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治疗脑卒中抑郁及对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干预作用

2015-01-11朱启玉

中外医疗 2015年13期
关键词:百会穴进针神经功能

朱启玉

湖北丹江口市汉江医院,湖北丹江口442700

针刺治疗脑卒中抑郁及对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干预作用

朱启玉

湖北丹江口市汉江医院,湖北丹江口442700

目的 研究探讨针刺治疗脑卒中抑郁及对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干预作用。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药物联合针刺治疗。将两组患者HAMD评分、NIHSS评分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HAMD评分、NIHS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下联合针刺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抑郁症状,并明显降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针刺治疗在脑卒中伴抑郁患者中值得推广。

针刺;脑卒中;抑郁;神经功能

脑卒中是神经内科常见疾病,常导致相应的神经功能严重缺损。影响患者的生理以及生活能力。从而造成患者生理、生活中的不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研究表明,脑卒中患者容易并发抑郁等心理疾病。抑郁心理会通过多种途径影响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研究表明,缓解脑卒中患者抑郁心理,将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以及日后的生存质量。寻找一种有效缓解患者抑郁症状的方法,则有利于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研究表明,中医针刺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抑郁等心理疾病。现研究针刺治疗对抑郁症状的疗效。以及相应的对神经功能的康复作用。随机选取该院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在该院治疗的100例患者进行研究,分为两组后接受不同治疗方法,并将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具有显著临床指导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在该院治疗的患者100例。经诊断,均为脑卒中患者。男性患者70例,女性患者30例。年龄61~79岁,平均年龄(71.45±0.37)岁。排除标准为:①合并其他系统严重疾病者;②药物过敏者;③不能配合实验者;④年龄大于80岁者。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年龄、病情等方面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临床药物治疗。接受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每天造成服用1粒。除此之外还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有利于患者更好的配合医生的治疗。患者每天接受常规康复训练,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持续治疗2个月。

1.2.2 观察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除接受上述治疗外,还接受针刺治疗。于百会穴进针,并平刺向后,距离达1寸。四神聪穴进针,平刺向百会穴,距离达0.8寸。神庭穴进针,平刺向百会穴,距离达1寸。于十二井穴针刺时,十二穴位顺序为经脉流注顺序。不仅对患侧穴进针,同时对健测血进针。穴位处以出血2滴为宜。然后于涌泉穴进针,深度为0.3寸。此穴以得气为宜,即可出针。每次的治疗时间约为30 min。持续治疗2个月。

1.3 观察指标

进行2个月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HAMD评分、NIHSS评分,并进行对比。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该实验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P<0.05,表明该实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入院基本情况

两组患者年龄、病情等方面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患者入院基本情况对比

表1 患者入院基本情况对比

组别HAMD评分(分)NIHSS评分(分)年龄(岁)观察组(n=50)对照组(n=50)t值P值22.36±3.25 22.35±3.24 0.02>0.05 8.36±1.25 8.35±1.24 0.04>0.05 71.46±0.36 71.44±0.38 0.27>0.05

2.2 两组患者HAMD评分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HAMD评分为(22.36±3.25)分。对照组患者治疗前HAMD评分为(22.35±3.24)分。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2,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AMD评分为(7.13± 2.13)分。对照组患者治疗后HAMD评分为(12.36±3.12)分。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9,P<0.01)。具体数据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HAMD评分对比

表2 两组患者HAMD评分对比

组别治疗前HAMD评分治疗后HAMD评分观察组(n=50)对照组(n=50)t值P值22.36±3.25 22.35±3.24 0.02>0.05 7.13±2.13 12.36±3.12 9.79<0.01

2.3 两组患者NIHSS评分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为(8.36±1.25)分。对照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为(8.35±1.24)分。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4,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为(3.13± 0.13)分。对照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为(6.36±0.12)分。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9.10,P<0.01)。具体数据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NIHSS评分对比

表3 两组患者NIHSS评分对比

组别治疗前NIHSS评分治疗后NIHSS评分观察组(n=50)对照组(n=50)t值P值8.36±1.25 8.35±1.24 0.04>0.05 3.13±0.13 6.36±0.12 129.10<0.01

3 讨论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患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越来越多。其具有致死率以及致残率高的特点[1-4]。脑卒中是神经内科常见疾病,其能损伤患者的神经功能。促进受损神经功能的康复,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5-8]。经临床观察,发生脑卒中的患者容易并发抑郁症。且研究表明抑郁症易加重患者的心理应激,影响患者体液调节,不利于患者的康复,甚至加重患者神经功能的损伤程度。且并发抑郁症的患者,极易出现消极、逆反心理,不能很好的配合医生的治疗,从而不利于其康复。

