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界那么大,我们怎么读?

2015-01-16

新校长 2015年8期
关键词:浮萍研修班财经

16年前一个春天的傍晚,在刚刚直辖的重庆,因为擅长财经深度报道而渐渐“知名”的我,正喝着夜啤酒,享受着几位同行新人的崇敬之意,腰间的手机震动起来。电话是国内令人尊敬的财经媒体人胡舒立打来,她用十分钟的时间说服了半醉的我——从今天起,去学习做一个专业的财经记者。

一星期后我前往北京大学,参加为期三个月的中国第一届财经记者研修班。开班仪式上,出任导师之一的经济学家吴敬琏,望着台下10位被选拔出来的学员,说了一句痛心疾首的话:如果你们不读书,中国的企业没希望。

这句话仿佛很好笑:几乎等于中国最优秀的10位财经记者,老先生竟然说大家都“没读书”?但很快同学们就感到笑不出来:研修班开出的行业必读全球最经典书目与案例,我们竟然真的没有人完整读过一本。

世界那么大,人生那么长,我们随便一捞就可以读很多写在世界与人生边缘的书。但勾画着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我一边脸红一边开始领悟:那些被我凭经验与灵感写得妙笔生花的企业报道、财经评论,竟然有那么多的专业性错误;我自己赖以生存的职业,如果不是这些日子“从公开数据分析企业财务状况”、“以行业特征与组织结构判断公司投资价值”的阅读训练,将如同水面的浮萍,游荡漂浮,却没有向下扎根的可能,和向上生长的空间。

研修班结业时,一位同学在总结中说到:无知与无耻相比,给人类带来的灾难等量齐观。我始终认为,这句话应该成为我们每一届学员的信条。不过,至少它从此成为我的努力方向。

8年后,我转型从事学校研究,给自己定下的发展路径是“专业、思想、风骨”——首先成为在教育领域最贴近学习现场,以及对各种原理、规律、常识、历史基本了解的人,然后才称得上产生关于教育何去何从的思考,最后才形成自己的立场站位和人生态度。

亲爱的朋友,这正是本期专辑采编研究的初衷:专业生长才是每一位学科老师的当务之急。当放眼教育界,看到无数人简单地以“喜欢不喜欢、有利不有利”的个人立场决定思想取向,以空洞僵硬的立场性思考扭曲教育生态时,我们知道,这个领域所欠缺的,正是对专业根基、专业精神的敬畏态度。

我们也知道,当我们无法把世界的丰富带进学校、带入班级、带向学科、带给学生的时候,常常急需的并非浮萍式的游荡,而是种子式的生根。

是的,世界那么大,何不从我的角色开始读?这份《学科阅读教师手册》,围绕学科素养、学科逻辑、周边资源及学校如何推动阅读进行整理,愿这些读本能够帮助您及所在学校的老师们,从基本的专业阅读开始,找到突破职业瓶颈的方法、支点和信心。

猜你喜欢

浮萍研修班财经
港口安全管理高级研修班开班
关于奔流文学院举办第十五期作家研修班的通知
财经日历
第二期中药资源管理人才研修班
沧海浮萍
财经阅读时代
《红浮萍》中的女性诉求与空间哲学
浮萍入药,湿热不侵
离开你,我是一片浮萍
财经神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