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参附注射液联合无创正压通气对急性左心衰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

2015-01-13刘绍辉何明丰彭嘉健张英俭陈景利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 2015年6期
关键词:心衰组间注射液

刘绍辉 何明丰 彭嘉健 张英俭 陈景利

对于心力衰竭患者来说,在其急性发作期能否有效快速纠正心力衰竭的症状,对争取下一阶段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利用参附注射液联合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病患,观察治疗期间血气分析及NT-proBNP的变化,探讨其对急性左心衰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按预定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在佛山市中医院急诊科就诊的急性左心衰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0例,女性30例,男女比列为1∶1,其中发病年龄最小为41岁,最大为94岁,平均年龄为(72.4±11.5)岁,发病持续时间为(192.5±128.4) min。诊断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和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编写的《2010年急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中的“急性左心衰竭”的诊断标准,Killip分级在II级以上。排除标准:排除其他心源性原因引起的呼吸困难。患者分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参附组(B组)和参附+NPPV组(C组),每组各20例。

二、治疗方法

1.A组:(1)心电监护。(2)选择半卧位或端坐位。(3)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吗啡3~5 mg。 (4)中流量吸氧。(5)静脉滴注氨茶碱。(6)呋塞米20或40 mg静注。(7)静脉滴注硝普钠或硝酸甘油。(8)可根据病情酌情使用洋地黄类药物或儿茶酚胺类药物。(9)静注地塞米松10 mg。

2.B组:心电监护和药物治疗与A组相同。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予参附注射液40 mL静脉注射,症状不缓解可以1 h后再次静推20 mL,每天最大用量100 mL。

3.C组:心电监护和药物治疗与A组相同。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和无创机械通气。(1)予参附注射液40 mL静脉注射,症状不缓解可以1 h后再次静推20 mL,每天最大用量100 mL。(2)使用TBird Vela呼吸机予以CPAP或BiPAP模式。

三、观察指标

1.临床症状:指标临床症状缓解的时间。

2.血气分析:指标在治疗开始前、治疗2 h后分别检测患者的血气分析,观察指标包括PH、PaO2、PaCO2。

3.心脏标志物NT-proBNP:治疗前和治疗24 h后分别检测。

四、统计学方法

结 果

一、基线资料比较

3组在性别经卡方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平均年龄、发病持续时间经K-S检验(Kolmogorov-Smirnov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经Kruskal WallisH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二、临床症状改善时间

3组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具有正态性和方差齐性,采用方差分析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常规治疗组、参附组与参附+NPPV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

注:与A组相比:aP<0.05;与A组相比:bP<0.01;与B组相比:cP<0.05

三、血气分析指标比较及NT-proBNP治疗前后比较

3组治疗前后的PH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治疗后3组间PH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前后PaCO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3组间PaCO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两两比较各组PaO2具有统计学意义。3组治疗前后PaO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治疗后3组间PaO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两两比较各组PaO2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2 常规治疗组、参附组与参附+NPPV组治疗前后的PH值、PaCO2 、PaO2、NT-proBNP水平比较

注:t1,P1为常规组治疗前后比较,t2,P2为参附组治疗前后比较,t3,P3为参附+NPPV组治疗前后比较。与常规治疗组相比,aP<0.01、cP<0.05、dP<0.01、fP<0.01;与参附组相比,bP<0.05、eP<0.01、gP<0.05

3组治疗前后的NT-proBNP水平采用配对t检验(P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组间NT-proBNP水平采用方差分析检验(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C组分别与A组、B组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讨 论

对于心力衰竭患者来说,在其急性发作期能否有效迅速纠正心力衰竭的症状,对争取下一阶段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1-2 ]。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是一个综合的治疗[ 3-4 ],在治疗过程中关系到很多不同器官不同系统的协调平衡,本课题通过对参附注射液联合NPPV在急性左心衰救治中的疗效观察,利用具有回阳救逆的参附注射液,配以现代西医先进的无创正压通气技术,走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向[ 5-6 ],使急性左心衰的治疗更多元化,使治疗手段更丰富,寻找更多的治疗手段和循证的治疗方案,进一步提高急性左心衰患者的治愈率和降低其死亡率。

参附注射液的主要成分是人参皂苷和乌头类生物碱。现代药理研究及动物试验表明,人参皂苷具有拟强心甙作用,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血流动力学[7]。参附注射液还可抑制NO的产生及抗炎效应、清除氧自由基及减轻钙超载,减轻肺间质和肺泡水肿[8],改善气体弥散与交换功能。而无创正压通气能增加肺泡内压,复张萎陷的肺泡,从而改善通气/血流比值,提高肺氧合功能[9];增加肺间质静水压,使肺泡和间质液回流入血管腔,减少渗出,有利于肺水肿消退,并减轻左心室前负荷压力[10]。NT-proBNP 是一种能反映心脏功能的肽类激素,其合成与分泌部位主要在左心室的心肌细胞血浆NT-proBNP 水平的升高主要与心室壁张力增加及左室收缩功能下降有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间呈负相关,与NYHA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可间接反映心脏功能。

本研究结果表明,参附组在治疗24 h后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参附注射液通过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改善左室收缩功能和降低心室壁的张力,使NT-proBNP下降。而参附+NPPV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较常规治疗组有明显的缩短。治疗后常规治疗组和参附+NPPV组间PaCO2、PaO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综上所述,参附注射液联合无创通气对急性左心衰患者早期的治疗,特别是呼吸功能及心功能有着明显的改善作用,可在实验室研究中进一步探讨其机理。

1 任彦青,张春晓,刘世刚,等.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进展[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18(8):1200-1201.

2 陈丽娟.中医药治疗急性左心衰的现状与进展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9):59-60.

3 盛燚,陈涵泳,方春春,等.急诊集束化治疗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35):4118-4120.

4 陈炜.急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2012年更新版ESC急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3,25(11):698-702.

5 Luo J, Min S, Wei K, et al. Ion channel mechanism and ingredient bases of Shenfu Decoction's cardiac electrophysiological effects[J].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 2008, 117(3): 439-445.

6 张松,张雪梅,高培阳.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5,(2):128-132.

7 田鲜美,刘清泉,江其敏.生脉注射液和参附注射液联合多巴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低血压37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7,14(2):108-110.

8 殷文朋, 李春盛. 参附注射液对实验犬心源性休克血流动力学及氧代谢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08, 15(1): 20-24.

9 白珀,张睢扬.呼吸衰竭合并心衰患者脱机相关性肺水肿的研究进展[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4,7(3):88-90.

10 Soo Hoo G W.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in adults with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a primer for the clinician[J]. Hosp Pract(Minneap), 2010, 38(1): 16-25.

猜你喜欢

心衰组间注射液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复方血栓通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局部血流及微炎症反应的影响观察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rotocol for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Trial Version 7)
Effects of Shenmai Injection (参麦注射液) Combined with Meglumine Adenosine Cyclophosphate Injection on Cardiac Function and Peripheral Serum Levels of TNF-α,TGF-β1 and IFN-γ in Patients with Viral Myocarditis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