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味双柏散湿敷治疗静脉高压注射碘海醇致药液外渗的护理探讨

2015-01-08陈燕明黎向群程洪涯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双柏外渗药液

陈燕明 黎向群 程洪涯

(化州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广东化州525100)

随着医学水平的发展,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也有了质的飞跃。CTU、CT增强、CT三维重建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由于疾病诊治的需要,本院泌尿外科、妇科等科室有的患者需要在扫描时使用含碘造影剂,并在扫描时使用利用高压注射器瞬时高速的方法注入受检者静脉进行检查造影。但由于造影剂具有高渗、高黏的特性,且外周浅静脉壁相对薄弱,所以高压注射时极易发生静脉外渗。高渗、高黏的造影剂一旦漏于血管外则会引起组织强烈刺激及坏死,甚至造成关节功能障碍或被迫截肢[1]。采用加味双柏散湿敷治疗高压注射器静脉注射碘海醇致药液外渗创面10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本院行造影检查时发生造影剂渗漏的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龄24~72岁,平均年龄(48.5±4.2)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 5例、中学11例、大专及以上4例。职业:农民8例、工人9例、干部3例。

将2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10例)与对照组(10例),两组年龄、性别、职业、学历、病情及渗漏部位、渗漏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发现患者高压注射碘海醇致药液外渗后,立即停止此处注射。并将患肢抬高制动。观察组采用加味双柏散50~60 g,地塞米松磷酸钠5 mg,取绿茶10 g用70~90°C 的水20~40 mL 浸泡5 min,待冷却为溶剂调至糊状,倾斜容器以药膏能够缓慢流动为宜。将配备好的加味双柏散湿敷于药液渗出皮肤处并超出3 cm,厚度约2 mm,用保鲜薄膜外包防止药液水分流失更防止了药液粘附衣物,既干净又透明利于创面的观察。每10~12小时更换1次。对照组按传统方法采用30%~50%硫酸镁局部湿敷。根据渗漏范围选取比渗漏范围周边多出2 cm的纱布,厚4层,用30%~50%硫酸镁完全浸湿(以不滴水为宜),注意保湿,及时更换。

1.3 评价指标

48 h后评价效果,治愈:局部肿胀消失,无疼痛感,皮肤张力及皮温恢复到正常状态,肢体活动自如;有效:局部水肿减轻,疼痛感较轻微,皮温及肢体活动渐恢复;无效:患者仍感觉疼痛,水肿范围有缩小,皮肤张力有降低,但肢体活动不够自如。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患者均治愈,无发生并发症。观察组肿胀消失时间、疼痛消失时间、肤张力恢复时间、肢体活动自如时间、渗漏部位湿敷治疗后患者主观舒适度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 1,2。

表1 两组症状消失时间比较(n=10¯±s)

表1 两组症状消失时间比较(n=10¯±s)

组别 肿胀消失(h)疼痛消失(h)皮温正常(h)肢体活动正常(h)观察组 4±47 2±13 4±15 8±46对照组 6±71 4±23 6±22 12±70 P 值 <0.05 <0.05 <0.05 <0.05

表2 外渗部位敷药后患者主观舒适度比较[例(%)]

3 讨论

3.1 高压注射导致药物渗漏的危害性

造影剂碘海醇是高浓度的高渗性药物,粘滞性强,根据扫描成像时间的需求,加上用高压注射器注射,进药速度极快2~6 mL/s,压强300 psi磅/平方英寸,对血管壁冲击力强,一旦渗漏至皮下后局部的微细血管,造成严重的循环障碍,体液迅速经损伤的血管渗出,引起局部组织迅速肿胀,致循环障碍加重阻碍渗出的造影剂消散。碘造影剂高渗透压又可使红细胞皱缩、聚集使局部的动脉压升高、血管通透性增加,又加重了体液的渗出,引起组织迅速水肿。水肿的组织可压迫血管,造成组织供血减少,加重组织缺血、缺氧、疼痛。严重者可使组织坏死,引起肢体功能障碍[2]。观察组1例72岁患者发生造影剂渗漏较为严重,由于老年人皮肤组织松驰,渗出部位迅速肿胀起来,穿刺部位由手掌部肿胀至前臂,且肿胀创面皮肤苍白,出现疼痛,指端有麻木感,皮温偏低,以记号笔标示肿胀的范围,利于观察肿胀面积,并立即应用加味双柏散联合地塞米松磷酸钠加绿茶水持续湿敷12 h后,疼痛有所减轻,但仍有麻木感,肿胀面积继续漫延至肘部,皮肤苍白肿胀透明,患者出现焦虑不安,恐惧,经耐心心理护理,消除顾虑,让其配合治疗抬高患肢,持续应用加味双柏散湿敷。24 h后肿胀开始消退,麻木感减轻,48 h后肿胀、疼痛感完全消失,皮肤张力恢复正常,皮温正常,肢体活动自如,无并发症发生。

