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健康教育对精神病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2015-01-11朱伟芳付萍萍卢雪珍徐娟刘永忠杨淑芬杨惠清余小珍

中国医药导报 2015年23期
关键词:精神病家属心理健康

朱伟芳 付萍萍 卢雪珍 徐娟 刘永忠 杨淑芬 杨惠清 余小珍

1.广东省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心理科,广东惠州516001;

2.广东省惠州市复员退伍军人医院精神科,广东惠州516001

心理健康教育对精神病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朱伟芳1付萍萍1卢雪珍2徐娟1刘永忠1杨淑芬1杨惠清1余小珍1

1.广东省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心理科,广东惠州516001;

2.广东省惠州市复员退伍军人医院精神科,广东惠州516001

目的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对精神病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为优化该类患者家属的护理服务方案提供理论性指导。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9月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精神科精神病患者家属152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服务方案;同时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9月我院精神科精神病患者家属160例为研究组,在实施常规的护理服务方案基础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分别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两组进行测评,比较两组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结果两组精神病患者家属干预前各项SCL-90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的SCL-90分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精神病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促进其社会功能的回归,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家庭护理服务,有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心理健康曰教育曰精神疾病曰影响

精神疾病是一类常见的慢性疾病,病程多反复迁延,患者家庭作为精神病社会关怀的主力军之一,长期背负着巨大的精神与经济压力,并且由于社会的歧视与偏见,患者家属均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冷漠的对待,一些家属因长期郁积的压抑无法得到及时疏导,逐渐演变成一系列的心理问题[1]。据调查显示,家庭支持在精神病患者的治疗、康复、就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因此,关注精神疾病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极具有现实意义。笔者查阅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后发现,心理健康教育用于精神疾病患者家属心理干预的案例较少[3]。故笔者设计本次研究,旨在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对精神病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9月广东省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精神科精神病患者家属152例进行问卷调查,设为对照组,其中男48例,女104例;年龄40~71岁,平均(63.2±2.6)岁;大学学历16例,中学学历72例,小学学历64例;选取我院精神科2013年10月~2014年9月符合调查对象条件的精神病患者家属160例进行问卷调查,设为研究组,其中男60例,女100例;年龄44~72岁,平均(64.5±3.1)岁;大学学历24例,中学学历64例,小学学历72例。所有患者入院当天均由两名具有主治医师职称以上的医生联合诊断,确诊为精神疾病,诊断参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本次研究每位患者均只测试一位家属。纳入标准:排除滥用精神药物者;无任何精神疾病;无重大脑器质性疾病。两组患者家属在年龄、文化层次、性别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家属均了解本次研究且自愿参与。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服务方案。主要涉及相关精神性疾病的健康宣教,包括疾病的发生机制、预后转归、治疗注意事宜及照护措施,另外,采取心理疏导的方式引导家属进行情绪放松。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为期15周的干预,每周至少2次,每次30min。

1.2.1 认知干预护理人员向研究组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解有关精神病的病因、注意事项、常见类型等基础知识,帮助其构建有关精神病的知识体系;引导患者关注自身精神状况,了解精神药物的不良作用及针对不同类型的精神病应采取的措施。通过讲解成功案例使其了解社会支持对病情的作用,培养其的社交能力。

1.2.2 心理教育患者的病态行为、对患者前途的担忧、社会的漠视、巨大的经济压力等原因均使研究组处于长期的应激状态,极易因此出现一系列的精神症状,如恐慌、心悸、抑郁等。护理人员应充分体谅患者家属的心境,进行“换位思考”,对其进行心理干预,鼓励他们倾诉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扮演好倾听者的角色,并及时进行心理疏导。若发现患者心理状况不乐观,应联系我院心理医生对其进行治疗。

1.2.3 团队支持组织患者家属开展一些团队活动,如羽毛球友谊赛、书法练习、广场舞学习等。由于患者家属们经历同样的痛楚,存在共同语言与谈话基础,护理人员在组织活动时,可鼓励患者家属间多进行交流,帮助其建立信任的关系,做到彼此接纳并认同,可以相互吐露心声、宣泄不良情绪。

1.2.4 冥想训练护理人员应选择安静的地方指导患者家属进行冥想训练。告知家属盘腿而坐,挺直脊背,用鼻子深呼吸,直至感觉肺部充满空气,腹部及胸腔均扩张,再用嘴缓缓吐气,在将要呼尽空气时收紧腹肌,排空腹部内的所有空气。指导家属默记呼气与吸气的次数,使其能专注于呼吸,从而在吸气与吐气之间进入冥想状态,心境得以处于平静状态。

