业的支持国家难以一力独支,来自社会的援手和资助才是公益创业成长最重要的养分。

3.2.1宣传公益创业的意义,提升社会对公益创业的理解和认可度,引发投资人士的兴趣。

3.2.2银行建立公益创业者有利的信贷模式,对应公益创业者的各方面条件,从而完善该公益创业的贷款还款制度。

3.2.3积极与大企业管理层进行谈判交际,寻求与大型企业合作的机会,缔结可靠的合作条约。

吸收来自大型企业管理人员的建议以及经验、降低公益创业型企业的生产成本、缔结与大型企业的有效合同,都是公益创业生存的可靠方式。

3.3培养创业教育意识,发挥高校资源价值。除却以上两点,公益创业更缺乏创业与管理并用的人才。为了在校就能培养出一批能够适应国家政策、社会经济变化的人才,创业教育的作用至关重要。

3.3.1开设创业相关课程,聘请有所研究的专家指导。

3.3.2积极邀请拥有各类创业经验的成功人士,为学生们讲述创业过程中实际遇到的困难,以及应对的办法。

3.3.3开展创业社会实践,以学校为投资方给学生们创造一个小型创业平台,给学生们一个初步的创业体验。

3.4锻炼创业者个人能力,提高创业成功率。创业失败率居高不下,若要究其原因,创业者的经验、能力缺乏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3.4.1大学生进行公益创业不能害怕失败,汲取失败的经验,勇于面对现实。

3.4.2在创业的同时应常常阅读创业和管理等方面的书籍,补全自己的缺点。

3.4.3组建一个长短处互相弥补的创业团队,在锻炼个人能力的同时,提高整个团队的凝聚力,互相支持和理解才能在创业路上走远。

4.总结

大学生公益创业的现状依然是并不乐观的,但是作为未来的接班人应当拥有闯出一条路的勇气。积极寻找可利用战略,传播公益创业观,利用好任何资源。未来创业的大环境日益完善,政策也逐渐出台,公益创业这一领域更将成为一块肥沃的土壤,等待开采。

(作者单位: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 朱小峰.高职院校学生公益创业实践支持体系的构建研究——以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商贸,2014(07):185-186.

[2] 谢敏,王丽娜,韩煜炜.大学生公益创业组织治理模式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4(03):80-84+90.

[3] 潘加军,刘焕明.基于公益创业实践基础上的大学生就业推进模式探讨——对15省80个高校学生社团和部分社会组织的实证分析[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174-177.

猜你喜欢

解决途径现状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常态下高校会计监督与会计服务关系探究
社会保险争议解决途径探究
电网规划设计与改造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途径探讨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浅析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