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言”之 凿 凿,行 而 能 远

2015-01-06杨云

文教资料 2014年26期
关键词:实词虚词文言

杨云

(扬中市第二高级中学,江苏 扬中 212200)

“言”之 凿 凿,行 而 能 远

杨云

(扬中市第二高级中学,江苏 扬中 212200)

关于文言文教学重“文”还是重“言”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歇,也一直没有一个普遍认可的结论。但对高中学生而言,有一定的文言基础,有高考指挥棒的指引,重“言”是为了能够更好地重“文”。

文言文教学 诵读 积累 迁移

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传递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一直以来,文言文都是语文教材的座上宾,能够入选高中教材的文言文更是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是经典中的经典。让学生走进经典,重温经典,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已经成为众多有识之士的共同心声。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教师节参观北师大时提出,他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要让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关于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争论一直没有定论,文言文教学中是重“言”还是重“文”的争论也是由来已久。其实“文”与“言”的争论,其本质还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争论。虽然各路大家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或摆事实,或讲道理,但一直没有得出一个能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认可的结论,更多的人都试图在这两者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达到某种程度的制衡。

反观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一些语文教师在“炮轰”传统重“言”的文言文教学方式的同时,结合新课标的的精神采取了一些全新的教学方法,“无标点式教学”、“小组合作研究性学习”等重“文”的教学方式横空出世,引导学生关注古代文学作品的人文价值和美学价值,探寻古人结构文章的技巧,赏析文章的艺术特色,拓宽了文言文教学的途径。但与此同时,我们不得不面临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古人作一篇文章,他是有了浓厚的感情,发自他的肺腑,才用文字表现出来的。文字里藏着他的灵魂,使旁人读了能与作者共感共鸣。”当学生尤其是文言文素养一般的学生,面对一篇与当今时代有着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时间隔阂的古文,由于缺乏对这种语言的基本感知和对古代人在语言表达上特定的思维方式的了解,要想凭空领略经典名篇优美的文采、真挚的情感、深刻的思想和精巧的构思无异于痴人说梦。所以,没有“言”的把握,谈何“文”的解读。

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我认为文言文作为一门古老的语言,有其特殊性,这是我们必须正视的事实。高中文言文教学重“言”有其必要性。首先,初中新课标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基本是属于“好读书不求甚解”的要求;而高中新课标则要求 “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从能力要求层面来看,显然上升了一个台阶,已经从之前把握零碎的知识点到系统把握文言规律迈进,需要学生在熟悉了解基本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归纳,并能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我们绝不能忽略或轻视文言文语言层面的教学,要切切实实地将实词、虚词、句式讲清讲透。其次,作为指挥棒的高考试题,文言文考查更多的是注重对文言知识的检测而弱化对文章人文精神、思想内涵的考查。以2014年江苏高考卷为例,18分的文言文试题中对文言知识的考查就占到14分,同样课标全国卷19分的文言文试题中对“言”的考查也有13分之多,大纲全国卷19分的文言文试题中也有13分是考查文言知识。再次,初中教材的选文往往短小精炼,浅显易懂,没有太多文言句式和太复杂的文言虚实词的用法;高中教材中的一些选文,如《始得西山宴游记》、《逍遥游》、《报任安书》等文章,如果没有“言”的理解,“文”的赏析就根本无从谈起。可见,只有将“言”落到实处,学生才能真正实现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才能真正读懂文言文。

一提到重“言”,大家脑海里首先浮现的就是:支离破碎的文本,枯燥乏味的字词句式,还有就是讲台上摇头晃脑、照本宣科的教师,讲台下昏昏欲睡、双眼迷离的学子。不知道这样的印象来源于何处,但我相信再平庸的教师也不可能完全脱离语境、脱离文本,像古汉语字典一样讲解文言文。