3.2 加味双柏散联合地塞米松及绿茶湿敷的疗效

对照组使用30%~50%硫酸镁局部湿产生高渗透压,由于高渗透压平衡原理,使肿胀部位组织水肿液在短时间内析出,消肿,但对中、重度造影剂渗漏效果差,起效时间长。且使用硫酸镁持续局部湿敷需要及时更换,清洁皮肤后再继续湿敷,增加护士工作量,而且起效慢,增加患者焦虑感,易引发医疗纠纷。中药敷药法能直接作用于外渗部位,通过透皮吸收,使局部药物浓度明显高于其他部位,直接发挥药效[3]。观察组创新特色之处采用了由侧柏叶、大黄、薄荷、泽兰等组成的加味双柏散。大黄主要成分含芦荟大黄素、大黄酚,是活血通络,去瘀消肿之“将军”具有攻积滞、清热、凉血、去瘀、解毒等功效;侧柏中的小檗碱又是抗菌消炎的极好成分;泽兰与侧柏叶具有活血、化瘀、消肿、佐助大黄的作用,薄荷有良好的局部止痛之功效。利用茶叶中的茶色素可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环,茶多酚能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增强血管舒张能力,促进血管壁弹性恢复。而地塞米松磷酸钠对药物、化学、机械等因素引起的炎症反应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能减轻炎症的渗出、水肿,改善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从而减轻炎症反应[4]。绿茶的功效在以往的研究[5-6]中均已得到证明。因此三者协同作用,可活血化瘀、消肿镇痛、改善微循环、解除局部血管痉挛,使肿胀部位组织水肿液在短时间内消肿,从而减轻水肿对局部组织的损伤,起到局部快速有效治疗作用,临床观察无不良反应,方法简便易行,价格低廉,取材容易,并利用保鲜薄膜外包防止药液水分流失更防止了药液粘附衣物,既干净透明利于创面的观察。

[1]杜 玲,颜 芳.中药黄金膏外敷治疗碘海醇致药液外渗的护理措施[J].新疆中医药,2010,28(6):73-74.

[2]钟永清,陈惠恩.CT增强致造影剂外渗的两种注射方法对比分析[J].基础医学论坛,2010,14(3):255-257.

[3]王 娴,张 洁.茶黄膏外敷预防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10):1260-1263.

[4]杨琴美.2%利多卡因湿敷联合地塞米松静滴防治化疗性静脉炎的临床观察[J].全国医学临床与教育,2008,6(3):232-233.

[5]段培培,梅思娟,张园园.金黄散外敷对PICC所致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和治疗效果的观察[J].中医护理,2008,4(15):71-73.

[6]高文波,翁国斌.绿茶多酚抗氧化作用与机制的研究进展[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09,36(5):332-335.

猜你喜欢

双柏外渗药液
双柏散临床应用情况的研究进展
药液匀速滴落的原理
灌巢法毒杀红火蚁
影像学检查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外渗的护理对策的应用效果观察
治斑秃
勘误
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局部外渗1例护理体会
如意金黄散湿敷联合碳酸氢钠局部封闭治疗盖诺外渗的疗效观察
双柏散瘀膏外敷治疗瘀滞子宫型产后腹痛23例
盐酸表柔比星迟发外渗引起局部皮肤坏死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