1.3 观察项目

两组家属于干预前及干预后第15天末均接受症状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该量表是世界上广为认可的心理健康测试量表之一。该量表共90个条目,9个项目,即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SCL-90的每个项目均采用5级评分制,1分:自觉无该项症状;2分:自觉该项症状有问题,但无影响或影响极小;3分:该项症状对被测者有一定程度上的影响;4分:该项症状对被测试有很大影响;5分:该项症状对被测者影响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干预后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SCL-90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各项SCL-9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精神病患者家属心理健康教育干预前、后SCL-90各项得分比较

表1 精神病患者家属心理健康教育干预前、后SCL-90各项得分比较

注:t1、P1:两组干预前比较;t2、P2:两组干预后比较;SCL-90:90项症状自评量表

组别时间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研究组对照组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t1值P1值t2值P2值2.36±0.23 2.16±0.14 2.38±0.21 2.37±0.25 0.046>0.05 8.971<0.05 2.45±0.62 2.15±0.42 2.46±0.59 2.47±0.61 0.713>0.05 12.034<0.05 2.81±0.37 2.41±0.22 2.80±0.42 2.79±0.44 0.135>0.05 9.136<0.05 3.42±1.72 3.13±1.61 3.44±1.71 3.42±1.70 0.497>0.05 8.129<0.05 2.57±0.35 2.26±0.27 2.55±0.31 2.52±0.33 0.521>0.05 14.407<0.05 2.49±0.28 2.38±0.15 2.46±0.32 2.43±0.34 0.892>0.05 12.363<0.05 2.32±0.36 2.25±0.22 2.34±0.38 2.30±0.36 1.208>0.05 9.461<0.05 2.91±0.86 2.41±0.21 3.01±0.82 3.07±0.79 1.179>0.05 7.820<0.05 2.55±0.39 2.23±0.15 2.54±0.41 2.52±0.43 0.637>0.05 11.572<0.05

3 讨论

心理健康指心理活动及心理状态均正常,据调查显示,精神病患者家属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这是由于患者家属长期身负监护精神病患者的重任,需要随时应对精神病患者的病态行为,投入大量的财力与物力[4-5]。而患者家属自身对该病的认识存在偏颇之处,加之极易受到社会不良评价的影响,使他们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中,缺乏不良情绪的表达通道与周围人的关爱,所以难免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6-7]。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改进,精神病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成为不可忽视的课题,心理健康教育主张为患者提供宣泄不良情绪的支持性环境,鼓励患者吐露心声,借此改善患者心理状况[8]。精神病患者需要注意精神上的护理常识,很多精神病患者在经过医院的正规治疗后,由于没有得到很好的护理加上一些社会因素,反而出现复发甚至加重的现象[9-10]。精神病的护理,需要从心理与行为等方面做起[11-12],和患者交流一定要注意方式,避免患者受到过大的刺激[13]。精神病复发的可能性很大,尤其是在恢复期,这个时期患者和正常人的行为表现相似,所以一定要提高警觉以护理好患者。

精神病患者存在严重的孤独感和恐惧感,他们既要承受自身疾病痛苦,还要饱受社会压力和精神创伤,因此需要家属及亲朋好友给予恰当的心理支持和关怀,态度诚恳,耐心倾听患者心理感受并给与正确解答[14-15]。帮助患者分析其长处和优点,使其勇敢面对困难,建立起积极的心理状态,树立战胜疾病的斗志。精神病患者心理状态较为复杂,难以琢磨,家属应心平气和地对患者进行循循善诱的护理[16-18]。①对发病期间行为异常难以释怀,心理上有羞耻感者,应态度温和、语言诚恳地帮助患者分析病情,使他们正确认识病态行为并给予安慰,以解除思想顾虑及羞耻心理。②因个人生活受挫而忧心忡忡、消极悲观者,则应诱导其正确对待和处理生活中的事情,学会处理个人与家庭、社会关系的能力。③心理状态较稳定、无心理顾虑者,可引导他们总结发病规律,宣教精神疾病方面保健知识,自己制订预防小措施,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干预后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SCL-90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各项SCL-9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心理健康教育能有效地改善精神病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提高患者家属应对疾病的能力,使患者家属在家庭支持中继续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次研究主要包括:认知干预、心理教育、团队支持、冥想训练四部分内容。其中认知干预在本次研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认知干预能帮助患者家属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培养患者家属应对精神疾病的能力,提高患者家属照看患者的能力,同时能引导患者家属对自身精神疾病的关注,让患者家属察觉自身是否存在精神病的先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18]。心理教育是本次研究的核心环节,由于家属疾病对于患者家属而言本身就是一个应激源,患者家属长期处于焦虑、紧张、恐惧中,内心苦闷急需得到倾诉。护理人员应为患者家属创造一个易于倾吐心声的环境,护理人员在倾听过程中,要注意“换位思考”,切不可鄙夷、轻视患者家属。团队支持是本次研究中的辅助环节,患者家属间比较容易相互接纳,护理人员应借组织患者家属参加活动的契机,帮助他们建立信任的关系,鼓励他们相互倾诉,相互安慰,相互鼓励,满怀信心一起面对未来。在冥想训练中,引导患者家属通过简单的呼吸训练,缓解负面情绪,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超脱,从而使患者能以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对精神病患者家属心理健康大有裨益,能有效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进一步提升患者家属看护患者的能力与效率,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