在实际文言文教学中,我作了这样一些尝试,收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首先,“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诵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文言文也不例外。作为已经不再流通使用的语言,文言文已经失去了“活”的语言环境。只有通过诵读,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培养语感,并通过长期的坚持予以强化,从而将强化记忆的东西内化为一种自觉,最大限度地接近古人,熟知他的语言习惯。古人读前人的著作,朱熹读《论语》,苏轼读《史记》,没有参考书,照样能领会文章的深意,靠的就是读,这就所谓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寿镜吾先生“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他也是通过入神的诵读领略了文章的精髓而忘情。学生通过不断诵读,同样能聆听到古人的教诲,与古人进行精神交流,从而体会古人的情感,理解文章的韵味。阅读范围就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毕竟教材所选篇幅有限。我在实际教学中,根据所学内容选择题材相近、难度相当的文章介绍给学生,比如学苏轼的《赤壁赋》,我就推荐《前赤壁赋》;学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我就推荐《寒花葬志》和《先妣事略》等,让学生在比较中阅读夯实文言文基础,熟悉文言句式,扩大阅读视野,增加阅读量,并且将选文辑录成册,方便学生反复阅读。

在诵读中,我充分利用诵读的多种形式,如教师范读,学生齐读,个别读,竞赛读,分角色朗读等,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诵读的积极性。

其次,积跬步以至千里。

新课标要求学生“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而要达到这一要求,平时的积累必不可少。通过积累,学生可以拥有丰富的语言材料,通过归纳总结,学生可以系统把握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的常见意义和用法,熟知古人的句法结构。朱自清先生在教学时就提出学生学不好文言文的几个最重要的原因:一是对古代文言文的语法不熟悉,对文言文词汇不容易理解;二是对文言文中出现的典籍不熟悉;三是对不会的问题不查证。朱自清先生提出的问题其实跟文言文教学现状是不谋而合的。

高中学生相比较初中学生有一定的文言文基础,但是初中虽然学过一些文言文,多偏重于文本的背诵和文意的大概疏通与理解,缺乏系统性。在教学中,我就以教材中的文言文为蓝本,要求学生在熟读每篇文章的基础上分类整理文言实词、文言虚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和特殊句式,做到课课清。两周对整理到的内容进行梳理归类,特别对一词多义的梳理,把握虚实词的常见用法,区分不同语境下的虚词的不同意义,总结规律。经过半学期的积累,学生已经整理了很多例句,积累了很多实词和虚词的意思,加上都是学过的句子,只要稍作延伸和补充,一个词的常见义项就基本差不多了,以后碰到的意思基本都可以找到出处。同样将不同的句型进行分类,通过比较和分析,学生就能掌握各种不同句式的基本框架,以后只需要依葫芦画瓢就行了。真正做到“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即使遇到难一点的文章,也能应对自如。

再次,举一隅以三隅反。

文言文知识绝不能仅仅靠死记硬背,而要学会融会贯通,做到举一反三。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教给学生一些记忆的技巧。比如,从字形出发,了解一个字的本意,再由此延伸记忆相关义项。如“本”,从字形看是“木”字旁,本意是草木的根,由“根”延伸出“根本、基础的东西”,“本来的、原来的”,再延伸出动词义项“根据、掌握”。同时,利用成语也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如“屡试不爽”中“爽”作“差错”讲,《聊斋志异·促织》中“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中“爽”即为此意。另外,利用上下文语境,教会学生一些猜词意的技巧也是不错的选择。

对于文言句式,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教会学生一些特殊句式标志性特征,比如“于”、“以”这些字,根据语境可以判断是介宾结构后置句,这样学生在翻译时就能做到语意通顺。

为帮助学生记忆,巩固学习效果,分专题进行适度的训练或者用有代表性的课外文言文进行阅读实践也可以起到督促强化的作用。

当学生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语感和思维方式,再组织学生进行文章结构的梳理、人物情感的体悟、语言艺术的欣赏、生活哲思的品鉴就水到渠成了,学生再也不会望“文”生怯了。

[1]朱自清语文教学经验[M].北京:教育科技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实词虚词文言
基于混合策略的藏文虚词识别方法
文言文实词词义推断的基本策略
文言断句判断法
文言实词50例
文言实词推断法
Note from the Editor-in-Chief
例说文言实词解题误区及对策
虚词在诗歌鉴赏中的作用
虚词功能的羡余及其修辞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