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铁路货运EDI平台功能需求和应用分析

2015-01-06

铁道货运 2015年3期
关键词:运单集装箱货物

(上海铁路局 货运营销中心,上海 200071)

铁路货运电子数据交换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EDI) 是指生产企业、贸易商、货代、金融企业等单位与铁路之间进行物流信息数据交换的技术手段[1]。为深化铁路货运组织改革,适应货运全面走向市场,亟需加快推进EDI建设,实现路企之间信息共享,从而为客户提供周到、全面的货物运输全程综合信息服务。

1 关联方对EDI平台需求分析

1.1 商品生产企业

商品生产企业是铁路运输企业的主要客户,通过了解商品生产企业运输货物的基本需求,便于铁路掌握与其他运输企业互联互通的基本要素。

1.1.1 基于企业订单的货物运单自动填报

单证是在铁路运输企业在与客户企业经济贸易活动中证明法律关系存在的凭证。铁路运输最频繁的数据交换是货物运单上的信息,数据流从企业内部订单到铁路运输需求提报再形成铁路货物运单,其中主要包含发到站、托收货人信息、货物品名、件数、重量、车种车号、箱型箱号及货物清单等数据。企业对货物运单中货物品名、件数及货物清单有以下基本需求。

(1)货物品名以企业提供为准。在企业订单中常以产品名称命名,而在铁路运输品名表里,品名按照物品的性质以代码划分,在受理运单时,受理人员往往根据对物品的常识性了解,将企业产品归类对应到相应的品名,这将导致企业很难根据承运单辨别产品的发送情况,而且人为归类造成的错误也将导致运费结算有误。

(2)货物件数单位统一。铁路货物运单上件数与企业运输申报单上件数应采用统一单位,如某矿泉水企业运送瓶装矿泉水,在运输申报单上以箱为单位;而铁路运单上采用集装化托盘运输,按批标码,因而铁路制票系统上批数编码数据应可以与企业运输申报单上申报单位进行换算,实现件数单位统一。

(3)自动加载企业货物清单。由于铁路运输企业的产品往往会出现在一批货物里多种产品同时发送的情况,企业生成货物运送清单,而该货物运送清单现以纸质的形式在铁路运输中流转,这不仅造成需要重复录入增加工作量,而且纸质凭证一旦在运输过程中丢失,造成企业需要重新向铁路运输单位提供数据。因此,铁路货物运单应可以自动加载企业货物运送清单,实现铁路货物运单电子化。

1.1.2 货物发送及到达信息预报

铁路运输货物到达信息一般以货运内勤人员电话催领或电邮形式通知客户,而企业客户反映到达信息滞后,影响提货安排。因此,对商品生产企业而言,及时掌握货物发送及到达信息是企业提高货物周转率及运输效率的重要保障[2]。

1.1.3 事故预警信息通报

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可能因为某些自然或人为因素不能按照规定的运到期限送达收货人,而客户通常在运到期限之后才能了解这种情况,不利于企业及时调整生产和运输计划。因此,铁路能够及时告知企业运送货物的变更时间、地点及原因,或者变更后预计到达时间等信息,对于企业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减少损失有积极意义。

1.1.4 仓储容量及状态监控

由于仓储管理没有统一标准,部分企业只能根据装车要求按照现行单一的品名划分管理,而不是按照规范的仓储区域划分管理;同时,企业希望能够实时掌握货物在铁路仓储存放量和剩余仓储容量。

1.2 公铁联运

公路运输是铁路货运实现“门到门”运输的重要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公路运输企业与铁路货运部门常常互为客户,多数情况下公路运输企业负责承接铁路“站到门”服务,铁路是公路的“客户”。双方对EDI平台的基本需求主要有以下方面。

(1)公路运输企业及时掌握铁路货物到达信息。作为运输流程中的“下家”,公路运输企业要求能够尽快了解需要其承运的铁路货物到达信息,以便及时组织运力。目前铁路转交公路运输的货物,往往是货物到站后,以纸质运单形式通知公路运输企业组织运力将货物送达客户,不利于公路运力的及时组织和科学安排,造成物流过程中时间浪费。

(2)铁路货运部门自动获取公路运输企业运力信息。在“门到门”服务运输过程中,铁路方是运输主体,负责与客户的最终对接。在两端接取送达运输环节中,目前公路运输企业的派车信息主要是通过电话告知铁路,再由铁路电话通知客户,易产生记录或传达错误。因此,应通过EDI平台自动获取公路运力信息,确保货物及时准确承运与送达。

(3)铁路能够自动获取“站到门”完成后客户签收信息。公路运输企业在货物送达完成后,通过客户在货票丁联上的签收信息确认交付完成。目前由于未实现电子数据互通,作为发货方的铁路获取此类信息会滞后,如果EDI平台能够整合此类信息,将会提高铁路货运部门的工作效率,节省人工和时间成本。

1.3 海铁联运[3]

