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四融入”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2015-01-13胥振国蔡玉华余先祥

宜春学院学报 2015年12期
关键词:学时医学检验

胥振国,蔡玉华,蒋 斌,袁 星,余先祥,宫 斌

(1.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合肥 238000;2. 合肥艾迪康医学检验中心,合肥 230088)

积极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 年)》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 (教思政〔2012〕1 号)精神,切实落实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要求以学生能力为本位、以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为目标。[1-3]但目前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定位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课程体系过窄,教学方法落后,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临床工作能力的培养缺乏系统性。[4]为此我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成立由院内外资深专业教师、行业技术专家组成校企合作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实行专业带头人负责制,通过走访用人单位、问卷调查、征求专家意见、资料收集与分析,就有关行业和企业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构建“四融入”人才培养模式。[5](如图1)

1 融入企业岗位要求,构建校企业共同育人才机制

依托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平台,以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单位---合肥艾迪康临床检验中心为纽带,每年在一年级遴选出50 位同学组成“艾迪康班”,校企共同建设专业,共同构建课程体系,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进行教学考核评价,设立“艾迪康”奖学金,形成行业企业在办学、育人、就业、发展等方面全面合作的校企合作之路。进一步深化“订单”培养、工学交替、岗位接轨三步式等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无缝对接”的校企一体化,打造一支德才兼备的实践教师队伍。改革传统“2 +1”培养模式,构建以岗位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构建了医学检验技术专业领域主要职业范围和职业岗位(群)和各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以及职业能力要求。形成符合高职教育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校企业共同育人才机制,推动学院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对学院的整体实践教学水平提高提供示范和推动作用。

2 融入企业优秀文化,构建基础-技术-拓展”模块式课程体系

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帮助和指导下,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依照对本行业职业技能标准及能力分析,突出能力培养,共同构建出“基础-技术-拓展”模块式课程体系框架。

基础模块分为文化基础模块和职业基础模块。在文化基础模块,继续开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7 门人文学科课程,但是对这两门课作了大幅缩减,占总学时14.13%。在职业基础课模块,缩减了临床医学概要课时,新增药理学(36 学时)、病理学(54 学时)等职业基础课课时,修订后的模块总学时580,增加了78 学时,占总学时21.9%。

在职业技术模块,增开“检验专项技能训练”(48 学时)“实验室管理”(36 学时)课程,这两门课程都在学生顶岗实习之前的第四学期开设,通过专项技能训练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及综合实践技能,同时通过实验室管理课程学习,提高了学生实验室管理的本领及安全意识。此外继续开设原有的6 大专业课程,人体寄生虫学及检验技术课程由原来72 学时缩减为54 学时,并且由原先第三学期上调整到第二学期,使得一年级学生就开始接触专业课程学习。职业技能模块总学时调整后的总学时为722,占总学时27.35%。

职业拓展模块包括职业方向选修模块和顶岗实习模块。职业方向课是三选一,占总学时的4.2%,病理诊断与病理检验技术(含病理诊断学及病理检验技术112 学时)、卫生理化检验技术(含仪器分析112 学时)、临床输血检验技术(112学时)。知识结构更加合理,专业对应性更强,拓展了学生就业空间。顶岗实习为9 个月时间(包括毕业设计与论文)共858 学时,占32.42%,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3 融入职业技能标准,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基于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为模式,遵循“知识、技能、素质并行”、“理论、实践、素质培养递进”的原则,以核心能力为本位确定核心实践教学环节,并将核心课程、实践模块与能力证书体系考核在组织形式上呈现三条支线,三支线在时间上同步进展,内容交叉融合,共同形成能力培养主线,重构以融入职业技能标准的实践教学体系,[6]突出岗位能力培养和以学生为主体两大特点,紧贴行业发展动态,学习内容与岗位实际工作任务相一致,并参照第三版《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编写了《卫生理化检验技术》《生物化学检验技术》、《临床检验基础》、《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微生物学检验技术》等六本校编实践特色教材。在构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时,以核心能力为本位确定核心课程及其知识点,学院强调职业资格证书获取,按照“一体两翼”实践教学目标进行管理(如图2),实现高职教育“双轨”同步通过实践教学训练,使学生具备常用仪器使用的技能和熟练使用临床检验仪器设备,达到能胜任专业岗位的目的。

图2 一体两翼实践教学体系

4 融入行业企业评价,构建专业核心课程“四结合”成绩考核评价体系

通过学生调查、校内外教师间交流、与临床检验科带教老师沟通、论文查询等形式的调查、分析与研究,确定了成绩考核评价体系构建的相关要素,建成一套较为合理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四结合”的成绩考核评价体系。

1)技能与理论相结合 构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技能培训与鉴定试题库和专业核心课程理论试题库。技能培训与鉴定试题库包括了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中的基本操作技术和项目。专业核心课程理论试题库主要由我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师多年搜集的试题,并参考了历年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师)资格考试真题,共4000 多道,涵盖了医学检验专业课程大纲要求中的知识点。

2)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形成性评价占权重50%,包含因子有:出勤率、预习与笔记、课堂、课后问答与讨论、作业(实验报告次数与质量)、小组组长评价、自我评价;终结性评价占权重50%,包含因子有:阶段性理论考核、阶段性技能考核、期末理论考试成绩、期末技能考核成绩。通过加大形成性评价在成绩评价中比例,改变了考试方式单一、学生重结果轻过程的状况,利于提高学习的兴趣,是学生更加重视平时学习,在实验实训中加强团队合作精神。

3)行业评价、教师评价、实习组长与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 第三学年实习成绩比例构成以临床带教老师评价为主,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评价、实习组长和学生自我评价为辅,利于实习单位对学生的管理,利于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纪律的养成,利于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

4)在校考试与毕业后职业资格考证试题相结合 试题库题目主要来源于职业资格考试真题或模拟题,既可用于检验专业各核心课程,也可用于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师)、卫生检验员等考证的辅导、培训。

5 结语

通过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显著提高了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使学生的职业能力、综合素质、就业竞争力明显增强;近三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8.3 %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7.6%以上,学生在国家卫生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个人特等奖1 人次,个人一等奖1 人次,个人二等奖2 人次,团体二等奖三等奖各1 次;在安徽省职业技能大赛获得团体二等奖1 次;在安徽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创新大赛三等奖3 人次,院级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创新大赛金奖1 人次,银奖2 人次。教学团队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2 项,院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 项。此外通过几年的建设,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先后被遴选为省级特色专业、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建设项目、省级示范性实验中心建设专业、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及省级校企合作建设项目,初步建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医学检验技术品牌专业,达到省内高职高专同类专业的领先地位。

[1]陈芳梅. 以就业为导向高职医学检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J]. 卫生管理,2012,29(7):130-132.

[2]胡生梅,张家忠,武小樱,等.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卫生职业教育,2011,11(2):150-152.

[3]缪文玲,王莉,陆璐,等. 江苏省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岗位需求的调查研究[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36(14):2065-2067.

[4]张松峰,梁建梅,田华,等. 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GPS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28(9):88-89.

[5]马广水.“四融入、四递进、学训交互”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16):56-61.

[6]孟凡云,朱崇先,魏仲香,等. 基于实践教学体系创新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6):50-54.

猜你喜欢

学时医学检验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的学时发放标准的探索
——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为例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医学的进步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对起重机“制动下滑量”相关检验要求的探讨
电梯检验中限速器检验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探究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