盐酸氟西汀胶囊是治疗抑郁症的常见药物。但其疗效往往不能达到很好的满意度。寻找一种能减少该药用量或增加其疗效的方法十分必要。联合针刺治疗后,则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针刺头部相应部位,可改善功能受损部位微循环,起到活血作用。针刺百会穴可起到安神以及醒脑的作用。针刺四神聪穴,可起到益智、健脑的作用。针刺神庭穴,能起到安神、养脑的作用。而对于十二井穴,能通过针刺以及放血起到疏通经脉、活血的作用。

现为研究针刺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抑郁症状的缓解情况,以及对神经功能的恢复作用。特选择100例符合条件的患者100例进行探讨。从结果中可知,接受针刺治疗的患者的HAMD评分更低。HAMD评分的高低反应的是患者抑郁症状的程度,说明观察组患者的抑郁症状的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NIHSS评分的高低反应的是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接受针刺治疗的患者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只接受药物治疗的对照组患者。

认为,对于脑卒中的患者,神经系统都会都受到损伤。针灸疗法能起到有效的疏通筋络的作用。不仅能缓解患者的抑郁的症状,且能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以往研究表明,针刺通过缓解患者的抑郁情况,来提高患者对生活的态度,使患者更配合医生的治疗,对脑功能的恢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笔者认为,针刺治疗不仅能有效缓解抑郁症状,从而利于脑功能的恢复。其同时促进脑部血液微循环,促进受损部位的缺血以及缺氧,改善阻塞程度,利于血气通畅,从而有利于脑功能的恢复。且笔者认为,针刺能有效提高患者脑部微循环,提高患者脑功能。这种作用不仅局限于脑卒中患者,对其他脑功能受损的患者均能起到有效促进作用。所以,对于脑部疾病的患者,均可尝试相应的针刺治疗。

对于如何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一直存在争论。部分医疗人员认为,康复锻炼是恢复患者神经功能的主要方法。但笔者认为,心理因素对脑功能的影响,不可忽视。不应将目光局限于实体的功能训练上。功能训练与心理治疗,需同时进行。

综上所述,针刺治疗在脑卒中伴抑郁患者中值得推广。所以,对于脑部疾病的患者,均可尝试相应的针刺治疗。

[1]赵先伟,杨士芝,栾卫红,等.早期康复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及其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1,33(8):612-613.

[2]赵先伟,朱信忠,杜怡峰,等.社区综合康复干预对血管性痴呆的作用[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2,34(7):351-353.

[3]张民,涂悦,程世翔.针刺优化方案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1,18(3):131-134.

[4]张朝辉,宋景贵,穆俊林.认知心理疗法合并药物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抑郁情绪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1,28(1):65-67.

[5]李红艳,沙丽丽,李立峰.透刺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干预效应的临床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0,26(7):19-20.

[6]许丙海,时国臣,何凤.针刺百会穴和风府穴治疗中风后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临床研究[J].中医药学报,2012,40(2):116-117.

[7]杨红专.脑卒中的康复治疗进展[J].中外医疗,2011,30(2):182-184.

[8]孙国超.针刺治疗老年脑卒中抑郁患者临床效果研究[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3,11(2):75-77.

Acupuncture Treatment and Intervention for De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Neurological Rehabilitation

ZHU Qi-yu
Danjiangkou City Hanjiang River Hospital,Danjiangkou,Hubei Province,442700 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acupuncture treatment and intervention for de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neurological rehabilitation.Methods100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The control group of patients receiving drug treatment,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acupuncture therapy combined with medication.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HAMD score,NIHSS scores were compared.Results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treatment HAMD score,NIHSS sco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After two months of treatment,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MD score,NIHSS scores were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After statistical analysis,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1).ConclusionIn the conventional drug therapy combined with acupuncture treatment can effectively relieve symptoms of depression, and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patients with neurologist impairment.Acupuncture treatment is worth promoting in stroke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Acupuncture;Stroke;Depression;Neurological

R725

A

1674-0742(2015)05(a)-0170-02

2015-02-10)

猜你喜欢

百会穴进针神经功能
浮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症状专家共识(第11版)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40°角进针和垂直进针桡动脉采血的成功率对比
皮纹网眼无痛进针法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辛伐他汀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一穴解决“路怒症”
针刺改善血管性痴呆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21例
针灸穴位保健——百会穴
浅议随咳进针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