(1)铁路与船公司电子数据交换的功能需求。船公司通常委托货代公司承揽国内的铁路运输,铁路与船公司合作,统一安排车流、箱流、组织专列,以达到双赢目的。因此,船公司要求铁路港区向船公司发送集装箱进出门报文,反映集装箱的位置、动态、时间、箱状态、船名、箱号等信息,通过与集装箱设备交接单及提单上的箱号关联,实现集装箱的追踪。

(2)铁路与船代电子数据交换的功能需求。船代是指船舶代理,代理船公司的航运业务,是海运单证流转的一个环节。船代将出口船舶信息EDI文件通过网络传给货代、堆场和港区,包括船舶停靠的港区、何日离港,以及船名、航次、呼号和承运人代码信息等。由于铁路是中转运输,列车到达、中转报关与集装箱进港上船之间时间短,应加快实现铁路到船代电子舱单的传输。

(3)铁路与海关电子数据交换的功能需求。集装箱进入海关监管区,得到海关放行信息才可以装车或出站。尽快得到海关的放行指令有利于铁路的调车、装箱和出站。铁路运输主要是中转运输,由于运输时间短,通过EDI平台可以直接得到海关中转申报单关封中的有关件数、重量等信息,保证出口核销的完成。

2 铁路货运EDI平台功能设置与集成

2.1 单证流转功能

通过搭建EDI平台实现EDI方式的单证流转,逐步开展铁路与公路、铁路与水路及未来铁路与航空多式联运的电子数据交换。

(1)对于商品生产企业是实现企业订单向货物运单的数据流转。企业内部订单信息通过EDI平台流转至铁路内部订单受理平台,订单信息包括收发货人、发到站、品名、件数、重量等信息,这些信息可以自动填报至铁路内部系统平台形成电子货物运单和领货凭证,如果该批货物包含不同品名货物,则生成该运单的电子物品清单。

(2)对于公路运输企业是实现货物运单、领货凭证及接取送达物流单的数据流转。对于选择“门到门”运输的企业客户,货物运单信息将流转到公路运输企业进行接取或送达作业;同时,接取送达物流单将关联企业订单通过EDI平台传输至客户企业内部系统,客户利用内部订单号就可以查询当前订单状态。

(3)对于使用集装箱运输的企业是实现集装箱进出站的数据流转。客户在使用铁路集装箱时必须持有铁路提箱单和调票,同时货物信息及铁路集装箱箱体信息等通过EDI平台在提箱单和调票加以体现,出站时生成集装箱出站单。

2.2 货物运输状态的追踪报告功能

车站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或车站货物追踪系统根据车号查询车辆当前位置,但要实现客户企业通过订单信息追踪货物,应通过EDI平台的货物追踪系统将车号信息与该批货物的订单信息关联。货物追踪系统在实时反馈货物运输进程的同时,也可以通过与TMIS现车系统的电子数据交换实现货物到达预报及途中预警功能。

2.3 回执反馈信息接收功能

EDI平台在处理业务的同时,第一时间反馈各类操作的回执信息给各方使用人员,如公路运输企业在派车成功后,EDI平台可以通过回执信息向铁路提供实时更新的业务状态信息。

2.4 信息增值服务查询功能

铁路货运EDI平台是集成多方系统的电子数据交换平台,通过数据交换可以实现运输信息的共享,系统采用统一消息方式提供信息的Web查询和短消息查询服务等,具体信息包括:水路、公路、铁路运输价格、运输时刻表、货源信息、运力信息等[4]。

3 铁路货运EDI平台功能实现与应用

3.1 电子数据交换标准化

对于EDI平台而言,所传输的数据应实现标准化,通过标准化的数据构建应用系统。在与路外企业的电子数据交换中,这些应用将作为检验平台运行能力的工具。

(1)报文标准。原则上采用国内现行的平面报文标准,如交通部、海关总署等公布的报文格式。而现阶段铁路与公路、海运间没有标准的报文格式,需要自行商定。

(2)单证标准。①铁路运输:货物运单、领货凭证、物品清单、提箱单、集装箱调票、集装箱进出门报文、货票、接取送达物流单、列车编组单、保险单。②公路运输:货物运输委托书、货物订单。③海运:出口船舶信息、海运联运托单 (十联单)、海运提单、海关进出口货物报关单、电放信息、中转申报单。

(3)代码标准。原则上采用国内现行的代码标准:铁路车站代码、铁路品名代码、铁路集装箱箱型尺寸代码、海关品名代码、世界主要港口代码、海运集装箱箱型尺寸代码。

3.2 平台主要应用系统

3.2.1 业务处理系统

该系统的主要目的是处理货运日常发送需求,通过各种数据接口,整合有业务需求的客户企业订单信息,与铁路内部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同时将承运后的各节点信息反馈给客户。因此,系统主要涉及运单受理模块、装卸作业模块、运费结算模块和接取送达模块。

