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和作用

2015-01-07项安波

今日中国 2015年10期
关键词:国际化货币人民币

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和作用

项安波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研究员

人民币国际化不仅有利于中国改变“贸易大国、货币小国”的尴尬境地、规避国际贸易风险等作用,也有利于促进国际贸易发展和世界经济发展、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完善国际货币体系。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货币体系出现信心危机,国际金融环境剧烈动荡,使得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重构的呼声日趋高涨。而同时尽管人民币已具备了一定的区域化特征,但与中国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外汇储备居全球之首的经济地位还不匹配。就中国而言,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由之路,也是适应当前全球政经格局的必然选择。

人民币国际化路线图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的系列经验与教训,使得中国政府意识到自身在对外经济活动中高度依赖美元所带来的经济风险与政治困境。自此中国政府开始正式启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从人民币国际化的目标、方向和实践来看,人民币国际化的路线图主要有如下几个鲜明特征:选择了从周边国际化到区域化、再到国际化的渐进路径,采取了与资本账户开放和汇率制度弹性化相匹配的实施进程;推动人民币成为国际化的“结算货币”、“投资货币”和“储备货币”等。中国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注重渐进性、主动性和可控性,比较好地降低了制度变迁成本。

人民币国际化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央行开展货币互换、重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建设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促进境外人民币交易以及推进跨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如: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在经常项目、直接投资领域、资本与金融项等领域的进展,提升了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交易媒介的职能;在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发展的基础上,也逐步形成了人民币离岸中心,已初步形成“人民币在岸市场(上海)—人民币离岸中心(香港)—人民币离岸区域枢纽(其他离岸中心)”三个层次的人民币全球交易网络体系。当前,人民币不仅在一些周边经济体流通,而且在越南、泰国和巴基斯坦等国已经成为支付或结算的币种之一。人民币在周边区域性的经济来往中初步具备了交易媒介、贮藏货币和价值尺度的职能,逐渐成为周边区域性贸易结算的主要货币。据SWIFT统计,2015年第二季度,人民币保持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第五大支付货币、第六大外汇交易货币、第六大国际银行间贷款货币地位。上半年人民币在全球贸易融资、支付、外汇交易以及银行间贷款中的占比分别为7.9%、2%、2.8%和2.7%,人民币作为国际银行间贷款货币占比已超日元。当然,中国也清醒地认识到,人民币国际化当前仍以一定程度和范围的区域化为主要特征。

利于世界经济繁荣

人民币国际化不仅有利于中国改变“贸易大国、货币小国”的尴尬境地、规避国际贸易风险等作用,也有利于促进国际贸易发展和世界经济发展、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完善国际货币体系。

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了全球经济衰退和经济失衡、资产价格泡沫以及金融剧烈动荡等问题,暴露了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推动当前国际货币体系走向多元化和利用国际货币之间的竞争等来制衡美元,降低对美元的过度依赖,是保持国际经济、金融稳定和降低交易成本的重要选择。实现多元化的关键是增加储备货币的种类。

从经济实力和规模等方面来看,人民币具备了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基本条件。如果人民币能成为国际主要货币之一,和欧元等共同与美元形成一定程度的竞争,将有助于从体系层面改善全球经济失衡,也有益于包括美日等国家在内的世界经济发展。人民币国际化对于国际货币多元化和缓解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对于世界经济实现包容性增长,都大有裨益。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既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也有利于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和世界经济繁荣。

越来越多的企业对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的前景态度乐观

稳步发展

当然,当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也面临着一些问题。自身内部问题主要是如何通过改革构建一个深度开放和有效监管的金融市场,企业部门、特别是金融机构如何完善公司治理和提升国际竞争力,货币政策决策机构如何提升独立性和专业能力,财政政策体系如何综合考虑内外均衡,外交政策框架如何更有效服务于经济对外开放等等。这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将是一个漫长的系统改革过程。而从外部环境因素来看,美、日等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关键国家的反应将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产生重要影响。

其次,货币国际化进程主要由市场驱动,中国已经基本满足了人民币国际化需求部分的市场化条件,但人民币国际化供给部分的市场化条件不够。主要是受人民币尚未能自由兑换等限制,金融市场发展水平和开放程度还有待提升。

再次,虽然中国的经济规模已可支撑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但中国还不是经济强国,也还不是金融强国,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还任重道远;文化、政治、军事等领域的全球影响力还有待提升。同时,国际货币结构的惯性使得货币国际化是一个长期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其他货币国际化的历史也彰显了人民币国际化将是一个漫长过程。

因此,在全球经济格局变革、国际货币金融环境不稳定的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将采取前期稳健创造需求、后期积极释放供给的推进策略,循序渐进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当前更为实际的是先将人民币打造成便利的、为国际贸易伙伴信任和接受的计价和结算货币。中国下一步将继续完善、优化现有人民币国际使用的政策框架,积极推广人民币国际使用的有益尝试。

展望未来,国际环境整体依然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实施将激发更多市场需求,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投融资机遇和市场条件;中国推动或主导设立的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等区域性金融机构,也可以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发挥积极作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金融改革等为人民币国际化担负着试验的职责。可以预见,人民币国际化的范围和规模在未来将继续稳步发展。

猜你喜欢

国际化货币人民币
聚焦港口国际化
一国货币上的面孔能告诉我们什么?
怎样认识人民币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认识人民币
中国个体防护产业国际化展望
古代的货币
你不了解的人民币
古代的货币
100元人民币知识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