[1]张培芳.护理干预对精神病患者家属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2):39-40.

[2]朱福坚,谢翠芬,邓穗芬,等.首次住院精神病患者家属情绪调查与护理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21):13-15.

[3]林允照,顾华,沈健.癌因性疲乏研究进展[J].浙江预防医学,2014,16(8):796-799,802.

[4]蔡松娟,蒋军生.护理干预对住院脑卒中患者家属焦虑情绪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5):40.

[5]赵春阳,周英,林建葵,等.住院精神病患者家属照顾者负担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23):4009-4011.

[6]王艳,闫美英.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1):2106-2108.

[7]林允照,冯晨,刘敏,等.基于TTM指导的阶段性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及生命质量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35):4157-4162.

[8]郑爱民.心理干预对出院精神病患者家属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6):14-16.

[9]吴惠娟,王翔,沈鉴清,等.社区重性精神病患者家属心理应激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J].护理与康复,2012,11(8):716-717.

[10]陈文雯,白鹤,宋雅琴,等.社区精神病患者实施综合管理的体会[J].护理与康复,2014,13(4):396-398.

[11]林允照,林朦朦,欧阳吟靖,等.感知行为干预对重度脑性昏迷患者意识状态及神经功能的影响[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4,2(12):670-674.

[12]陶筱琴,端木欣荣,屠丽君,等.护理干预对精神病患者跌倒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0):898-899.

[13]张彦青.医院家庭一体化防治护理对重性精神病治疗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2):295-296.

[14]邬东红,张玉娥,陈丽香,等.Orem自护模式在老年精神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9):138-140.

[15]沈玉蓉,熊燕.精神妄想症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z2):166-167.

[16]Tellez JF,Cardiel MH. Risk fartors associated with depressionin patients with 2 diabetes mellitus [J]. Arch MedRes,2002,33(1):53-60.

[17]Peyrot M,Rubin RR. Levels and risk factors of deprression and anxiety symptomatology among diabetic adult [J].Diabetic Care,1997,20(4):5851.

[18]王顺杰,高军峰,薛荣亮.糖尿病患者述情障碍临床研究[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6,12(5):354-355.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on psychological health status of psychotic relatives

ZHUWeifang1FUPingping1LUXuezhen2XUJuan1LIUYongzhong1YANGShufen1YANGHuiqing1YUXiaozhen1
1.Department of Psychology,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Huizhou City,Guangdong Province,Huizhou 516001, China;2.Department of Psychiatry,Demobilized Veterans Hospital of Huizhou City,Guangdong Province,Huizhou 516001,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on psychological health status of psychotic relatives and provide optimizing theoretical guidance of nursing service for psychotic relatives.MethodsFrom October 2012 to September 2013,152 relatives of psychopath in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Huizhou City(“our hospital”for short)were selected as control group,who were given the normal nursing;while 160 relatives of psychopath from October 2013 to September 2014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group,who were treated with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on the basis of normal nursing.The self-evaluating table of SCL-90 was used in the two groups,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statu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ResultsBefore intervention,SCL-90 score in the two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after intervention, SCL-90 score of somatization,obsessive-compulsive,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depression,anxiety,hostility,horror, paranoid and other psychosis in research group were obvious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can not only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relatives,but also return their socialfunctions,and provide better home nursing service for the psychopath,itishelpfullforpatients'recover.

Mental health;Education;Mental disease;Effect

R473.74

A

1673-7210(2015)08(b)-0146-04

2015-03-13本文编辑:任念)

广东省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5Y111)。

猜你喜欢

精神病家属心理健康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完形填空专练(五)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精神病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