(1)运单受理模块。企业客户可以通过内部信息系统向铁路承运站提交运输需求,EDI 平台将企业订单中的相关信息通过代码识别生成货物运单,实现企业需求与铁路承运的发到站站名电报码、品名代码及件数标准的统一,进一步实现铁路内部系统通过调取企业订单的自动填报功能。同时EDI平台可以通过自动调取企业订单,将订单中的多类品名自动加载至铁路货物运单后形成物品清单,在完成受理流程后EDI 平台触发反馈信息至客户企业内部系统。

(2)装卸作业模块。电子货物运单通过铁路内部系统流转至货调,货调进行装卸排班,该模块主要与企业信息系统交换的数据是装卸作业的各个时间点及列车出发信息。

(3)运费结算模块。EDI 平台在装卸完成后发出运费结算通知给客户企业信息系统,货运核算人员通过铁路内部信息流转接受到完整的运单信息进行运费核算,同时将货票信息以行业单证标准的形式经EDI 平台传输给客户。

(4)接取送达模块。在接到客户“门到门”运输需求后,铁路电子商务平台将生成的承运货物运单或到达领货凭证,通过单证标准化导入至公路运输企业系统,进而转化为接取送达物流单,公路运输企业工作人员将派车信息录入至接取送达物流单后,系统自动将完整的单据信息反馈至铁路电子商务平台。因此,EDI 平台上铁路运输单据及接取送达物流单的流转也将为“门到门”货物运输追踪提供必要数据。

3.2.2 货物状态追踪系统

铁路 TMIS 系统的确报子系统为货物运输提供了车流和货流信息,电子确报为货物运输提供了经分界口的准确确报,ATIS 系统提供列车经 AEI (列车车号追踪点) 时的时刻和车号,货车追踪系统提供列车的运行轨迹和货物信息。因此,通过整合铁路内部现有系统的信息资源,利用EDI平台可以实现客户通过其内部系统订单号追踪该批货物的当前状态。

3.2.3 仓储管理系统

当货物进入或离开仓储时,自动读取货物订单信息,同时产生进/出门报文,并且将进/出门报文信息传递给铁路货运生产管理系统,仓储管理系统再将完整的货物仓储信息 (包括货物订单信息、库位、进出库时间等) 通过报文标准化传递给客户企业内部系统,实现客户对货物在库状态的实时监控,同时也使承运站了解当前仓储容量。

3.2.4 报关系统

报关系统主要包括装载清单生成模块、中转通知书生成模块2个部分[5]。

(1)装载清单生成模块。铁路工作人员根据托单库产生出口中转集装箱中文装载清单单证及根据出口船舶信息产生英文舱单单证,与船代协商参照港航的舱单格式制定新的海铁联运舱单平台文件,并通过铁路EDI平台发至船代,船代将此舱单转到当地海关。同时,将集装箱中文装载清单、英文舱单单证和集装箱运单、集装箱货票通过铁路内部系统发到转关运输车站。

(2)中转通知书生成模块。铁路港口站根据出口转关运输货物申报单、出口中转集装箱中文装载清单和出口中转集装箱英文舱单单证产生中转通知书单证和进出口集装箱中转动态表,并通过铁路EDI平台发至海关EDI中心 (供在出口港海关报关) 和港航EDI 中心。

3.2.5 集卡运输系统

集卡可以凭 IC 卡刷卡进入港区,每次进出港都需要在 IC 卡上录入进出港的集装箱号,同时港口为了实现EDI信息传输,可以通过扫码形式将电子装箱单录入传至港口,供报关、转关和查询使用。

4 结束语

在分析企业客户对铁路货运EDI平台功能需求的基础上,对EDI平台的应用系统进行初步设计。铁路货运EDI平台建设的近期目标是铁路与商品生产企业及公路运输企业的信息共享,进而推广至海铁联运 (与船公司、船代、海关、报关行等) 的信息数据共享,逐步实现铁路与路外企业EDI数据的互联互通。

[1] 牛鱼龙.EDI知识与应用——物流信息技术丛书[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5.

[2] 才书训,王雷震.电子商务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3] 范明祥.EDI系统在海铁多式联运中的应用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0,32(6):27-30,43.

[4] 白 欧,姜橙华.电子商务模式下的港口物流信息平台[EB/OL].(2012-10-14)[2015-01-15].http://www.docin.com/p-498215144.html.

[5] 王 昆.铁路集装箱运输EDI平台总体方案的研究及试点平台的构建[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6.

猜你喜欢

运单集装箱货物
铁路运单物权化业务模式及实施路径探讨
逛超市
虚实之间——集装箱衍生出的空间折叠
我家住在集装箱
亚欧铁路国际联运运输法的协调
——谈统一运单的推广使用
亚欧铁路国际联运运输法的协调
快递电子运单协议要便于用户阅知、保存
一种新型自卸式污泥集装箱罐
路遥知马力