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的群众路线之魂

2015-01-07李德彬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价值追求群众路线

李德彬

[摘要]党的性质、宗旨和执政理念,要求共产党人执政为民。群众路线的灵魂在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在于人民要当家作主,这就决定了群众路线的根本是“为民”。如何体现“为民”,怎样才能做到“为民”。笔者探讨了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 群众路线;价值追求;为民途径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其任务和责任就是为人民谋利益。共产党人落实为民务实清廉要求,以永葆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夯实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为民,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为民,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人民至上;为民,就是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一、“为民”,贯彻执行群众路线的目标

(一)正确把握“民”的科学含义

“民”,《新华词典》的解释为: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民群众就是人民大众,最广大的人民和社会成员。为民,构成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之一,贯彻执行群众路线,把“为人民服务”落实到实处,对“人民”这一概念要有全面正确的把握。毛泽东同志说:“人民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国家的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1] 在社会主义时期,“人民”被现实赋予了新的更加广泛的内容,参加现代化建设的所有公民,都是人民的一分子。现代中国正处在一个急剧的转型期,各行各业的建设者也是人民的范围。

(二)党为何要为民?

为民,党的群众路线一以贯之的价值追求、灵魂和精神指向,为民是新形势下党员干部的崇高价值追求。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目标,是党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国家性质、党的性质、宗旨和人民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党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二、为民,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唯物史观关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观点,要求把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摆在第一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共产党人始终把发展的目标放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上。党必须更好地领导人民发挥创造历史的作用。为民,深刻揭示了执政党兴衰存亡的内在因素。民为邦本,邦兴靠民,历史证明:人民是力量之源,具有5000多年文明的中华民族以自己的勤劳智慧,创造了在世界上领先的古代文明,对人类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回眸九十多年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胜利,无一不是人民群众用双手和肩膀、用心血和汗水、用勤劳和智慧一点一滴地积攒起来的。陈毅同志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1932年,奥运会历史上第一次有了中国选手的身影,2008年,北京奥运会赛场上,中国选手创造了优异成绩,首次位居金牌榜第一位。从“一个人的奥林匹克”到全民支持和参与的北京奥运会,这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跨越。

三、 为民,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人民至上

为了促进人的发展,就是要确立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最大价值追求和精神指向。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在激励人们前行的精神力量中,最深入最持久的就是信仰的力量、价值追求的力量。 焦裕禄同志“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党把“以人为本”作为执政之要,深刻体现出党在发展问题上坚持一切为了人民群众认识的深化。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鲜明地突出党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之要。群众路线教育,就是应该牢固树立并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四、为民,就是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执政为民宗旨是对人民的庄严承诺。执政为民,党唯一的出发点。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智慧和力量,群众路线教育是汇聚这些智慧和力量的重要途径。正是因为有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观点,才获得的力量之源、执政之基,筑起了“真正的铜墙铁壁”。可以说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继往开来的动力源泉。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只有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信任,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才能得到巩固和加强。党发展、壮大的过程,就是为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英勇奋斗的过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其宗旨是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发展。古人说,“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执政为民”要求全党将其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集中在为人民谋利益这一基点上。纵观中外,因为执政党脱离群众、背离人民而导致政权丧失、国家动荡的例子深刻而惨痛。如前苏联的解体到埃及社会混乱,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执政党与人民离心离德、作风腐化、激起民愤所致。

五、共产党人实现为民的合理途径

为民,贯彻群众路线的根本体现,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着力解决好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解决好服务群众“最后一步路”的问题。群众路线教育,使领导干部时刻保持清醒,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韧劲,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顺利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宏伟目标。

(一)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全党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奉献精神,要有主动谋发展、促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要有“在其位、履其职、尽其责”的事业心和职业道德,在对待服务群众的事业上扬起“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豪情。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时常关注人民群众,使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持续长久的实惠,真正体现党为人民发展,靠人民发展的真心与诚意。

(二)为民,就是要着力解决“四风”问题。群众参政议政。“四风”问题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党员干部必须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像舟和水、鱼和水,这要求我们为民务实清廉。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必须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党性,是党员安身立命之本。没有党性,就无从谈先进性和纯洁性。作为执政党的党员,其党性决定坚持以人为本的韧性。没有党性的干部,就不配做党的干部,没有党性的领导干部,就没有资格做党的领导干部。是否坚持为人民发展,靠人民发展,不仅是坚持以人为本的体现,更是彰显党性的体现。必须把把“爱民”、“重民”、“惠民”的观念深于脑、融于心,凝于血,“以百姓心为心、以百姓利为利”。要真正把“富民、安民、惠民、乐民”摆在首位,把群众的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当作第一任务,把人民的疾苦当作第一关怀。

(三)“清廉”,是共产党人的本色,是最可贵的品质,“清廉”是贯彻执行群众路线的保障。清廉兴邦,腐败亡党。为民,必须坚定不移地反对腐败。腐败,是扼杀党性的毒瘤,是损毁人民利益的祸首,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国家长治久安的致命风险。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是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的杀手锏。为民务实清廉,其实质就是要领导干部在解决复杂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重点反省在思想观念、作风、领导决策价值取向上是否与群众路线相符,是否与人民根本利益相冲突。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人民对腐败深恶痛绝,对反腐败全力支持,这是我们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的根本保证。

总之,为民是党的群众路线题中应有之义,群众路线教育,就是要深刻认识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坚持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北京:人民出版社,1949年第1版.

[2] 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2012年11月15日),《人民日报》2012年11月16日.

猜你喜欢

价值追求群众路线
童诗教学的基本取向
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三重意蕴
妖魔化爱国主义的几个错误论调
大数据时代政府治理的机遇、挑战与对策
政治道德的价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